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渊中国证券报:入场应待通胀压力消除时_股票_证券_财经

周文渊中国证券报:入场应待通胀压力消除时

加入日期:2010-5-14 2:31:45

  4月16日以来,在中国实体经济领域和资本市场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房地产政策调控的出台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给股票市场带来打击,经过两周多的运行,股市大幅下挫。为了对宏观经济和股市中短期走势有一个清晰的把握,我们对光大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潘向东博士进行了专访。

  经济增速下滑

  地产政策仍需观察

  中国证券报: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和推进,您觉得房价会出现显著下降吗?后续政策会怎样?随着调控政策的实施,未来实体经济的运行情况怎样?

  潘向东:就当前的一些地产政策还很难得出房价就会出现显著下降的结论,毕竟目前还没有从体制上对房地产的问题进行解决。当前随着各地方政府对房地产政策调控措施的不断落实,房价短期内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预计中央将依据地方政府的落实情况,再选择下一步的措施。

  由于从2009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属于一种“非常态”的经济增长(当然目前全球经济也一样),很难用短周期的经济运行规律去分析,其经济运行状况完全依靠政府的意志所决定。既然决策当局努力确保的经济增长就是8%-9%左右,而现在的经济增长已经远超其范围,那么决策当局必然会采用进一步的紧缩政策把“偏热的经济增长”降到合理范围。因此,今年剩下的季度里经济增长的运行状况就是同比不断下降,同时环比也开始下滑,环比增速从去年以来单季度的峰值3.4%-4.0%下降到2.0%-2.5%左右。预计在今年4季度和明年1季度之间,随着政策的逐步回暖,那么经济增长的单季度环比也将企稳回升。就年度的经济增速而言,其弹性变化较小,在9%-10%左右。而且当前的提早调控,将有利于中国经济中期的健康持续发展。预计2季度的GDP增速将达到10%左右,今年4季度到明年1季度之间,GDP增速将降到8%-9%的区间内。

  汇率先动加息随后

  中国证券报:今后的货币政策会是怎样?加息和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可能性和顺序?

  潘向东:4月份CPI环比上涨0.2%,PPI也再次呈现盘升格局。从PMI中出口产品价格指数和当前杂粮价格的快速攀升来看,09年的过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后遗症”已经不再停留在房地产市场(地产的泡沫化)和地方财政(地方财政的“信贷化”)层面,开始向全社会发酵。考虑到翘尾因素、环比增长的季节性因素和物价上涨惯性(或者说扩散效应)的影响,预计2季度末CPI将达到4%-5%左右,由于通胀压力仍然存在,预计二季度央行在采用量化工具收缩货币的同时,将启动价格工具,即启动加息步伐。在启动加息前,预计汇改也会提上日程。

  中国证券报:对美国、欧洲经济的复苏稳定性和持续性您怎么看?基于海外经济的运行,您怎么看中国2010年的出口形势?

  潘向东:4月份出口增速为30.5%,显示出外需已经逐步回归,随着海外经济的复苏,出口也将回归稳定,出口的回升就要求我国08年以来的刺激政策在短期内逐步退出。尽管当前欧洲面临主权债务危机,这会影响到未来的出口形势,但欧洲通过注资的量化宽松来解决主权债务危机,必然会加大未来通胀的风险,当然也可使短期内欧洲经济避免更大的冲击。预计出口2季度后环比趋稳,由于基数的原因,同比将逐步回落,全年的出口同比增速为12%-15%左右,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

  A股守住寂寞待云开

  中国证券报:基于经济增长、物价形势和政策预测您对当前的市场持什么观点?A股什么时候才会是安全的?

  潘向东:个人对未来两个季度市场的看法仍然偏谨慎。其一,市场环境在未来两个季度仍然是政策继续从紧(不排除6-7月份启动加息),结果将导致经济增速开始下降(不管是同比还是环比),市场的流动性状况也将收缩(M2和M1继续下降);其二,现在通过调研发现,微观企业业绩仍然不错,但微观实体随着经济调控延续,经济增速的下降,企业利润未来也会随之回落(08年上半年曾经面临过),经济同比增速单季度从当前的12%左右下降到未来的8%-9%之间,环比增速从峰值的3.4%-4%下降到未来的2.0%-2.5%之间,预计一些行业的利润增速会出现负值,利润增速的下降将直接影响到未来市场的估值。步入市场的时机,个人觉得应该是经济增速已经下降到合理区间,此时通胀压力也已经消除,经济政策为了避免经济进一步下滑开始出现回暖的时候。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