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地量地价当前恐难成真_股票_证券_财经

中国证券报:地量地价当前恐难成真

加入日期:2010-6-29 2:14:13

  虽然上证指数仍在2500点持续纠结,但两市成交量再创年内新低,各条短、中期均线已黏合在一起,预示大盘将面临方向性选择。虽然银行、保险等金融股勉力护盘,但资金面紧张格局制约其表现,而前期热门的中小盘股不断出现补跌,挫伤市场人气。对短期市场难以寄予过高期望,谨防久盘下跌的局面出现。

  量能制约权重股表现

  上周央行重启汇改,人民币升值预期再度升温为大盘带来了一线生机和活力,权重股及汇改受益股一度走强,而且从近期市场资金流向看,保险、银行等金融股有资金注入的迹象。从估值分析,保险、银行等板块现在估值水平均接近历史最低值,譬如,保险、银行股历史最低PE分别为18.68倍、9.51倍,而目前2010年动态PE分别为20.98倍、10.4倍,而且相当部分银行股股息率已经远超过一年期存款利率。估值优势是吸引机构资金进入银行、保险板块的主要因素。

  从较长期来看,虽然估值是影响市场以及个股股价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决定股价运行的唯一因素,尤其在影响A股市场中短期运行方向上,其它一些因素,如宏观政策取向、市场流动性、投资者情绪等都会对市场变动形成较大影响。虽然欧洲债务危机将延缓各国退出政策的步伐,国内进一步严厉紧缩的可能性也大幅减小,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却不一定会减缓,上周国家发改委取消部分产品特别是“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凸显政府“调结构”决心。长期来看,钢铁、煤炭、有色等传统产业面临整合压力;中期来看,钢铁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面临原料成本上升、下游需求放缓的双重压力,而动力煤企业由于下游电厂电价缺乏弹性正逐步丧失向下转移成本的能力。

  因而,虽然传统产业估值具有一定优势,但仍难以得到市场整体认同。不断萎缩的成交量,对推高市值占五成以上的传统产业显然相当困难。

  资金面捉襟见肘

  5月中旬以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紧张局势突显,货币市场利率居高不下,票据贴现率已从年化2%左右骤升至5%以上。为了平抑资金利率波动、缓解短期流动性的紧张状况,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不断向市场“注水”,自5月24日以来,央行已在公开市场连续五周实施净投放,累计净投放资金7160亿元,但从目前形势来看,由于农行IPO、银行年中“达标”考核等冲击因素的存在,资金利率并没有出现明显松动,并且在上周招标的3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遭遇罕见争抢,中标利率4.20%,高攀至6个月期限品种的历史新高,明显反映出了季度末资金不济的银行机构“求钱若渴”之态。

  尽管近期的资金骤紧有些特殊因素,但与去年四季度开始央行的货币紧缩滞后效应仍有很大关系,今年央行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发行大量票据回笼资金,正在改变整个市场资金面状况,而上半年资本市场的融资规模接近去年全年的八成,下半年市场面临的融资需求依然庞大。

  近期银行、保险股的走强乏人喝彩,而今年表现一直强势的中小市值股票却不断出现补跌。这些股票的估值较高,其中不乏鱼目混珠者,股价的回归亦属情理之中,但促使其下跌的因素恐不仅仅是估值因素,资金层面压力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如果央行延续目前的货币政策,A股市场面临的资金供求压力将更为严峻,而我们认为,由于三季度国内仍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央行很难在此背景下实质性放松银根,进入四季度,随着通胀压力缓解及经济增速较快回落,央行有可能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因而,虽然短期多头并未放弃在权重股上的护盘动作,但在多条短、中期均线均已黏合的状况下,上证指数仍被压制在5日、10日均线之下,表明市况仍属弱势,结合资金层面状况,我们很难对短期指数上升空间寄予太高期望,维持住现有的格局或许是多方目标,但个股的补跌令市场可操作性较差,在大盘未做出方向选择之前,谨慎观望是比较明智的。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