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等风电界权威人士公开表示,为突破并网瓶颈,在风电发展方面,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将改“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模式为“集中+分散”的方式,发展低风速风场,并鼓励分散接入电网。
布局“低风速”
“当前风能资源丰富的陆上风电场基本上被划分完毕,继续开发的空间有限;海上风电则处于起步阶段,风险高、投资大。基于这些因素,陆上低速风电场为风电开发商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市场。”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资源欠丰富地区的低风速风电场开发将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内可利用的低风速资源面积约占全国风能资源区的68%,且均接近电网负荷较大的地区。在“十二五”规划提出的1亿千瓦风电装机目标中,有2000万千瓦的份额属于低风速风电开发。
在国内,一些风电开发商已经率先把目光聚焦在低风速风电发展上。国电龙源电力在安徽滁州建设的国内首个低风速风电项目——来安风电场,已于今年5月全部竣工。整个项目总投资30亿元,分四期建设,共装1.5兆瓦风电机组132台,总规模198兆瓦,年发电量预计达4亿千瓦时。
今年年初,国电集团在福建省云霄县青径风电场工程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获立项核准和风力开发权,其也将建设低风速示范项目。项目总装机规模达49.5兆瓦。
除国电系外,华电在湖南郴州地区也开始投资低风速风电场。今年3月,华锐风电(601558)与位于低风速地区的贵州毕节也签订了风能开发协议。
萧函表示,低风速风电场一般离电力负荷中心较近,便于电力就地消化,并网压力小。但是,低风速风电场风速较小,利用率低于高速风电场,尤其是当前低风速风电场尚处于起步阶段,风机价格相对较高,这意味着风电开发商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将会上升。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政府将低风速风电纳入“十二五”规划,低风速风电将会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届时低速风电将会和高速风电、海上风电一起,组成风力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而有效地开发低风速风能,将平衡现有风电发展格局,有助于行业更为健康、理性的发展。”华锐风电高级副总裁陶刚表示。
风电设备商将受益
“低风速市场的开拓,意味着低风速电机设备的需求将会大幅增加,风电设备的市场容量亦将随之扩大。”萧函告诉本报记者,在我国风机市场面临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新的市场需求将会促进风电设备制造商改变风机类型,缓和风机市场饱和局面。
据本报记者了解,零部件方面,目前中材科技(002080)、中复联众、时代新材(600458)等机组叶片制造企业已研制出成品。金风科技(002202)、国电联合动力等整机制造企业均称,已有相应产品下线。
“华锐与华能合作时,根据当地的风资源情况,推出了叶片直径82米的1.5兆瓦风机,而当时的1.5兆瓦机型的叶片一般是67—70米。”陶刚表示,华锐在低风速技术研发和产能布局方面早已开始准备。
一位风电技术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直驱机型更适用于低风速资源区的开发。他说,“直驱技术在风速较低运行时,发电效率较高且对电网冲击较小,在低风速区优势明显,因此,这将利好以直驱技术为主的风机制造厂商。”
陶刚表示,“对于风机制造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技术领先、自主创新以及优质服务的竞争。华锐风电目前已具备开发研制符合国内各风况风电机组的技术条件,这将对低风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不过,萧函认为,风机设备制造商也面临一些问题。由于低风速风电场对电机的要求更高,尤其是在机组叶片制造方面与普通风机区别较大,这将为风机设备制造商带来新的技术挑战。当前国内风机制造商中掌握这一技术的只有少数领先厂商,因此低风速风电市场的开拓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大风电设备制造商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