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物价加速上涨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直至触动管理层——本周国务院就出台了六条措施力促菜价维稳。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七月CPI数据虽然创出21个月来的新高,达到了3.3%,但与老百姓感受仍有较大差距。而在本周,商务部重点监测的57种主要生活必需品的七月价格同比上涨了7%,涨幅比6月扩大1.2个百分点。通胀提速不仅关系民生,也将影响政策走向,继而影响经济和股市运行。《大众证券报》就此采访了几位业内人士。
食品价格急涨原因
“CPI短期内下不来,8月可能还要再出现一个更高值。”昨天,西南证券首席研究员张仕元向记者分析,近期的东北洪水、西北泥石流、山西塌陷等灾害性事件只是导致CPI居高不下的一个因素而已。
早在五月时就向记者预言“CPI将在7月见顶”的方正证券研究所所长尹哲也向记者表示,由于受到突发性灾害的影响,8月份的CPI也可能再现一个高点。不过,与张的判断不同,尹预计9月后CPI将会有所回落。
这一观点得到了某知名券商的宏观研究员X先生的认同。“七月的CPI数据比我们的研究结果要低很多,甚至上半年的CPI数据没有超过3%也令我们充满疑惑,事实上,CPI数据的确远低于老百姓的感受。不过,CPI的年内峰值应该已经过去了,8月份可能不会再创新高了。”X先生说。
在大多数人眼中,除了突发性灾害因素外,全球性流动性泛滥也被认为是导致通胀上升的祸首,但是张仕元则认为,蔬菜、粮食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在于泛城市化。“现在大量农民都进城了,谁来种菜种粮?机械化虽然可以替代一部分劳动力,但是,我们大多数耕地都处于丘陵地带,并不便于机械耕作。”
泛城市化产生负作用
曾经有位国内经济学家说过,中国农民人口只需要2亿就够了,其他人都可以被“城市化”。“如果农民人口是2亿,那城里人就是近12亿,相当于1个农民要负担6个城里人。而美国是什么情况呢,5000万人养活2.5亿人,1:5,比例上好象差不多,但实际上,美国是大农庄作业,土地也适合机械化大规模耕作,另外,美国人的饮食习惯要相对简单,面包夹几片菜叶就当饭了,中国不是这样。”
众所周知,由于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现在的农村人口主要是老人和孩子。而根据张仕元的调研,农村用工的薪资已经开始大幅度上升,日薪已提高至50-80元。“前两年猪肉价格居高不下时,连国外大投行高盛公司都去养猪了,可是现在呢,基本上没人愿意养猪了,为什么?”张仕元向记者分析说,别以为农民不懂经济学,农民会把一毛钱当成钱,而经济学家连100万元都不当回事,不赚钱的事,农民是绝对不会去做的;现在大片土地被占,房价还那么高,食品价格那么低,二者之间的扭曲迟早要由市场自发地予以纠正;所以,食品价格要想下来,很难。
短期难出调控政策
如果通胀继续上升,政策是否会出手?这个问题颇为关键,因为它将对整个未来经济影响深远。
“只要核心CPI不出现上涨,政策大出手的概率不大。”尹哲向记者分析说,除去食品和能源这两大块之后的CPI成分被称为核心CPI,剔除这些受气候和季节影响波动较大的产品价格之后,剩下的核心CPI如果再上涨,政策才可能出手干预。
尽管张仕元认为CPI可能仍然居高不下,但他同样预测调控性的政策很难出台,“如果加息,可能会起反作用,那样的话,市场可能解读为CPI已经面临失控危险,从而引发不必要的社会恐慌。所以,预计短期内不会有加息这样的调控政策出台。”
根据张的观察,国内的通胀情况要比国外好多了,“越南的七月CPI是8.19,印度的六月CPI是13.73,俄罗斯的六月CPI是5.80,都比中国高多了。”
股市或震荡中消化利空
对于广大的投资者来说,更看重的是股市将如何反映未来的通胀预期。“现在看来,A股是淡化了物价上涨的影响,虽然周五有所下跌,但至少也可以说是一种滞后反应。”X先生向记者分析,面对这么多的利空消息,A股不可能一直视而不见,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消化,即使上行,基础也不稳固,而这周六澳大利亚大选或将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动荡,从而波及到A股。
在尹哲看来,A股市场接下来会怎么走,关键还得看政策动向,起于七月初的这轮行情主要还是得力于政策微调,包括在公开市场上增加货币净投放,但是股市行情要想走得更远,要么来自于经济发展态势进一步向好,要么来自于政策的进一步刺激,“从目前来看,反转似乎还不成立,应该仍以反弹来看待。”
与上述两位专业人士的谨慎比较起来,张仕元对股市的看法反倒要相对乐观一些,“今年CPI虽然下不来,但还不会到严重的地步,全年应该会在3%附近,而明年才是真正的考验;再加上政策仍然对股市有利,同时,国内的通胀率和A股估值都是全球较低的,所以,现在的股市应该问题不大,也许震荡中上行会是当前的主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