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11个非法经营证券窝点被端_股票_证券_财经

深圳11个非法经营证券窝点被端

加入日期:2010-7-8 9:53:43

align=middle

    深圳市公安局7日对外宣布:深圳警方近日开展打击证券犯罪专项行动,端掉非法经营证券业务的犯罪窝点11个。据了解,上述非法经营证券活动的主要特点是:以承诺投资增值或虚构能提供内幕消息获取高额回报为诱饵欺骗投资者;犯罪嫌疑人主要通过个人账户收取受害者的资金。

   【深圳商报讯】(记者 黄 顺 通讯员 张 鲲 吕 悦)记者昨日深圳市公安局了解到,半个月以来,共有11个非法经营证券业务的窝点被警方端掉,67名犯罪嫌疑人被刑拘。

   据警方负责人介绍,非法经营证券违法犯罪活动不仅严重扰乱证券管理秩序,危害国家金融安全,而且严重侵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从今年6月21日起,深圳市公安局联合市场监管、证监部门在全市开展打击非法证券专项行动。行动中,共出动警力460人次,端掉非法经营证券业务犯罪窝点11个,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67人,缴获涉案电脑、手机、银行卡及客户资料一批。

    关于目前非法经营证券违法犯罪活动的主要特点和新动向,警方负责人告诉记者,此类案件中的受害对象主要是急于获取高额回报的群众、证券投资亏损严重急于挽回损失的股民,尤其是防范能力相对较差的中老年人。涉案公司往往内部组织严密,涉案人员众多,业务员经过专业培训,掌握一套严密的游说客户的“话术”,犯罪嫌疑人主要通过个人账户收取受害者的资金。此外,此类案件的作案平台向互联网方向发展,作案手段日趋隐蔽、欺骗性极强。

   此次行动中查处的这些“投资咨询公司”或“信息科技公司”,在未获得证监部门许可、不具备证券从业资格的情况下,打着私募基金的幌子或以出售炒股软件、投资境外黄金为名,以承诺投资增值或虚构能提供内幕消息获取高额回报为诱饵,获取会员费、手续费、咨询费、红利分成等非法所得,从事推荐股票、投资期货等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根据我国《刑法》第225条第3项规定,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经营犯罪。

  此次专项行动将持续至今年10月。警方提醒广大投资者,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和风险意识,摒弃“一夜暴富”的不健康投资心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避免自身财产遭受损失。

  调查

  每条两毛钱 多买可优惠

  股民资料网上被疯狂兜售

  深圳商报记者 黄 顺

  “我一天最多接到过8家不同证券公司的电话,向我荐股。”在罗湖上班的资深股民朱先生异常心烦,“我的资料肯定被泄露了。”记者经过调查,发现上千万名股民资料在网上被兜售。一位卖家告诉记者:“生意太好,现在购买已不提供试打。”

  精细分工共同谋利

  与朱先生一样不断被证券公司骚扰的股民,不在少数。记者询问了18名炒股的朋友,有16人表示曾莫名其妙接到过推荐股票的电话,而且他们和电话那边所称的公司从来没接触过。有一位股民告诉记者,现在股民资料在网上被疯狂兜售,估计他们的资料也被泄露了。

  而在深圳警方近日破获的“深圳市富某鑫投资有限公司”非法经营证券业务案中,主要嫌疑人同样是在网上购买了大量股民资料。

  记者昨日在“百度”中输入“最新股民资料”进行搜索,一下子跳出33.8万个相关条目。许多卖家将“广告”打得非常吸引人,“我们的优势:我们资料质量高,确保100%是股民!且都是有获取信息需求或欲寻求帮助的优质股民,经得起少量购买的验证,适合长期合作!批量购买价格也很实惠。资源渠道权威!每天都有新资源涌入,保质保量!成功率高!好资料能增强员工积极性,提高出单率,减少人员流失!我们精细分工,互相谋利!”

  准确率保证达80%

  根据广告,记者拨通了一名北京卖家的电话。记者表示怀疑股民资料的准确性,这位姓孙的卖家表示,“不敢说100%准确,但80%的准确率绝对可以保证。”他强调,他手头的股民资料是今年6月份刚刚更新的。对于价钱,孙先生称,由于他只做高端客户,因此,定价相对贵一些,每条2毛钱,3万条以上可以打8折。凡是购买资料满一万元的,可以赠送去年证券公司最新开户资料15万份,但“准确率不一定有保证”。

  记者表示要考虑一下,他给记者一个QQ号,意思可以网上聊。加为好友后,随着聊天的深入,记者问他这些资料都是从哪里来的,对方列举道,有“证券公司的新开户、证券公司短信平台客户跟踪、各大网站咨询股票的、卖软件的公司、打电视台上电话资讯的”等等,他们有专门工作人员进行搜集,“付出了很多精力”。孙先生说,他卖出的资料内容包括股民姓名、手机号码,投入股市资金量、地址。

  记者让对方提供几个名单试打一下,孙先生回答:“因为最新股民资料市场需求很旺盛,所以没有时间和精力提供试打。”记者又表示先买10个人试一下效果,对方回答:“我们只提供批发,500个人起买。你放心,我们保证准确率。”

  网络病毒或致股民中招

  记者昨日咨询某证券人士,证券公司有没有可能泄露股民资料。该人士表示不会,因为泄露客户资料对券商的影响非常恶劣,为防范客户资料被泄露,券商都建立了多级防火墙严加控制。

  一位从事电脑软件技术的朋友告诉记者,也有可能是股民操作电脑时被人盗号。由于现在许多人在网上炒股,目前网上有很多病毒,许多股民会“中招”。

  日前,广东证监局对其购买的100个所谓股民资料逐一进行核实,发现这些股民资料均来源于网上公开的商务信息,其中绝大部分为商户在某著名商务网站上留下的联系人及其联系方式。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的李栋梁律师表示,“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隐私,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的名誉权行为。具体说,是侵害了名誉权里面的个人隐私权。不过,对于网上叫卖股民资料的行为不容易追究法律责任,因为股民很难知道自己的手机号码以何种方式泄漏,更难以举证。”

  链接

  “野鸡”券商“冲锋队”

  拉1651名股民下水

  在网上购买股民信息,“冲锋队”逐一对股民拨电话“死缠烂打”,最终将1651人发展成公司会员。亏了,推脱是大盘动荡、庄家暗箱操作;赚了,则要提成一半利润。日前,一涉案金额达五千余万元的“野鸡”证券公司被深圳警方端掉。

  2009年9月,富某鑫公司按照正规渠道注册成立。只是该公司的经营范围仅为投资咨询,并不包含证券、期货咨询。做着做着,富某鑫公司的老板便动起了歪脑筋,在未经证监会批准的情况下,开始非法经营证券业务。

  公司的“领导层”首先花了一笔钱从网上购买了“最新版”股民信息,全国各地大量股民的资料均在其中。接着,公司的基层业务员对照这份股民信息,逐一给股民打电话。在电话中,他们称自己是“从事证券经营的专业性股票咨询及代理炒股公司”,而且是深圳市政府授权的,非常正规,希望对方“好好考虑一下”。

  对于一口谢绝的股民,业务员便将名单划掉。而对于一些模棱两可、并不太懂行的“外行”股民,业务员便在名单上重点注明。接着,第二批重要的游说人马出场了,他们是公司的业务骨干,在公司内部被称为“冲锋队”。经过基层业务员之前的铺垫,取得了股民的初步信任后,“冲锋队”员开始对摇摆不定的股民通过电话“死缠烂打”,用他们事先培训掌握的一套严密的游说客户的“话术”,不断对电话那头的股民进行“洗脑”,直至把对方发展成为该公司客户。

  仅从今年3月开始至6月下旬案发,富某鑫公司的“冲锋队”便将全国1651名股民拉下水。

  在实际操作中,有股民根据“冲锋队”员的推荐,购买了两到三只个股。遇到亏损时,股民打电话质问富某鑫公司,业务员便回答“这是因为大盘动荡、庄家暗箱操作”,希望股民“要相信他们的专业推荐,有点耐心”,把公司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而一旦有股票赚钱,公司业务员便会主动给股民打电话,一方面“报功”,另一方面便是告知股民“富某鑫公司会提取客户利润的40%至50%作为佣金”,这些业务员则从公司获利中再提取5%作为提成。

  今年6月下旬,深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联合宝安公安分局,根据前期侦查掌握的线索,对这家位于民治街道的深圳市富某鑫投资有限公司进行查处,当场查获涉案人员52名,查扣涉案电脑主机6台,提取电子账、书证一批。经过审查,警方证实该公司先后骗取1651名股民完成股票交易481.7万股,涉案金额达5千余万元,非法获利约25万元。

  记者了解到,直至案发,许多成为该公司客户的股民还依旧蒙在鼓里,根本不知道给自己代理炒股的这家公司是个“野鸡货”。

  目前,警方已将其中六名涉嫌非法经营证券业务犯罪的组织者和骨干依法刑事拘留,该案正在进一步侦查之中。(黄 顺)

(责任编辑:程丹)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