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分析员薪酬不得与保荐业务收益挂钩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文章正文

证监会:分析员薪酬不得与保荐业务收益挂钩

加入日期:2011-6-22 4:41:05

  每经记者 王砚丹

  频频曝光的PE腐败事件让投资者丧失了对新上市公司的信任,同时也在拷问相关中介机构的内控建设。6月21日下午,证监会发布《保荐业务内部控制指引 (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6月22日至7月5日。证监会:对发行人风险揭示不够

  证监会专门对内控指引做了起草说明。说明中指出,部分保荐机构“内核机制未发挥应有功能,对发行人的重大风险和问题揭示不够”。说明同时表示,指引对保荐业务具体做法仅作原则规定,以让不同保荐机构均可执行。但总体上内控应遵循健全性、有效性、责任落实、独立性、制衡性、适应性六项原则。

  事实上,一些保荐机构因所保荐公司出现各种问题而遭受市场诟病。如主营业务为黄酒生产和销售的胜景山河(002525,股吧),于2010年12月8日以85.5倍的市盈率发行1700万股,募集资金达5.8亿元,并计划于当年12月17日登陆中小板。但是最后却因被质疑和社会举报公司涉嫌虚增收入、虚构存货、隐瞒关联方、自然人股东身份等问题最终被取消上市资格。此前,立立电子(002257,股吧)、苏州恒久(300060,股吧)也因故被取消上市资格。保荐人:自身责任加重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荐人表示,在我国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因此中小企业上市渴望强烈。“但保荐机构和保荐人数量都有限,一个保荐代表人常常同时负责几个项目。加之整个队伍良莠不齐,在工作中也存在各种实际问题,因此能将所有尽职调查完全做到非常不易。这次发布的内控指引比以前要求更严格、更细致,对我们来说,意味着工作量增加、责任也加重了。”

  其实,指引不仅是对保荐人员,对与之相关的其他人员也作出了明确要求。指引第36条规定,保荐代表人和相关业务部门的人员不得干涉研究部门分析员对发行人投资价值的独立分析和判断。分析员的薪酬不得与保荐业务部门的收益挂钩。


  【稿件声明】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如需转载或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官网:http://www.nbd.com.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顶尖财经网无关。顶尖财经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