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盛宴“主菜”缩水 大小券商短兵相接_股票_证券_财经

投行盛宴“主菜”缩水 大小券商短兵相接

加入日期:2010-6-4 6:46:33

    超级大盘股IPO形只影单

   投行业务短兵相接

   “投行业现在就处在春秋战国时代,各家乱军突围。”一家专注于承销中小盘项目的券商投行人士分析,我国的投行业刚刚起步,高速成长背景下的行业格局极不稳定。

   2009年以来,创业板开闸和新股发行的提速让券商投行业务一路高歌猛进,不少券商首次公开发行(IPO)承销收入迎来爆发式增长。Wind资讯统计显示,今年以来首发新股141只,44家券商担任承销及保荐工作,承销收入高达62.47亿元,与2009年全年相比增长近两成。

   但与各家券商在经纪及基金分仓等领域地位比较稳固相比,投行业务的业绩排序波动颇大。

   以最为赚钱的股票承销业务为例,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承销金额五强是中信证券、国泰君安、中金公司、银河证券和安信证券,2009年的股票承销金额前五名则变成了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国信证券、中信建投和平安证券。今年以来,股票承销前五强又变成了平安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中金公司和华泰联合证券。

   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型企业IPO减速,同时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发行明显提速,以往只专注于大项目的一些券商明显失去竞争优势,而中小企业项目储备丰富的平安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和华泰联合等券商异军突起,进步神速。

   有券商人士认为,经历了2006年-2007年的三大国有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神华等“大象”集体上市后,2008年以来超级大盘股上市已经变得鲜见,IPO重启后只有中国建筑尚有近500亿的募资规模,此番农行上市后,千亿级别的大盘股将难以再像前几年那样频繁出现。

   面对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蛋糕,一些大项目“专业户”开始试水小项目:中金公司承销东方财富网,瑞银承销北陆药业。中信证券打造专门服务中小盘及创业板企业的承销团队。而在中小板企业承销领域排名靠前的券商,包括一些上市券商都正摩拳擦掌,准备随时介入大中型项目融资领域,进军一直被几家大投行牢牢占据的市场。

   上下突破渐成趋势

   市场形势变化会不会促使一些券商转型,大小项目通吃的竞争态势会不会加速行业变局?

   “瑞银的策略没有变,未来几年也不会变。”瑞银投资银行部亚洲区全球资本市场联系主管兼中国区副主席朱俊伟表示,就瑞银证券而言,尚不存在转型一说。

   依托瑞士银行集团的全球投行业务优势,业内评价瑞银证券投行风格向来是“拿大单”。朱俊伟介绍,对于投行而言,中石油及农行此类超级大盘股项目难以成为主流,“从全球范围来看,一两年能遇上一单就不错了”,业绩主要依靠30亿-200亿规模的中大型项目。未来瑞银依然坚持既有的策略:争取超大型项目,以中大型项目为主,关注中小型项目。

   对于以承销大项目见长的投行而言,坚守中大型企业的理由充分。某大型券商投行业务负责人形象比喻,投行业务每一单都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投行就是裁缝,项目是大是小只是布料和用线花费多少的差别,手工和费时是一样的,袖子、口袋或者领子,该有的都得有,但收费差距很大”。

   朱俊伟亦表示,在美国等成熟市场,不少投行与企业有数十年的合作关系,一同成长,投行关注大项目不仅仅是IPO,更要关注合作关系建立后,未来配股、增发、发债等业务继续合作的可能。此外,眼下创业板项目确实很赚钱,但瑞银“仍不会做太多。现在创业板企业上市速度很快,保荐人赚钱容易,但一些中小型公司上市后能不能担保不出问题?这一批上市公司三五年后有多少家业绩和股价还能维持在现有水平?”相比之下,中大型项目业绩更为稳妥,出现风险的概率更低。

   为控制风险,瑞银承销中小型项目标准颇高,首先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其次是公司治理完善,此外需在某些领域有特色以支撑高增长。“万一错过中国的微软怎么办?”对于瑞银在中小盘股承销领域的战略考虑,朱俊伟表示,瑞银眼下正在考量是否有必要成立专门团队抢占这一市场。

   “各家券商投行业务的上下渗透是大势所趋。”广发证券投行综合管理部总经理何宽华表示,这一趋势是投行业务线的自然延伸。他表示,广发证券投行部门在中小盘股承销领域业绩相对突出,但也不乏中大型项目承销的经验,正在考虑向上突破。平安证券也表示,计划提升中大型项目占比,锁定二线蓝筹上市公司成为投行的核心客户。

   何宽华坦言,投行业务是充分竞争的市场,但该业务在中国市场刚刚起步,中国上市资源丰富,不会因为业务延伸、竞争加剧而改变大格局。各家投行竞争手段及核心优势存在较大差别,“适合做大项目的方式未必在小项目上适用,反过来也一样”。他介绍,中小项目数量多、潜力大,更注重贴身服务;大项目则更注重承销商承销能力、市场地位及影响力等。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券商,相应人员配备、网点布局、资源投入的差别较大。如小项目要求保荐代表人数量多,服务网络布点广;大项目则集中在京沪深等地。

   这些差别将给计划延伸业务的券商带来诸多调整困难,“如果盯一个大项目几年都不出成果,像原来中小项目一样的激励机制没法执行”,而这些运行模式、激励机制的调整难以一蹴而就,“还需数年时间”。何宽华表示。

   竞争加速行业变局

   尽管竞争战略各有不同,但新股发行重启以来的“大丰收”令多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投行人士都对未来投行业务的高速发展充满信心。有业内人士更是大胆预测,中国券商投行业务的黄金十年已经到来。

   “不要小看中国市场。”朱俊伟表示,尽管四大行即将全部上市,但还有很多大中型项目值得挖掘,“100亿元的项目大不大?虽然无法和中石油、农行比,但绝不是小项目。这样的企业在中国还有很多,这也是瑞银可能将在未来5-10年的时间里继续关注大中型项目的关键原因。”

   “今年发行速度太快,很多公司主动找上门来做储备项目,忙都忙不过来。”深圳一家中型券商的保荐代表人陈先生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因为储备项目十分充足,他未来两年的工作计划已经排满。

   华泰联合证券总裁助理刘晓丹表示,“发达国家的证券化率已普遍超过100%,而我国目前的证券化率仅有30%左右,还有大量的优质公司没有上市,这意味着中国券商的IPO承销业务空间巨大。”刘晓丹预计,按照证监会现行创业板标准,国内创业板项目资源多达10万家,而且新的优质企业将不断出现,所以投行业务长时间内将不缺资源、不缺客户,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最大的区别。

   面对充足的资源和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业界关心,投行业未来行业座次是否会发生大的改变。

   “行业排序肯定会变,但难以预测。”何宽华认为,眼下不少券商均在调整策略,未来排名如何变化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目前战略的制定和执行。

   “目前的座次未来变数很大。”深圳一家券商的投行负责人则认为,在投行前五强中,除了中金和中信这两家的优势地位难以撼动外,其他任何一家的座次都不稳固,随时有被同行赶超的可能。

   平安证券则认为,未来IPO承销业务中的优势项目、优势人才资源会向优势券商进一步集中。在中小板及创业板领域,几家领军券商的垄断地位不会发生动摇,更多的中小券商或合资券商会介入中小板及创业板领域;在大中型项目IPO及再融资方面,中金、瑞银等大行的优势地位也不会发生较大变化,但中小板领域的前几位券商有较大可能介入大中型项目融资领域,分得一杯羹。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各家投行而言,国际板有望成为投行业绩另一个分水岭。如若国际板推出,业界共识,拥有资源优势的几家大行和合资券商的地位恐难以撼动,中小板承销占优的其他券商意欲介入仍需假以时日。

   农行上市后,千亿级别的超级大盘股将难以像前几年一样频繁出现了。券商投行业务盛宴中“主菜”将缩水,而此时的投行业犹如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争霸,各券商都力求脱颖而出。

   中金、瑞银等“大项目专业户”开始进军中小板甚至创业板承销业务,平安、广发、国信等传统中小盘股承销商则希望向上突破,在大中型项目中分得一杯羹。

   尽管厮杀激烈,但海阔好行船。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为尚处发展初期的投行业带来无穷想象。有券商人士乐观估计,投行业黄金十年已经到来。

  

(责任编辑:王瑾)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