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严惩紫金矿业 谈何“绿色证券”_股票_证券_财经

不严惩紫金矿业 谈何“绿色证券”

加入日期:2010-7-16 8:57:05

src=http://photocdn.sohu.com/20100716/Img273545187.jpg
(CFP供图)

  “环保门”后再陷“信披门”

  ■新快报记者 陈永洲

  在闹得沸沸扬扬的福建汀江污染事故尚未得以妥善解决前,主角紫金矿业却又得面临来自证券监管部门关于信息披露滞后问题的核查、问责。昨日,紫金矿业发布公告称,公司于7月14日接到中 国证监会福建监管局有关通知,对公司所属的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突发渗漏环保事故信息披露问题进行专项核查。在此影响下,昨日紫金矿业A股大跌4.17%,报于5.52元;H股则跌3.41%,报于4.82港元。

  面临港交所严厉处罚?

  本月3日,位于福建上杭县的紫金矿业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发生污水渗漏,污染了汀江部分河段,并造成大量死鱼。7月12日,紫金矿业A、H股突然停牌,福建环保厅则挂出通知公告对此事进行了披露。次日,紫金矿业方发布相关披露公告,但距污染事件的发生已延迟了9日。尽管公司对此给出了“在确定事故成因前避免引起群众的恐慌”的解释,但此举依然被指涉嫌违反信息披露规范。

  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第二条规定,上市公司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证券及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其他有关环境保护的重大事件,应当自该事件发生之日起两日内及时披露事件情况及对公司经营以及利益相关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而对紫金矿业而言,比A股监管层的专项核查更为严峻的考验,或将来自港交所的严厉处罚。有媒体称,香港联交所正在向紫金矿业问责,紫金矿业董秘已经奔赴香港解释公告延迟原因。而记者注意到,早在今年3月,北京环保NGO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便披露了一份关于港交所中存在污染或严重污染环境违规记录但并未予以披露的内地上市公司,紫金矿业便赫然在列。

  有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由于香港监管部门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高度敏感,因此本已存在违规记录的紫金矿业若此次“信披门”再度成立,则将面临更为严厉的处罚。

  A股“环保风暴”来袭?

  “但紫金矿业对市场的影响或并不限于公司本身,该重大污染事故,或将令管理层加大对相关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环保问题的监管,令始于2008年的‘绿色证券’政策得以真正的实施。”上述人士如是说。

  事实上,在今年国家倡导“低碳环保”的背景下,环保部明显加大了对上市公司环保问题的监管力度。

  5月底,国家环保部公布的《通报批评公司及其未按期完成整改的环保问题》中,共有34家上市公司遭到环保部“重点关注”,环保部要求被通报批评的11家公司在今年6月25日前完成整改(当中即包括紫金矿业),另外23家情节较轻的公司则被责令7月30日之前完成整改。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此次通报批评仅是环保部对上市公司上市环保核查的一次“旧账清算”,并未涉及实质性的处罚,但亦显示出监管层在环保政策方面的收紧。

  而在屡踩入“环保雷区”的紫金矿业再曝污染事故后,福建省对相关行业的环保监察明显加强。据紫金矿业证券部总经理赵举刚向记者透露,在紫金矿业发生事故后,福建省管理层也开始着手对其他类似行业的相关企业进行排查整顿,环保问题“至少在福建省会更明显”。事实上,在2000年,福建上市公司福建三农(000732,现已暂缓上市)便因长期大量排放超标污染物和频发泄漏事故,严重污染了沙溪河和闽江的水环境造成“死鱼事件”而被全国舆论指责。

  与此同时,二级市场上对此事故的态度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以昨日为例,受紫金矿业“信披门”影响,有色金属、农药化肥、煤炭等高污染行业的走势皆明显弱于大市,其中有色板块大部分个股皆呈低开低走的格局。相反,当7月14日紫金矿业“环保门”高密度曝光之际,环保股却涌现了菲达环保、中原环保、ST国中等涨停股。

(责任编辑:苏来兴)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