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柴股东套利收益 熔盛待机履约被指拖延_公司信息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全柴股东套利收益 熔盛待机履约被指拖延

加入日期:2012-2-23 13:18:41

股民楚东最近很着急,眼看着大盘企稳反弹,重组个股行情火热,自己的全柴动力(600218)却不见起色,股价始终在14元/股左右徘徊,自己只能眼看着20%的套利空间迟迟不能兑现为利润。

按照要约收购规则,如果股价低于要约价,要约收购方现金收购流通股股东股权的压力将增大。为了减轻现金收购的压力,收购方往往会采取措施保证股价处在要约价上方安全边界。但全柴动力股价自去年9月份跌破要约价后,一直处在要约价下方,收购方现金收购压力巨大,照说收购方江苏熔盛重工应该更着急。

为何应该着急的反而按兵不动,坐享20%套利空间的反而理直气壮要人往外掏真金白银呢?20%的套利空间是“馅饼”还是“陷阱”,一切都要从去年4月底江苏熔盛重工向全柴动力流通股股东发出要约收购说起。

2011年4月,安徽省全椒县政府将其所持有的全柴集团100%股权挂牌。随后,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以投标价21.4887亿元中标,购得安徽省全椒县人民政府持有的全柴集团100%股权。2011年4月26日,双方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全柴集团持有全柴动力44.39%的股权,是后者的控股股东,收购全柴集团100%的江苏熔盛重工也因此成为了全柴动力新的实际控制人,从而触发了对全柴动力其他流通股权的要约收购义务。

根据《证券法》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收购人持有、控制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时,继续增持股份或者增加控制的,应当以要约收购方式向该公司的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其所持有的全部股份的要约。

4月28日,江苏熔盛重工对全柴动力其他股东发出要约收购书,拟以16.62元/股的价格向全柴动力的流通股东发出要约收购,收购其他股东持有的55.61%的流通股份,总收购金额为26.19亿元。收购期限为证监会批准后30个自然日。

江苏熔盛重工特别提出,本次要约收购不以终止全柴动力上市地位为目的。

“熔盛重工具备生产低速柴油发动机的能力,通过对全柴动力的控制,将强化公司打入生产高速柴油发动机市场的竞争力。此外,本次交易还可使公司获得稳定可靠的发动机零部件供应,从而有助于公司工程机械业务的持续增长。”行业分析人士如此指出熔盛重工收购全柴集团的目的所在。

而二级市场永远对重组信息先知先觉。在全柴集团100%挂牌前,全柴动力股价已经连番异动。最终,全柴动力的股价从2010年7月初的6.63元/股,在半年时间内上涨了2倍,到2011年3月11日停牌,公司股价已经触及21.96元/股的历史高点。

“随着熔盛重工要约收购书发出,要约收购价确定,全柴动力的资本故事宣告告一段落。”某券商资产管理研究员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全柴动力的股价在复牌后快速下跌至要约收购价附近的17元/股左右。

此时,市场也在等待熔盛重工的要约收购顺利进行,让故事最终划上句号。但后续发生的故事让熔盛重工始料不及,更让早期高位进入的投资者始料未及。

熔盛重工在2011年6月公告,延期向证监会递交申请材料,对全柴动力的要约收购也从此进入漫漫征程。在此进程中,A股大市去年下半年一路走低,全柴动力股价随大盘一路下跌,并于去年12月中旬触及12.61元/股的阶段低价。

2011年12月26日,全柴动力公告,公司接江苏熔盛重工通知,有关补正材料尚未上报中国证监会。股价低迷、要约迟迟未动,让全柴动力其他流通股股东逐渐失去耐心。除了部分过激股民向证监局投诉熔盛重工外,还有股民宣称,如果熔盛重工要约收购流产,自己已经备好了起诉书来起诉熔盛重工。

与楚东同样着急的股民不少。据安徽证监局有关人士日前透露,近期有部分股民来证监局投诉,称江苏熔盛重工有意拖延对全柴动力的要约收购。

  • 2
  • 3
  • 上一页
  • 下一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