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珠江口的通道有望再增加一条,从深圳宝安西乡黄鹤立交直达中山港口镇新隆立交。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以下简称深中通道)推荐方案已经确定,计划采用东隧西桥的线位方案,起点位于宝安区西乡黄鹤互通,终点在中山港口镇新隆立交。该工程目前正在进行环评公示,预计2015年年底开工,工期6年,建成后将成为连接珠江东西岸的重要通道。
双向8车道 时速100公里
根据环评公示书,深中通道起点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黄鹤互通,与机荷高速对接,终点在中山港口镇新隆立交,与中江高速对接。推荐方案路线全长约51公里,全线拟采用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41米,特大、大桥42703米/19座,海底长隧道6720米/1座,桥梁荷载等级:公路-I级。全线按工程性质分为四段:跨海桥隧工程、深圳侧接线工程、中山侧接线工程和南沙连接线工程。
据介绍,深中通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了4 种有代表性的线位方案:Al(全桥方案)、A2(东桥西隧方案)、A3(东隧西桥方案〉、A4(长隧方案),其中A4线位又分为双隧方案和全隧方案。最后经过比选,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A3东隧西桥方案。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为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工程中的海中段工程,海中桥隧工程全长22.09公里,采用桥隧组合方案,共设两处通航孔,穿越深圳机场(000089)支航道与矾石水道处采用海底沉管隧道,隧道总长6.72公里,两侧分别设置一座625米×150米的人工岛,伶仃西水道采用桥梁跨越,推荐方案一采用主跨为1638米的悬索桥,方案二采用主跨1180米斜拉桥方案。横门东水道桥推荐采用240米+480米+240米双塔钢箱梁斜拉桥。其余段均为非通航孔桥,非通航孔桥总长约11公里。
环评报告接受公众咨询
深中通道对海洋生态环境和通航环境的安全有一定的影响,为此交通部门对人工岛的位置、面积和桥墩跨度进行充分合理的科学论证,通过合理设计来尽量降低对海域水动力环境和冲淤环境的影响,维持珠江口海域潮汐通道畅通。环评公示书指出,深中通道工程选址选线合理,符合区域建设发展规划,项目建设可行。
即日起,公众可登录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公众网下载报告书简本,也可向评价单位及建设单位索取报告书简本及环评补充信息。公众还可通过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意见。
据了解,下一步深中通道建设将开展投融资模式研究,预计在2013年3月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3年6月完成项目申请报告并上报发改委,2014年6月力争取得项目批准。项目预计或在2015年完成施工图设计,预计于2015年12月开工。
虎门大桥交通量超饱和
环评公示书称,珠江下游区域两岸之间过江交通并不畅通,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经济圈直接交通往来仍需绕行至虎门大桥或虎门轮渡通行。未来港珠澳大桥建成后,由于受到通行政策的影响,主要服务于珠江西岸南部城市与香港间跨界交通,不能解决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交通需求。因此自虎门大桥至港珠澳大桥之间约70公里长区域内缺少直连通道,目前虎门大桥、虎门轮渡是可以利用的唯一通道,而虎门大桥交通量以年均11.5%的速度增长,2010年日均交通量已过8.8万辆,处于超饱和状态。虎门轮渡运能增长潜力有限,近年交通量维持在2万辆,对珠江航运安全不利。
随着两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建设通行能力大的直接跨江通道,加强两大经济圈交通联系,合理分担虎门大桥和虎门轮渡的过江交通压力,已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