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市道下,公募基金终于还是向投研团队举起了裁员的大棒。
但是让行业想不到的是,最早撑不住要走到这一步的,会是国金通用基金公司——一家新成立一年的基金公司。
日前有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国金通用将大规模裁撤投研团队,股票研究员岗位只留两名,主要业务将从公募基金转向“通道业务”。
四个月前的8月29日,国金通用旗下首只基金国金通用国鑫灵活配置基金才正式成立,该基金为股票型基金,四个月之后,该只基金就要陷入投研缺乏支持的困境。
公募业务“缩编”
最早在今年11月份,国金通用裁撤研究员的传言已经开始在北京基金圈小范围内传播。
按照传言内容,国金通用基金公司股票研究团队将裁撤至2人。
12月13日,国金通用基金公司人士回应称,这一传言过于夸张,公司至少将保留6名公募业务研究员,其中至少包括3名股票研究员。
回应称“其他研究员将转岗至专户业务,以及筹备子公司。由于不少研究员面临转岗,可能对于公司的部署出现理解偏差。”
在此之前国金通用投研团队尚成气候,包含权益、固定收益及特定资产业务的3-5人投资团队,以及覆盖主要行业的10人研究团队,其中不少拥有名校背景,不过多数在业内属于新人,行业历练时间普遍较短。
“转岗意味着清退,许多人希望借道国金通用这家新公司步入公募基金行业,如果转至其他岗位,与辞退毫无两异。”北京某熟悉国金通用基金公司人士指出。
目前国内最大的基金公司华夏基金拥有180余人的研究团队,规模较小的公司,也有数十人的研究团队。国金通用这一安排实施之后,原本捉襟见肘的投研实力显然会大打折扣。
按照国金通用内部人士的说法,已经可以确定,保留下的公募研究员行业研究范畴会相应扩大。
“这也意味着基金经理只能更多的依靠券商研究报告进行选股,券商研究报告的水平良莠不齐,给基金管理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北京某基金研究人士指出。
8月28日,国金通用旗下首只基金国鑫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基金正式成立,首募规模1.79亿元。按照这一规模计算,国金通用基金公司一年能够获得的管理费只有260万元,其中至少130万元需要支付给渠道,剩下130万元维持一个股票投资团队的薪酬显得不甚宽裕。已经可以确定的是,国金国鑫成立之后,国金通用无力承担过多的成本,在未来公司的发展框架之下,这只产品更像一个“鸡肋”。
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对国金国鑫的业绩尚不能做出比较明晰的评价。但该基金经理吴强来自台湾三大水泥商之一的嘉新水泥(中国)证券部,在行业尚属新人,这也为国金通用本次大力裁减公募投研团队增加了让人费解的地方。
艰难“谋变”
本报掌握的资料显示,国金通用下一步将逐渐淡化主动投资的权益类产品在公司的占比,未来着重发力公募的被动投资类业务、固定收益类投资业务,以及专户的特定客户资管业务、专项投融资业务。
“(将来)公募业务主要以配置工具为主,譬如指数型基金和固定收益类基金为主,因此不需要太多研究人员;我们会在非公募业务中适当增加主动投资类产品,因此对研究员进行了换岗。”国金通用某高管告诉记者。
上述人士表示,“我们已经专门成立团队负责子公司的设计和申报工作,将在适当的时候成立专户子公司进行专项投资,在新的营销格局下积极参与竞争。”
上述人士宣称有一个团队在负责子公司的设计和申报,但记者获得信息证明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国金通用首席经济学家吴富佳从长安基金研究总监任上“回流”归来,筹备专户和子公司业务。国金通用内部人士此前透露,“基本只有吴富佳一个人筹办,并没有成立相关团队”。
国金通用从筹建到发展至今并不顺利,2011年10月,国金通用基金公司获得证监会批文,在此之前筹备已经长达四年之久,筹备初期的1.6亿注册资本金在多年的筹备中已经消耗殆尽,截至2011年末,国金通用总资产仅剩2738.61万元。
今年9月13日,国金通用基金发布公告称,其股东增资1.2亿元。位列公司第二大股东的中国通用将缺席本次增资,其放弃部分将由苏州地产和宝新能源(000690)负担,这显示出股东方对于公司发展前景尚存分歧。
“这一笔资金尽管解了燃眉之急,却难以解决亏损的现状。”有基金研究人士指出,“国金永通无力聘用更多的研究人员组建新团队,从公募业务中分流人员或者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基金行业已不再是凭借政策扶持即可获得收益的垄断行业。”上述国金通用内部人士表示。这也是国金通用发力新业务的初衷,不过,新的业务能否带来涅槃重生,仍未可知。
今年5月,国金通用取得了特定资产管理业务资格,今年四季度,证监会日前发布《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进一步放松了基金公司子公司的投资范围,也为国金通用的新业务打开了政策限制。
目前国金通用的实际掌门人是总经理尹庆军,其简历显示1999年1月至2008年3月在博时基金任人力资源部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监事,2008年3月起参与筹备国金通用,2011年11月2日起正式担任公司督察长。从其简历上看,虽然入行时间相当长,并且任职大公司,但是一直在非核心业务部门任职,并没有高管经验。而主管非公募业务的吴富佳则是研究人士出身。两人是否具备过硬的资本运作能力,以及足够的人脉关系去推动非公募业务这盘棋也显然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