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春上海证券报:A股持续下挫与经济基本面相背离_股票_证券_财经

乐嘉春上海证券报:A股持续下挫与经济基本面相背离

加入日期:2010-5-13 3:16:51

  当前有三大市场忧虑或恐惧,导致市场参与者的投资信心遭遇重挫:非常担忧经济下滑风险;担忧流动性紧缩会助推A股下跌;担忧当前A股会复制2008年10月那波“永不回头”下跌行情。

  当前A股市场之所以会出现持续大幅下跌,市场参与者投资信心遭遇重挫,是导致A股快速下跌的主要影响原因之一。投资信心重挫主要来自三大市场忧虑或恐惧,由此彻底改变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导致他们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倾向于“一致性卖压”,对A股股指急挫产生了特别重大的影响。

  首先,市场非常担忧经济下滑风险。确实,一季度及4月份的相关经济数据,使担忧经济下滑风险成为比较一致共识。因为,考虑到房地产紧缩政策效应将逐步体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等内外不确定因素,国内部分研究机构纷纷下调了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更有研究者提出了经济“高增长、低通胀”格局行将结束观点,下半年将面临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胀压力上升的局面。

  目前A股出现快速下跌,一定程度上是对应了认为未来中国将面临经济下滑风险的一种预期变化,但这种超前预期的反应或许太过于猛烈了,以至于“遮蔽”了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总体向好的基本特征。因为,尽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可能会呈现“前高后低”态势,但下降幅度并非预期的那么悲观。

  事实上,不管下半年经济增长会出现怎样的放缓,但经济增长速度应会在9.5%-10%区间,仍然是较高的。在如此高的经济增长预期下,A股股指还是出现了15%左右的跌幅,这种过度反应足以说明当前A股市场仍然是与宏观经济相互背离的。

  其次,市场极度担忧流动性紧缩的不利影响。现在,市场对央行的货币政策举动非常敏感。确实, 4月份CPI同比增长2.8%、PPI同比增长6.8%及4月份PMI指数为55.7%等经济指标均显示,中国经济似有过热苗头,通胀压力也在增大。这促使央行采取灵活措施紧缩流动性,为经济适度降温。今年以来,央行已连续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恢复发行三年期央行票据等,日后不排除还将上调利率,这些举措都将对流动性收缩产生较大的负面市场影响。

  但是,加息与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得人民币资产更具有吸引力,会促使国际热钱持续流入中国,加上出口增长也在稳步恢复之中,可以预期,境外流动性还会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将有效对冲央行收缩流动性的负面效果。也就是说,A股市场的流动性并不会出现大量流失。

  现在的问题是,市场对央行的流动性紧缩政策进行了过度解读。这种过度解读扰乱了市场参与者的信心与预期,并诱使他们相信这个结论:流动性紧缩必然影响A股市场的供需平衡,必然会导致A股市场的持续下跌。

  再次,市场担忧当前A股是否会重演2007年末至2008年10月那波“永不回头”的下跌行情?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这是因为,以目前市场超级主力刻意沽空A股的强悍操作风格分析,选择打压本已有投资价值的银行股等金融股,起到了沽空A股股指的杠杆效应。试想,一旦跌无可跌的银行股一再破位下行,这将不断打破市场可以承受的心理底线或侥幸的市场预期,势必会引发其他大盘蓝筹股的恐慌性抛售,并制造出A股投资者“一致性卖压”的“羊群效应”,最终能达到推低A股股指的终极目标。

  这表明,以目前沽空A股的强悍操作气势,很难预期未来A股市场不会重演或复制2008年那波“永不回头”的急挫行情。因为,当前A股市场本来就与宏观经济相互背离,任何超预期的背离走势都是有可能的。这是难以通过理性分析获得的。

  恰恰是第三种担忧加深了市场参与者的极度恐惧。因为,第三种担忧是在让沽空A股的各种预期或猜想逐渐变成一个个严酷的现实。

  当然,“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当市场参与者都感受到A股市场有可能重走“永不回头”的下挫行情时,特别是他们的交易行为趋于“一致性卖压”时,这是否意味着沽空A股的动能或已竭尽?这又是一个侥幸的预期,但愿未来A股走势不会是简单的重复。

  据此,笔者认为,A股的急挫下跌,正在吞噬着市场参与者的投资信心,反过来又加重了A股下跌的后续压力。不过,在危急时刻,我们仍要对A股市场健康发展抱有信心,因为信心比股票、货币更重要。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