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盛宴大秤分金60家券商豪吞130亿承销收入_股票_证券_财经

IPO盛宴大秤分金60家券商豪吞130亿承销收入

加入日期:2010-9-6 0:34:44

  回顾重新开启的IPO市场,涤荡着无数令人激动的造富神话。从2009年7月算起的12个月里,总共有398家企业上会,329家企业获得发审委通过成功上市,总计募资3888亿元。

  企业成功上市后,除了公司市值翻番,大股东一跃成为富豪之外,分食IPO财富蛋糕的,还有一个特殊群体——券商。《每日经济新闻》统计发现,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通过为企业提供承销保荐的60家券商在过去的12个月获得130亿承销保荐收入,平均保荐费率超过3.35%。也就是说,平均每个企业募集100元资金,就要分3元给券商。

  那么在130亿元承销保荐收入里面,哪家券商获得的收入最高?保荐的398家企业里,哪家券商的通过率最高?在公司上市后,哪家券商保荐公司的业绩最好,投资者收益最高?对此,《每日经济新闻》特推出《券商IPO承销年检报告》,全面呈现券商在承销保荐业务的表现。

  承销保荐实力排行榜

  中金领衔第一梯队 国泰君安、申万遭遇尴尬

  业务才是硬道理!

  业务量多大,收入多少,或是评判券商承销保荐上市企业能力的基础。

  据WIND数据库相关数据,《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考察在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的12个月内,各大券商保荐的企业数目及通过率,同一时期企业上市募集资金以及付出的承销保荐费用情况,排出了券商承销业务实力排行榜。

  通过统计可以看到,中金公司、平安证券、国信证券、中信证券(600030,股吧)以及海通证券(600837,股吧)堪称承销保荐业务第一梯队;招商证券(600999,股吧)、国泰君安、申银万国等老牌券商则因保荐企业成功上市率较低或承销收入较少,而受到市场诟病。

  中金15亿承销收入傲视群雄平安证券成最大黑马

  通过《每日经济新闻》对各家券商承销业务收入的排名,发现中金公司、平安证券、国信证券、中信证券、海通证券排名前列。其中,中金公司以15亿承销收入傲视群雄;而平安证券通过高保荐数量,高通过率以及较高的承销保荐费率,一举超越多家老牌券商,成为IPO重启一年以来在承销业务方面的最大黑马。

  第一名 中金公司

  特点:15亿承销收入居首

  承销公司实际募资:809.97亿元

  承销保荐收入:15.29亿元

  承销保荐费率:1.89%

  保荐及通过情况:保荐6家,通过6家,通过率为100%。

  券商IPO承销老大当仁不让属于中金公司。

  在过去12个月内,中金承销保荐的上市公司募资额超过800亿元,而其他券商承销保荐公司的募资额均不超过300亿元,巨额的募资也为中金带来了15.29亿元的承销保荐收入。中金承销保荐对象多为大型国企,其中最大一单来自于中国建筑。2009年7月上市的中国建筑,募集资金超过500亿元,是去年最大的IPO。此外,由中金承销保荐的公司还包括中国重工(601989,股吧)、中国北车(601299,股吧)、中国西电(601179,股吧)等。在过去12个月,中金公司总计承销保荐6家主板企业,全部成功上市,通过率高达100%。

  第二名 平安证券

  特点:承销数量排第一名

  承销公司实际募资:255.95亿元

  承销保荐收入:14.41亿元

  承销保荐费率:5.63%

  保荐及通过情况:保荐39家,通过36家,通过率为95%。

  高保荐数量,高通过率以及较高的承销保荐费率,让平安证券一举超越多家老牌券商,位列此次统计的IPO承销商第二名,可谓是IPO重启一年以来在承销业务方面的最大黑马。

  作为证券业内的A类券商,平安证券在主板市场之外的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承销表现极为出色。12个月里,平安总计承销保荐中小企业39家,位居全行业第一;其中仅有两家未通过审核,通过率也高达95%。另外,平安以14亿元的保荐承销收入,排名行业内承销收入第二。平安证券能取得14亿的保荐承销收入,与其高达5.63%的保荐承销费率也有一定关系,与国信证券相比,平安证券的承销保荐费率高了近两个百分点。

  第三名 国信证券

  特点:承保22家中小板企业

  承销公司实际募资:267.94亿元

  承销保荐收入:10.38亿元

  承销保荐费率:3.87%

  保荐及通过情况:保荐36家,通过33家,通过率为92%。

  平安和国信是保荐企业数目超过30家的仅有两家券商,两者保荐企业数目总和约占上会企业总数的1/5。相比于平安证券倚重创业板,国信证券更侧重于中小板。在国信保荐的36家企业中,22家为中小板,实际募集资金总计267.95亿元,承销保荐费率为3.87%。

  第四名 中信证券

  特点:三大板块同时开花

  承销公司实际募资:290.33亿元

  承销保荐收入:9.16亿元

  承销保荐费率:3.15%

  保荐及通过情况:保荐12家,通过11家,通过率为92%。

  中信证券承销保荐企业的实际募集资金为290亿元,居业内第二;获得承销保荐收入9.16亿元。具体来看,中信承销的企业在三大板块可谓是同时开花,12家承销保荐的公司中,3家为创业板,4家为中小板,5家为主板。中信证券的业务发展相对均匀,堪称综合实力最强的一家券商。值得一提的是,同样身处“中信系”的中信建投也是稳健经营,承销上会的12家企业——5个是中小板、5个是创业板、2个是主板,全部通过审核,通过率达100%。

  第五名 海通证券

  特点:承销保荐业务不温不火

  承销公司实际募资:242.39亿元

  承销保荐收入:5.71亿元

  承销保荐费率:2.35%

  保荐及通过情况:保荐16家,通过13家,通过率为81%。

  2009年海通证券以1103.48亿元夺得券商总资产排名第一,但在承销业务方面,相比于其排名第一的资产规模,海通证券的承销保荐业务显得有些不温不火。承销保荐的16家企业里面,有3家被否,通过率仅为81%,低于83%的业内平均通过水平。尽管承销保荐业务为海通证券带来了5.7亿元的收入,但2.35%的较低承销保荐费率,与上市企业募集超过200亿元的金额,有所不符。

  老牌券商遭遇“尴尬”国泰君安、申万首当其冲

  在IPO重新开闸的一年时间,中金公司、平安证券、中信证券等投行业务拔尖的券商赚得盆满钵满,但招商证券、国泰君安、申银万国等老牌券商却遭遇了不小的尴尬,承销上市企业的低通过率、低募资额,以及低承销保荐收入让业界对其昔日的声誉产生了不小的怀疑。

  招商证券:保荐27家 6家被否

  承销公司实际募资:197.70亿元

  承销保荐收入:9.5亿元

  承销保荐费率:4.81%

  保荐及通过情况:保荐27家,通过21家,通过率为78%。

  招商证券总计保荐企业27家,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占12家和15家。然而在15家创业板企业里,有6家被否,通过率仅有1/3。如此低的通过率,不得不让业内人士怀疑公司的保荐能力。2009年底发审委第37次会议上,招商证券保荐的佳创视讯、卓宝科技两家企业同时被否。财务专家夏草曾发表评论称,招商证券是“在阴沟里翻船”。他指出,招商证券保荐的航天生物集“假大空”于一身、同济同捷及佳创视讯涉嫌收益性支出资本化、卓宝科技上会之前被人举报造假。尽管招商证券保荐企业的通过率偏低,但企业上市后的实际募集资金仍接近200亿元,招商证券从中获得了9.5亿元的承销保荐收入。

  国泰君安:半年内未见一单

  承销公司实际募资:28.77亿元

  承销保荐收入:7984万元

  承销保荐费率:2.78%

  保荐及通过情况:保荐5家,通过4家,通过率为80%。

  作为AA级券商之一的国泰君安,2009年中期IPO开闸半年多,国泰君安一单未见,2010年才开始IPO保荐业务。从承销情况来看,至今国泰君安仅承销了6家企业,实际募集资金仅为28.7亿元,承销保荐收入仅为7984万元,与其在业内的声誉明显不符。

  不过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国泰君安似乎在奋起直追。在今年7月农行(601288)IPO中,国泰君安和中金公司、中信联席保荐了农行,农行首发上市后,国泰君安从中分得了1.72亿元的承销收入。

  申银万国:保荐通过率仅56%

  承销公司实际募资:35.28亿元

  承销保荐收入:1.19亿元

  承销保荐费率:3.38%

  保荐及通过情况:保荐9家,通过6家,通过率为56%。

  同样作为老牌券商,申银万国在IPO重启后的处境非常尴尬。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申银万国承保的9家企业里面,通过的仅有5家,56%的通过率远低于83%的业内平均通过水平。而从由申银万国承销的上市公司来看,久其软件(002279,股吧)、华星创业(300025,股吧)、同花顺(300033,股吧)等都是软件信息类中小企业,项目偏小,使得申万获得的承销保荐收入也刚刚过亿元。

  承销费用率排行榜

  国海证券异军突起 中金等四券商低于2%

  据记者统计,从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的12个月时间,60家券商承销保荐的上市公司实际募集资金3888亿元,从中分得130.13亿承销保荐收入,也就是说,平均每家券商的承销保荐费率为3.35%。其中,国海证券异军突起,以7.62%的承销保荐费率高居业内首位,令人刮目相看。

  通过承销保荐费率区段图可以看出,券商承销保荐费率在1.5%到7.6%之间,其中约2/3券商的承销保荐费率在3%~5%间。

  业内人士指出,三大板块的承保费率本身存在着较大区别,主板的承保费率一般在2%上下;中小板的承保费率一般在3%~4%;创业板最高,可以达到5%甚至更高。

  通过承销保荐费率排行榜可以看出,承销保荐费率最高的券商为国海证券,达7.62%。资料显示,国海证券主要承销了立思辰(300010,股吧)和长江润发(002435,股吧)两家公司,实际募集资金分别为4.63亿和2.94亿,国海证券从中获得6878.87万元承销保荐收入。

  承销保荐费率在6%~7%之间的券商有两家,为西南证券(600369,股吧)和西部证券,经他们承销保荐的企业共有5家。西南证券保荐华谊嘉信(300071,股吧)、丹甫股份(002366,股吧)以及欧比特(300053,股吧),总计募集资金11.48亿元,获取承销保荐费7045万元,承销保荐费率为6.49%。西部证券保荐了两家创业板企业,募集资金分别为4.63亿元和2.94亿元,从中获取承销保荐费4264万元。

  承销保荐费率低于2%的4家券商则是中金公司、中航证券、高盛高华以及中原证券。业内人士表示,中金承销保荐费率较低,与其主要承销主板项目,募集资金基数较大有关。

  保荐项目通过率排行榜

  平安承销39家企业95%获通过财富证券不幸垫底

  统计显示,从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30日,上会企业总计398家,审核通过329家,取消审核6家,63家上市被否,平均通过率为83%。也就是说,平均每月有33家企业申请上市,而每10家企业里约有2家无法通过审核。

  综合考虑券商承销保荐企业数目以及通过率,《每日经济新闻》排出承销保荐项目通过率红黑榜。

  在红榜方面,平安证券以39个保荐数量以及95%的通过率荣登榜首;国信、招商、广发次之。这4家券商总计保荐企业125家,占到了上会企业的1/4。其中,平安和国信保荐企业超过30家,通过率均超过90%,业务能力让人赞服。

  尽管招商证券和广发证券(000776,股吧)保荐数目超过20家,然而75%左右的通过率低于行业平均83%的通过率。广发证券最近还丢掉了AA的券商资质评级,落为A级。

  在黑榜方面,爱建证券、国联证券、万联证券、财富证券等4家地方性证券公司排名靠后,承销保荐项目通过率都为零。

  爱建证券和国联证券均保荐了一家中小板企业,分别是上海冠华不锈钢公司和山东信得科技,但都没有获得通过。万联证券保荐的创业板上市企业江西恒大高新技术也未获得通过。而财富证券最“倒霉”,尽管保荐了吉林集安益盛药业和湖南凯美特气体两家中小板公司,却都没有获得通过。可见在承销业务方面,地方性证券公司稍显弱势。

  10家券商承销209家企业 占总数一半

  统计发现,保荐通过率红榜的前十名券商总计保荐企业达209家,占到上会企业的53%。其中,华泰联合证券、海通证券、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国元证券(000728,股吧)、安信证券保荐企业数目均在10家以上。而根据保荐企业区段分布图显示,保荐企业在10家以上的共有12家券商,总计保荐了228家企业,更是占到全部上会企业的57%。

  当10余家券商承销了超过200家企业之时,有27家券商仅保荐了1~2家企业,总计保荐企业才35家,占上会企业数目的8%。在这27家券商里面,既包括了海际大和、瑞信方正等合资券商,分别保荐了上海康耐特(300061,股吧)光学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顺网科技(300113,股吧)股份有限公司;还包括日新证券、东莞证券、东兴证券等地方性证券公司。


  【稿件声明】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如需转载或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官网:http://www.nbd.com.cn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