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蹊跷中止
连续两
周暴跌,并带动智能电网板块其他个股同时下跌,究竟是行业前景有变,还是公司内部出现问题呢?
根据新金融记者调查,智光电气频遭大股东金誉集团减持,并在近期撤回公司首期股权激励计划草案,令市场对其发展前景彷徨。加之暴跌前的智光电气市盈率高达60倍,远远超过同板块其他个股,种种因素叠加造成此次下跌。上周该股累计跌幅达11.45%,连续两周累计跌幅高达32%。
早在11月初,智光电气再遭控股股东金誉集团的大幅减持。11月2日和3日,金誉集团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分别减持公司100万股和500万股,成交价格为8.96元/股。此次大幅减持规模占公司股份总数2.252%,是2011年以来较大幅度的一次减持。
随即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决定撤回首期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并已经向证监会提交了终止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备案的申请。业内人士称,控股股东在公司宣布撤回股权激励计划草案之前大幅减持,这样的做法有失公允。
当新金融记者致电公司询问此事时,工作人员答复为“公司控股股东减持股票操作符合相关规定,至于撤回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则是因为受激励的高管和高级技术人员手里现金紧张等原因,无法完成该计划。”
然而,这样的举动被市场理解为公司2011年业绩增长或低于预期。11月7日,智光电气有1680万股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解禁,据Wind资讯,这批解禁股占已流通股7.11%;就在负面预期开始显露之时,这场暴跌开始酝酿,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解禁后随即开始套现。
就在此时,公司发布利好消息支撑股价,12月7日,公司公告称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的申请获得相关部门审核通过,伴随利好,智光电气股价连续4个交易日小幅上涨;但一周之后该股暴跌,从12月20日至30日10个交易日资金流出多达2.5亿元。根据Wind资讯统计,仅暴跌前三天,机构席位净卖出金额达1.4亿元,连续两个交易日把股价打至跌停板。
业绩增速大幅放缓
智光电气控股股东的大幅减持并不仅限于此,根据新金融记者统计,从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公司股价从3元一路上涨至24元。而公司控股股东金誉集团等大股东在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于2010年9月解禁之后,从2010年11月开始分别在大宗交易平台和二级市场陆续大幅减持公司股票。2011年7月至11月,金誉集团曾经7次通过大宗交易平台进行大幅减持,累计减持股份数额多达1840万股。金誉集团持股比例从2011年中报显示的28.31%,一路减持至22.90%。
据调查,金誉集团于2002年以VC方式介入智光电气,前后六次累计投入不足2000万元,经过上市两次分红送股后,金誉集团持股数量不断增加。
实际上,公司业绩从2009年至2010年大幅增长。但进入2011年以来,公司业绩并非机构研报中表述得那样乐观。当新金融记者致电公司时,公司工作人员一再表示控股股东频频减持与公司经营状况无关。
但根据Wind资讯显示,公司传统主营业务电网安全与控制在2011年中报中仅完成营业利润788.69万元,较2010年中报的1382万元减少5成。从公司总体业绩上看,三季报财报显示公司盈利能力在降低,2011年前三季度共计实现净利润2558.54万元,净利润增长率仅为1.87%,远远低于该行业净利润增长率平均值7.95%。
对此,某券商研究员对新金融记者表示,这些数据都说明智光电气高增长告一段落,而公司明年的业绩增长前景并不明朗。作为节能电网板块的龙头企业,智光电气快速增长神话似已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