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夫上海证券报:价格迷乱伤害谁_股票_证券_财经

亚夫上海证券报:价格迷乱伤害谁

加入日期:2010-6-24 7:22:06

  沪综指从年初的3243点一路下跌至2481点,跌幅之大已在全球“领先”。这个指数合理吗?

  指数是价格指标。先不说股市,看看其他行业。近日,有人在电视上卖皮包。其中有一款原价3988元,现价398元。价格打到一折,还附送一块手表,少说也要50块钱。算算那只包连一折都不到。

  这样的事,不仅电视上常有,大街上也不少见。不仅卖包的这么做,卖衣服、卖鞋的也这么做。商家以“跳楼价”“让利”给消费者,他们吃什么?靠什么赚钱?这其中有没有问题?有没有诈?

  老练的顾客心里自然明白,不会掉进商家的陷阱里。他们见怪不怪,如果想买,就会跟店家再谈,再减去几十块钱,至少把零头打掉。但不谙世道的消费者或外地来客就不懂了,就要被宰了。

  这种价格迷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到底有没有问题?到底会造成哪些伤害?这种乱象到底是个别问题还是普遍现象?如果是普遍现象,那么它对整个社会、整个商业体系又有哪些影响?

  以那只包的标价为例。首先,最让顾客迷惑的是,如果前面3988的原价是合理的,那么打一折卖到398就有问题了,就涉嫌不正当竞争了。从3988到398,这当中差十倍。商家有那么厚利润吗?如果没有,为什么要做赔本的买卖?

  如果后面398的价格是合理的,还有钱赚,那么前面的3988的原价就有问题了,就涉嫌欺诈顾客了。商家凭什么可以用虚假价格来误导消费者?尤其用高达十倍的价格来骗人, 那不犯法吗?

  这里便引出了第二个问题,即商品的售价到底是由谁来决定的?价格涨跌有没有依据?再进一步,商家的毛利有没有谱?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主要是由成本加适当利润这两部分构成的,考虑供求因素,还会有一些波动。

  商家的利润一般大约在百分之十左右。超过百分之五十,就算暴利了。超过百分之一百,甚至上千上万,就有问题了。这个问题轻则是市场秩序问题,重则是社会信用与法律问题。

  当一个社会打折之风盛行,商家都在用不正常的价格来做生意,不仅会把价格体系搞乱,还会冲击整个社会信用,导致市场秩序解体。

  由此来看价格乱象,它反映的问题早已超出了市场本身,是市场病态的反映。这种乱象,不仅在一般商品市场中有,在股市这样的虚拟经济领域也有。病态如此,很需要反思。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