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康怡 5月10日,“中国诚通资产管理公司”营业执照正式交付给诚通新公司筹备组,这意味着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诚通集团)近日打造的新资产经营平台工商注册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目前,该公司的增资注资工作已正式启动。
而眼下的这个时间点,业内人士还在翘首以盼国资委旗下另外一个新的资产管理平台——“中投二号”的挂牌。“中投二号”挂牌后,诚通这家曾被冠以资产经营“试点”标签的央企将何去何从?
显然,在诚通看来,既然抓住了资产经营这根 救命稻草,他们就要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从以往的以项目为主的资产处置模式到成立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被看成诚通在央企重组大潮袭来之前自救行动的第一步。
救命稻草 据了解,诚通集团的重组整合工作是以旗下的中国新元资产管理公司为改造平台,将5家其他的资产经营公司进行整合,中国诚通资产管理公司目前正在按照新公司架构运行,有望在上半年挂牌,年底前将完成重组整合目标。
尽管只是诚通集团四大主营业务之一,不过此时这项曾经仅仅作为“试点”的资产经营业务就像是 救命稻草一样开始变得无比重要。
诚通集团是国资委监管的126家央企之一,总资产近300亿元。在央企这个大家族中,它只能算是个“小个子”。和其他的“小个子”一样,它们都有着规模不大,盈利能力不强,不处在关键行业和领域,不具有垄断资源等特点。
此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经许诺的 “2010年央企将被整合到80-100家”的豪言壮语也时刻将这批央企中的“小不点”放在将被整合的忐忑之中。
诚通集团也不例外,集团董事长马正武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坦言:“无论按照重要性、规模还是盈利能力,我们与央企一流企业相比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不过,诚通集团的肩上还一直背负着一项特殊的使命。2005年,国资委先后通过授权诚通集团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下称国开投)作为国资委国有资产经营的试点。
国资委希望这两家试点企业能够根据中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探索中央企业非主业资产及不良资产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和处置方式,以推进央企重组与产业结构调整。
尽管只是试点,不过这无疑让诚通集团坚信他们在央企这条路上能走得更远。
马正武曾表示:“我们走这条路也有些基础,如果我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在这条路上走通了,诚通就拥有了更加长远的未来。”
自试点以来诚通集团五年的资产处置工作也得到了国资委的多次认可。2005年7月,国资委将总负债7.3亿元、职工1.2万余人的普天集团所属八户企业划至诚通集团进行改制重组,此后中国寰岛集团、中国唱片总公司、中国国际企业合作公司也先后被诚通集团托管或并入。至2008年,由诚通集团接收和重组的央企资产总量已经超过60亿元。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曾经将它们形容成 “国资委的一个可以信赖与依靠的推手”,是进行国有资本调整的重要平台。
不过“试点”毕竟只是“试点”,“中投二号”的成立开始加大了外界对国资委两家试点企业命运的担忧。
从“试点”回归常态 与国资委另一试点国资经营平台——国开投相比,诚通集团接管的央企资产质量相对较弱、较杂,处置更困难。
而此前根据国资委相关人士的透露:“中投二号成立后的首要任务是将一批规模比较小、主业不是很清晰、竞争力不强的央企,进行兜底,全部放进来,以完成2010年央企整合到80-100家的任务。”
该人士表示,这些企业进入“中投二号”后,可采用类似托管的形式,经过专业化的经营,或者退出,或者使企业重新获得竞争力,再与外部的同类企业重组,或出售给外部战略投资者,而这正是此前诚通集团五年资产运营试点的主要内容。
此前,坊间也有传闻,因为“中投二号”成立后初期的功能定位与诚通集团目前的资产处理功能类似,因此诚通集团有望被放进“中投二号”里面。
上述说法并没有得到诚通内部人士的肯定。“我们这次的整合主要是集团内部的整合,与中投二号无关。”上述诚通人士表示。
据相关人士介绍,根据此次整合的定位,诚通集团的资产运营范围将再次扩大,从以往的资产受托管理为主扩大到包括资产受托管理,实业投资,企业兼并、重组策划及以上相关业务的咨询及人员培训。
显然,面对中投二号的来势汹汹,诚通集团也希望通过此次的自救行为在资产管理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诚通集团相关人士也表示:“过去几年诚通在资产处置工作上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项目的加速推进上,但由于公司的战略定位是成为市场竞争力强的专业资产经营公司,因此必须建立专业化资产经营公司的组织架构,这是非常急迫的问题。”
诚通集团董事长马正武将此举称为“在跑步中形成列队”。
按规划,未来的诚通集团将更像是一个专业的控股投资类央企而非简单的资产处置“试点”。
此前,诚通集团董事长马正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未来从央企可能生存的模式来看,有两类:一类是产业公司——产业特征很鲜明的公司,一类是控股型的、投资类的公司。”
眼下,诚通集团此次的自救行为无疑很清晰地将自己定位于后者并开始付诸实际行动。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