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深沪两市小幅高开,早盘虽有上冲欲望,但量能无法有效放大,导致多方节节败退。上证指数盘中下探到2439.37点,距离前期市场低点2437点仅一步之遥。但探出低点后,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金融等权重股的带动下,股指展开了一波强有力的反弹,最终深沪两市均以红盘报收,日K线收出带长下影线的小阳线。两市合计成交1006亿元,比上一交易日略有放大,但仍属地量水平。
近期A股市场持续低迷,从基本面的因素分析原因,主要还是中国经济的内伤。而其中最重要的,当属流动性问题。反映到A股市场上,则是市场的持续地量水平。由于CPI仍处高位,货币政策从紧的格局难以在短时期内松动。而流动性的收缩,除了带来股市的资金不足之外,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实体经济的融资困难。而在股市全流通的情况下,当一个经济体在外部融资困难时,就有可能导致其减持股票。近期一些上市公司股东乃至地方政府的频频套现行为,某种程度上也是这种流动性从紧的表现。
从近1年多以来市场几个较为重要的底部来看,2011年1月,上证指数在2700点左右,地量水平为681亿元;2010年9月上证2600点左右,地量水平为669亿元;2010年7月上证2370点左右,地量水平为475亿元。如果按现在的点位来测算,地量水平应在500亿元到630亿元左右,而上证指数目前的成交恰好在这一水平附近波动。那么,后期市场成交能不能有效放大呢?目前的地量水平会不会也是地价水平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仍要回到流动性和政策面。如果通胀率仍然居高不下,央行持续收紧流动性的动作仍在继续,则市场仍将维持偏弱格局,但超跌反弹也会不断出现。而另一方面,虽然压通胀是当前的重要任务,而一旦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开始扩大,管理层也不至于让经济出现硬着陆。因此,当股市下跌到重要支撑区域的时候,抄底的资金、自救的资金会组织反弹。但是在政策偏紧的情况下,反弹属于好事多磨,反弹的力度和强度也不宜过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