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达(002410) title=
广联达(002410)>
广联达遭竞争对手质疑:高增长源于财务造假 src=http://img1.gtimg.com/finance/pics/hv1/137/236/896/58322717.jpg>
随着广联达(002410,收盘价38.82元)三季报的公布,业内对其高增长的质疑之声再次升起。由于公司三季报的业绩增幅略有回落,这被业内人士解读为“泡沫破裂”。
日前,广联达的竞争对手鲁班集团董事长杨宝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楼市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行业保持20%的增速已属夸张,而像广联达这样今年前三季度仍保持60%增速的情况,让人无法理解。杨宝明直言不讳地指出:广联达的高增长源于财务造假,北京地区的收入被夸大了10倍。
对于竞争对手的质疑,广联达方面选择了“沉默”——公司董秘张奎江表示:“公司一直有个三不原则:不讨论,不参与,不回应。这些质疑不应作为机构或个人进行投资判断的依据,对公司而言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业务,业绩增长才是硬道理。”
下游增速放缓 广联达业绩高歌猛进
在楼市调控的大背景下,主要业务依托房地产市场的广联达却逆市走出了高增长,这着实让市场有些难以理解。
资料显示,广联达目前主要业务为工程造价系列软件、项目管理系列软件的开发、销售和提供相关的软件技术服务。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工程建设的诸多环节,其中房地产业是公司最重要的下游行业。
2010年,广联达实现净利润16503.5亿元,同比增长57.63%;2011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2529.3亿元,同比增长81.83%。
需要注意的是,广联达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是不包括1~5月应退未退的增值税款2105万元的。相比较而言,2010年中期营业外收入同比增加373.76万元,主要系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款的增加。
以此来看,若加上应退的增值税税款,广联达2011年上半年实际净利润增幅高达112%——显然,楼市调控根本没有影响到广联达的经营和业绩。
然而实际的情况是,随着国家从去年开始的地产调控的步步深入,整个地产行业越来越感受到冬天的寒意。巨灵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全国新开工房屋面积同比增加23.7%,增幅远低于去年同期63.1%的水平,房地产行业景气度的回落,势必要影响到相关行业今年的盈利水平。
“受调控影响,今年公司同期的业务下滑不少,大概有三成左右。”日前,成都某大型造价咨询公司的工程师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行业对手抛出九大疑点
面对广联达难以理解的高增长,其上市以来就有众多媒体和业内人士对其表示了质疑。这其中,行业竞争对手鲁班集团董事长杨宝明的态度尤为鲜明。
资料显示,鲁班集团是目前国内工程应用类软件行业的一家大型企业。主要产品有:工程计算软件,建材询报价软件,造价管理软件,与广联达主要产品存在竞争关系。
2011年8月28日,就在广联达半年报披露后不久,杨宝明在其博客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能否hold住:广联达2011半年报评析》的文章,数千字的内容对广联达提出了九大质疑。
《每日经济新闻》归纳发现,杨宝明对广联达的质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该披露的信息不披露,涉嫌刻意隐瞒。
比如,广联达在2011年中报中没有披露分产品的销售业绩,而是统归为造价软件、管理软件和服务收入等三块;比如,广联达没有披露分省的收入,只是披露了各区域的收入。
又如,广联达没有披露出货量和出货价。要知道,正是出货量和出货价与总销售业绩无法挂钩,导致广联达IPO时饱受质疑。
最后,广联达在2011年中报中没有披露子公司的业绩,这一数据在前几期定期报告中都是有披露的。这其中,关于广联达没有披露逾4亿元资金购买的三家公司——兴安得力、梦龙公司和新加坡公司的业绩数字,最受市场关注。
二是财务数据“失真”,经不起推敲。
比如广联达称,2011年上半年,来自北京地区的收入为6732.64万元,增长81.84%。若以此增幅计算,2011全年北京地区的收入将达到1.9个亿。杨宝明在其博客中指出,按广联达财报统计,北京地区前五年(2007~2011)销售收入总和才达4.5亿元。支持此营收所需总用户数要达到40万个以上。但北京可能的总用户数量约为2万~3万个。这表明,广联达在北京的业绩虚假比例可能超过80%。
再比如,广联达公布的应退税数据与收入不相符。半年报中,广联达1~5月应退未退增值税为2105万。根据退税率14%计算,公司1~5月软件的收入是1.5亿元。由于公司上半年总收入超过2.9亿元,这表明,6月份的收入应约为1.4亿元。6月份的收入差不多是前五个月收入的总和,虚假得离谱。
针对行业竞争对手鲁班董事长实名质疑广联达的情况,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公司董秘张奎江。在问及对竞争对手质疑公司有何回应时,张奎江表示:“常规来说,公司应该作出回应,但是公司一直有个三不原则:不讨论,不参与,不回应。这些质疑不应作为机构或个人进行投资判断的依据,对公司而言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业务,业绩增长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