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正其时矣_股票_证券_财经

加速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正其时矣

加入日期:2010-7-9 4:10:33

  银行流动性吃紧,让业内有关资产证券化扩容或重启的呼声再起。据悉,由央行牵头、多部委参与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修改方案已上报国务院。种种迹象表明,该是信贷资产证券化加速向纵深推进的时候了。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之路可谓漫长。2005年,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随后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获准首批试点。2007年,浦发、工行、兴业、浙商银行及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等机构第二批试点。以信贷资产为融资基础、由信托公司组建信托型SPV、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并流通的证券化框架渐渐确立。但第二批试点额度用完之时,恰逢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这一新兴事物的成长戛然而止。

  在经历了2009年的信贷狂飙之后,信贷资产的集中度风险日益凸显。那相对于不良贷款,资本充足率下降的问题对银行业更为迫切。而在各商业银行为揽存问题焦头烂额之际,资产证券化被业界视为化解银行资金饥渴的一剂良方。由此,业界对资产证券化扩容或重启的呼声四起。尤其面对监管部门存贷比指标必须在6月底达标的硬性监管要求,银行资金面再度趋紧,即使此前长期作为资金拆出方的国有银行,也开始遭遇流动性紧张。

  与此同时,美国资产证券化对我国的示范效应正在日益增强。尽管两年多前暴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其中有次贷资产证券化因素,但危机的根源并非资产证券化。实践表明,在次贷危机之前,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还是比较成功的。在长期的实践基础上,美国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运行机制。而信贷资产证券化运行过程,也就是信贷二级市场运行的过程。所以,尽管今年6月25日美国国会达成金融监管改革最终草案,但草案条款中只是明确了加强监管而并非严厉禁止信贷资产证券化。美国的资产证券化经验告诉我们,在开展任何一种项目贷款的初期,就应当注意培育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以保证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

  当然,发达的信贷二级市场与高效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是紧密相连的。没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充分的二级交易市场和交易流程,资产证券化价格不能正确估计和实现,这就严重制约了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而且,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储蓄机构的变化,利差空间逐步缩小,则不合理的交易会带来更多的经营风险。所以,笔者以为,应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国的信贷二级市场。

  首先,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范围。《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修改方案若获国务院批准,则国内更多的商业银行、外资投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应将允许参与到此项业务,以增加信贷二级市场交易主体。其次,逐步构建全国性的相对集中的信贷二级市场。目前可以考虑在上海建立中国银行同业信贷转让交易平台,建立起独立运行的信贷交易市场体系。搭建这个平台,主要目的就是为贷款转让方、受让方提供调查、评审、贷后管理、担保管理、催收清欠、信用评级、评估、审计、拍卖等环节的交易服务和其他增值服务。再次,建立科学的信贷资产转让定价体系。随着信贷资产二级市场发展,商业银行可以用信贷资产转让作为日常流动性管理的手段,在转让中注入更多优质信贷资产,在此前提下,逐步推广辅以现代计量手段进行风险评估的收益流现价法等市场化定价方法。另外,当然还要规范信贷资产证券化操作流程。在初始阶段,就应从存量的信贷资产入手,选择证券化的资产池。之后,可以逐步考虑增量信贷资产与证券化的结合,即从证券化的目标出发,来评审发放新增贷款,构建增量资产池,在发放之日同时实现证券化的操作。这样,就能实现客户与市场的直接对接,且不占用银行的信贷额度,解决了存量资源对于不同管理资产渠道的供给矛盾,能迅速做大表外管理资产的规模。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