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卓卿 北京报道
国泰君安正式登入香港市场让中资券商国际化进程迈进一步。
7月8日,首家赴港IPO的内地券商“国泰君安国际”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挂牌,收盘报4.14港元,较招股价下跌3.72%,成交8803万股,涉及金额3.75亿港元。而恒生指数当日以20050.56点报收,涨幅0.97%。
次日,港股早盘高开92点,之后一路攀升,全天上涨328点,报收于20378点。受此影响,国泰君安国际大涨5.8%,报收4.38元,收复破发失地。
对于上市首日即遭遇破发,国泰君安国际副主席兼行政总裁阎峰表示,这是市场的正常波动。
而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对国泰君安国际表示看好:“国泰君安有多年的运作经验,是老牌的优质公司。国泰君安国际发行定价也合理,首日破发只是短期利空,更何况破发在香港市场如同家常便饭。”
不过,也有评论认为,发行市盈率高达24倍,明显高于内地上市券商指标,也是破发的重要原因。
而作为内地券商赴港IPO的首例,李大霄这样判断国泰君安国际上市的意义:“迈进香港市场是国际化进程的第一步,之后再向海外市场靠拢,确实是个利好。”
作为最早进入香港市场的内地券商之一,国泰君安驻港子公司设立于1993年,是国泰君安证券拓展境外业务、参与国际资本市场、推进境内外业务联动的桥梁和窗口。资料显示,2008年和2009年国泰君安国际的收入分别为5.17亿港元和5.83亿港元;净利润分别为1.23亿港元和3亿港元,增长速度显著。
实际上,国泰君安国际早在2006年就曾计划上市,后因股息和税收方面的问题而搁置。此前,国泰君安提出2009-2013年发展战略目标,即在2009至2010年,计划实现公司整体上市,扩充净资本,缩小与行业龙头在资本实力上的差距。
国泰君安国际此次发行方式为全球发售,实际发行数量为4.51亿股,其中90%通过国际配售,10%为香港公开发售。发售价为每股4.3港元,发行市盈率为24倍,募集资金19.39亿港元。
港澳资讯资深港股分析师陈晓栋向记者表示:“国泰君安在A股上市的计划一直被否,作为首家赴港成功IPO的中资券商,国泰君安国际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的挂牌上市实际上也实现了券商谋求上市形式的创新。”另外,陈晓栋认为:“中资券商香港上市可以说是为国际化做准备,这让企业更熟悉海外金融市场的环境、国际规则等,视野自然也更加开阔,但真正的国际化路途还很遥远。”
李大霄表示:“近年勇于迈出国际化步伐的中资券商越来越多,如招商、中投、光大等,如今在香港设有子公司的中资券商已达到12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上海本地三大券商申银万国、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的香港业务终于在港交所实现“聚首”。
1993年,万国证券在香港市场借壳上市,成为申银万国香港,其后申银证券与万国证券合并为现在的申银万国;而国泰君安国际则是原先君安证券的香港子公司,其后国泰与君安合并;而海通证券则是在去年底通过收购在港交所上市的香港大福证券登陆港交所。
(责任编辑:王瑾)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