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评论:下跌是为基金经理的年轻没经验买单吗_股票_证券_财经

中国证券报:评论:下跌是为基金经理的年轻没经验买单吗

加入日期:2010-6-8 1:41:52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观点,认为从3181点下来的这一轮非理性超跌与基金经理过于年轻有关,正是因为他们没有经验,面对市场的突变产生了过激的反应,最后形成了集中性抛售。

  这种观点有着自身的数据支撑:根据相关统计,截至今年5月,我国共有基金经理532人,超过60%的基金经理担任基金经理的年限在3年以下,其中有近30%的基金经理的执业年限在1年以下。也就是说目前国内基金经理独立管理运作大规模基金资产的整体经验比较缺乏,大多数基金经理在这个岗位上尚未经历一个完整的牛熊周期。

  如果从这些数据出发,很容易得出以上的结论:基金经理的年轻没经验导致了市场的非理性超跌,全市场都在为基金经理的年轻买单。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或许基金经理的年轻在某种程度上有其集中抛售的表现,但可能暴跌有更深层次的因由,单纯从基金经理的年轻上找原因,对基金行业并不公道,更重要的是可能会混淆投资者对当前市场性质的理解。

  实际上,在老基金经理中,并不乏悲观者,在新基金经理中,却也有颇多看多者。这部分老基金经理的悲观更多来自于对国外的担忧,认为欧盟国家为了还债采取了紧缩支出的宏观经济政策,虽然其在前期为了解决债务问题大量印钞会导致通胀,但长期来看,欧盟却会陷入通缩,美国也不例外。他们相信,因为欧洲一些主权国家的债务问题没有美国衍生品那么复杂,蔓延至全世界,因而像2008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不大可能发生,但全球由通缩而生的经济危机却不可不防。

  至于说国内会因欧洲债务危机放松对房地产的调控,在他们看来似乎更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一位老基金经理不久前在北京的四环看房子,一套有七、八年房龄,70来平方米的房子售价超过300万,每平米超过4万的价格让他相信房地产调控根本不可能松动,周期性板块估值再低也难以再度构成市场价值的中枢。

  现在很多基金的投资策略都在弹奏结构转型的最强音,新能源、新材料、区域主题等均成为了近期关注的焦点。但从长期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有多少能够成为基金配置的重点呢?

  可见,基金经理年轻不过是一种表象,市场下跌终归有其深层次原因,用基金经理的岁数来解释未免牵强。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