工信部昨日印发《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海工装备的年销售收入不到400亿元,对比《规划》提出的2015年达到2000亿元,成长空间巨大,对海工装备龙头企业将形成长期利好。
《规划》提出,海工装备关键系统和设备的制造能力明显增强。2015年,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关键系统和设备的配套率达到30%以上,2020年达到50%以上。全面掌握深海油气开发装备的自主设计建造技术,装备安全可靠性全面提高,并在部分优势领域形成若干世界知名品牌产品;突破海上风能工程装备、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装备的关键技术,具备自主设计制造能力;海洋可再生能源、天然气水合物开发装备及部分海底矿产资源开发装备的产业化技术实现突破。
有业内人士昨日向《大众证券报》表示,目前我国海工装备的年销售收入不到400亿元,对比《规划》提出的2015年达到2000亿元,成长空间非常大,对海工装备龙头企业将形成长期利好。而从我国海洋工程发展现状来看,海上油气田市场规模最大,也是目前最紧迫需要的。因此海工装备需求市场中,海上油气田相关装备企业将分得最大的蛋糕。相对而言,海上风电、海水淡化尚处起步阶段,包括天然气水合物在内的海底矿产资源开采更多的还是概念。
“海工装备技术含量高,造价也高。”该人士还表示,海上油气田的勘探、开采设备中的深海油气开发装备就是典型,像去年我国投入使用的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造价就高达60亿元,其中近40亿的设备为国外进口,如果我国海上油气开发规模上来了,加上国内配套供应设备,相关装备制造企业的销售可想而知。总体来看,海洋工程设备行业的受益顺序为总装企业——设计企业——关键配套设备企业。
不过,方正证券机械行业高级分析师彭民表示,目前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实力还有所欠缺,特别是关键设备上。海工装备属于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高、研发费用压力大,而且大部分海工装备单价高、生产周期长,资金占用量巨大。因此,有技术积累,研发实力较强,科研投入较多的龙头企业,会更有优势。当前,我国在涉及海油开采的平台制造、设计上有一定基础。如中国重工有技术积累的优势,中国船舶设计上则比较强。此外,总装和设计上,还有中集集团、振华重工和上海佳豪等;配套设备企业有宝德股份、神开股份、亚星锚链、巨力索具等,杰瑞股份、山东墨龙等也有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