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证券报:A股底在脚下?_股票_证券_财经

大众证券报:A股底在脚下?

加入日期:2010-7-21 8:23:44

  近日,在北京西单、灵境胡同附近,拉客户的券商又涌现出来。有人问,券商“练摊”说明了什么?一位老股民回答:A股到了底部!

  交投低迷券商“练摊”

  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5日—9日,日均参与交易A股账户数跌破200万户,创下2008年11月初以来的新低,与此同时,新增开户数也创5个月来的新低,仅为21.71万户,较前一周回落21.71%。而这对于依靠佣金生存的券商来说,并不是个好消息。

  日信证券的开户经理说:“3000万的资金给你万三的点。”他又补充道,“炒股又不是靠手续费低赚钱的。”但股民不这么想。河北的赵女士上周刚刚到北京来办了过户,按她的意思,能省一点是一点,以后交投活跃了省得更多。此外,部分券商出现了佣金“团购价”的现象,但西直门附近的一家营业部老总坦言:“万三含佣金就不挣钱了!”

  西南证券研究员王大力告诉记者,一般而言,证券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开户数积极;行情低迷的时候,开户数也掉头向下。尽管从总量上看,会有一个瓶颈;但是投资情绪与市场相关性仍有进一步观察的必要性。

  数据显示,随着行情见涨,7月12—16日,日均参与交易A股账户数重回200万户上方,达到220万户,新增开户数也环比增加1.3万户,达到23万户。

  记者注意到,除了券商“练摊”,北京房地产中介公司的业务员也顶着偌大的太阳,在居民小区边蹲守。试问,如果房价见涨,他们还需要如此辛苦吗?

  债市见高股市见底

  昨日,沪指放量上涨,久违的千亿成交量再出江湖;然而与之相对的,却是国债指数的见顶回调。

  周一,沪指跳空低开,但国债指数开盘即创新高,126.22点。不过,随着A股的连续长阳,国债指数周一震荡收平、周二小幅下跌0.02%。

  放大时间周期来看,2005年国债指数千点关口的时候,债市处在高位,房市经过几年的快速上涨,也处在阶段性的高位,只有股市处在八年以来的最低位附近。当时沪深股市加权平均市盈率已跌倒15倍左右,沪深300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市盈率也仅有13倍左右,上证50成份股平均市盈率更是低至12倍左右。

  7月14日,当股市跌至2450点附近的时候,上证指数近四个季度的市盈率为17.06倍,上证50的近四个季度的市盈率为13.94倍。中道巴菲特俱乐部创始人和主席陈理认为,从历年统计来看,股市的收益率与国债收益率相关,当股市的收益率高于国债时,股市上涨,低于国债收益率时,股市下跌。在2008年股市最低点时,两者的收益率差距为3.5%。2007年牛市最高点时,两者也大概是3.5%的差距。

  陈理表示,近期上证50与债券收益率的价差达到3.85%,上证50的价差已经超过了2008年熊市的最低点的价差3.5%,“说明股市已经进入相当的低估区域,已具有了充分的投资价值。”

  同样,博时策略基金也表示,如果按照以往的经验,A股市场可能已反映出最坏的预期,因此目前(7月份初)市场可能就是最好的时刻。

  博时策略基金还坦言:“资产配置中股票比例在最近大幅度提升以反映我们的最新的思考。”那么,目前基金的整体仓位又如何呢?

  基金再喊最后一跌

  初步统计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基金的平均股票仓位在70%左右,接近熊市的低点,较一季度末减仓近10个百分点。不过,在刚刚过去的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基金又“急吼吼”地加仓操作。

  渤海证券仓位监测数据显示,截至上周末,股票型、混合型、偏股型基金的仓位分别为78.14%、67.49%和73.60%。而德圣基金研究中心7月15日发布的监测数据也显示,股票型、混合型、偏股型基金的仓位分别为75.19%、62.08%和69.4%。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副总经理肖锋指出,尽管基金经理的操作方向还有分化,但近期仓位未见进一步的下调,相反在剧烈震荡中仓位稳步回升,同时结构调整继续转向低估值蓝筹板块。值得注意的是,6月底,有上海的基金公司喊出了:“弱势盘整结束,开启最后一跌”的口号。

  长盛红利基金经理刘斌认为,中长期看,市场正在逐步接近底部区域,以沪深300指数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下跌空间有限,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而小盘股则存在较大的调整风险。

  他表示:“中国增长潜力会逐步下降但是仍然有增长空间,下半年A股格局将可能是筑底、震荡、回升。大盘股的持续下跌已经反映了一定的经济谨慎预期,但此轮经济调整并不会破坏资产负债表的根基,大盘股、价值股进入了左侧交易区间。”

  在长线股票的选择上,大成基金投资副总监施永辉认为,在现阶段的政策条件和产业发展环境下,只有那些能与经济转型时代背景相吻合、受政策积极支持的新兴产业与消费类行业才会存在少数能脱颖而出的公司,所以布局确定性成长机会,并规避在政策调整过程中即将面临淘汰的“夕阳产业”。

  “也就是说,那些昔日强大的产业注定走向衰亡,而那些目前虽然弱小,但一直成长的企业将注定成为强者。”施永辉判断,“也许这届世界杯也是这种成长力量的显现吧。” 记者李喆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