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央企破产第一股*ST华源拟恢复上市_公司信息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昔日央企破产第一股*ST华源拟恢复上市

加入日期:2011-9-14 11:12:18

*ST华源(600094)

*ST华源停牌3年 昔日“央企破产第一股”拟恢复上市

民营地产企业首次成功收购央企上市公司,华丽转身的背后掩饰不住对地产调控政策的担忧

■本报记者 谢 静

因破产重组而停牌近3年的*ST华源(600094.SH),终于在近日传出要恢复上市的消息。

早在2008年4月29日,*ST华源开始停牌,当日的收盘价是4.37元/股。而同年的9月27日,连续3年亏损的*ST华源,被债权方提请破产重整申请。自此,从投资者到债权人,苦守着自己的权益等待了3年的漫长时间。

3年破产重整创下的8个“首例”

破产重组时的*ST华源,被确认的普通债权高达17.96亿元,被确认的担保债权4.85亿元,同时还有其它债权总计1.18亿元——以当时*ST华源1.47亿元的资产评估值计算,其普通偿债权的清偿率仅为0.59%。

之后,为了避免破产清算,*ST华源提出重整计划。首先,*ST华源全体股东以25%的比例缩减股份,总股本由原62944.51万股缩减至47208.4万股。其次,全面展开股份让渡计划:鉴于“控股股东应在上市公司重整过程中承担较多的责任”,华源集团让渡出其持有的87%上市公司股份,其他股东则让渡出其持有的24%的*ST华源股份。最终,全体股东总计让渡出18650.4万股(其中,A股13881.2万股、B股4769.1万股)。

而在一系列复杂的缩股、股份让渡之后,普通债权人原来总计逾22亿元的债权资金,最终换来了重整后上市公司7993.2万股A股的股票。

事实上,上述以缩减和让渡股份的方式来进行破产重整方案,一度受到债权人的否决。然而,最终这一方案还是获得了通过。

如今,作为央企破产“第一股”,*ST华源在长达三年的重组路程中,被指创下了8个“第一”的记录:

作为上海辖区范围内的上市公司,*ST华源可谓是该区域内第一家破产重整企业;同时,也是兼有A/B股上市公司重整的第一例。

而在重整方案上,*ST华源也开辟了以协商定价机制进行资产重组的先河;更是以缩减股本和让渡股份的方式来调整股东权益的首个案例;进一步的,*ST华源成为A、B股同时实施缩股的上市公司第一例。

最终,一系列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之后,*ST华源成为第一家通过破产重整程序实现“无资产、无负债”,经审计净资产为零的“纯净壳”——2009年3月31日,东福实业通过司法拍卖,以0.047元/股、总计728.18万元竞得*ST华源15493.2万股股权。稍后,东福实业正式展开对*ST华源的重组。

自此,作为民营企业的东福实业帮助*ST华源成就了最后一个“首例”——*ST华源也是民营企业成功收购央企上市公司的第一例。

“逆势”重组成功

变身房企“大名城”

东福实业在重组方案中提及,拟联合其一致行动人将所持有的总计70%的名城地产的股份注入到*ST华源之中。之后,虽遭遇楼市调控阻力,*ST华源最终还是重组成功——9月7日晚,*ST华源发布公司名称变更公告:自9月6日起,其中文名称变更为“上海大名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名城地产近三年营业收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均稳步增长:2008年度、2009年度、2010年度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37亿元、17.92亿元、23.90亿元;分别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86亿元、6.16亿元、6.83亿元。

与此同时,重组方东福实业还做出业绩承诺:2011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不低于6.85亿元。如果届时这一业绩承诺不能实现,则由东福实业以现金方式予以补足,其一致行动人为此承担连带责任。

之后,因为重组进程缓慢,东福实业进一步追加了未来的业绩承诺:2011-2013年实现净利润合计不低于15.50亿元。其中,2011年承诺净利润数额不变。

然而,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在于,对于房企来讲,目前的政策环境为其未来的经营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地方房企,在限购令带来的持续销售压力下,风险分散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要弱于全国性的大型房企。

与此同时,随着货币政策持续紧缩,开发商的融资压力也日益增大。在销售以及融资的双重压力下,变身房企后的*ST华源,如何应对?

就此,*ST华源称,公司目前拥有较为丰富的土地储备:目前,其已完工的建筑面积累计达到141万㎡,在建项目(含规划)总建筑面积260万㎡,计划在未来3-5年内进行开发。更进一步的,不考虑其已建成尚未销售项目以及未来新增土地储备的情况下,*ST华源预计未来自身将实现300亿元的产值。

与此同时,*ST华源表示其可以保证未来三年项目开发的资金需求。

最终,*ST华源这场漫长而独一无二的“涅槃”之后,能否实现最终的华丽转身,《证券日报》记者将为投资者持续关注。

9月13日,《证券日报》记者联系*ST华源董秘张燕琦,但并未得到其任何回复。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