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证券:汽车行业等面临去库存化压力_股票_证券_财经

大通证券:汽车行业等面临去库存化压力

加入日期:2010-6-9 11:25:34

  4月末,24个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帐款41873亿元,同比增长26.1%,产成品资金17122亿元,同比增长8.5%,增幅比一季度末加快1.4个百分点。趋紧的货币环境下,短端资金成本快速大幅上升,依靠短期资金维持运转的经销商压力倍增。

  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中,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9.8%,比上月上升3.6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20个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纤制造及橡胶塑料制品业等5个行业高于50%,尤其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最高,达到60%以上;另有4个行业位于50%;其余11个行业均低于50%。从产品类型来看,原材料与能源类企业高于50%;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位于50%;中间品和生活消费品类企业低于50%。由于社会需求增势减缓,而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增速并没有明显放慢,产成品库存呈上升趋势。

  从库存周期的角度看,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走到上一个补库存周期的末端。为了应对次贷危机带来的下滑,2008年年底出台一系列刺激经济政策,极大推动了补库存需求。美国和日本经验表明,衰退后第一轮补库存周期大概是5-7个季度。从2009年一季度算起至今,中国库存上升已经大约6个季度。中国的库存即将进入下行周期。

  2月份以来汽车价格环比连续下跌,库存压力快速上升。如果算上流通途中以及市场终端的库存量,整个行业的库存可能已经超过200万辆,本年度的供给剩余将达到500万辆。钢铁、有色和部分化工产品同样出现了价格下跌、库存急剧上升的情况,今年下半年中国钢材需求的同比增速可能由上半年的16%放缓至4%。部分钢铁企业开始规划6-7月份开始“停产检修”以压缩产出,出清库存。在证券市场上,相关公司难有表现。

  伴随地方融资平台“解包还原”、房地产调控等措施,现实的最终需求必定大大低于预期。强周期行业可能将再度进入“去库存化”。 本次去库存将比上一次缓和。

(责任编辑:谢剑)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