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欺诈门引来连环调查媒体站成两队_股票_证券_财经

高盛欺诈门引来连环调查媒体站成两队

加入日期:2010-4-23 10:48:58

  美国舆论分化,部分企业力挺高盛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诉高盛公司欺诈一案又有新进展。据美国媒体22日报道,高盛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芬和副总裁法布里斯-图尔,将在国会参议院常设调查小组委员会召集的听证会上作证,将此作为高盛公司进行辩护的机会。

  对于高盛案能否胜诉,国外媒体看法不一;而不同国家的政府和企业,也站到了两个阵营中。有国内专家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诉讼前景目前有待观察,如法院最终确认高盛欺诈成立,将对美国整个金融系统产生较大损害。但也有专家认为,高盛被诉案只是美国清理次贷危机过程中的“小闹剧”。

  高盛面临美国国内和欧盟连环调查

  美国SE C就抵押债务起诉高盛,已触发美国国内其他机构和欧洲监管机构的跟进,高盛将面临“连环调查(诉讼)”。面对这一令人头疼的局面,曾自诩从事“上帝的工作”的布兰克芬,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应付。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22日报道,除了SE C,高盛还将面临更多的调查和诉讼。马萨诸塞州的调查者们打算控告华尔街公司在金融崩溃中所扮演的角色,而他们关注的焦点就是高盛公司。美国政府控股的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 IG )正考虑对高盛集团采取行动,追讨总额60亿美元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保险交易引起的损失。

  高盛还将面临德、法、英等国的压力。据彭博社21日报道,德国政府表示,在美国SE C对高盛集团的欺诈指控得出结果以前,暂时停止向高盛集团提供新业务,并威胁对其提起调查。路透社22日报道,法国经济部长拉加尔德周三表示,计划下周公布一份其对高盛调查的最新文件。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20日宣布对高盛欺诈行为进行正式调查。欧盟也正在调查希腊债务危机中高盛的角色。

  然而,高盛并不是只受到了一边倒的压力。彭博社20日报道,福特汽车、国家半导体以及梅西等企业,仍力挺处于漩涡中的高盛。如,福特发言人表示:“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与高盛合作,未来我们仍将继续合作”。对此,高盛高层很是欣慰:“我们耗费了大量时间与客户沟通,结果发现客户依然对我们不离不弃,可见我们的表现才是最重要的。”

  有意思的是,英国政府也加入到美国企业的队伍中来,表示仍将聘请高盛担任顾问。尽管在此前,首相布朗谴责在美国SE C诉高盛案中高盛显然是“道德沦丧”。

  媒体因高盛站成两队

  高盛被诉一案进入公众视线以来,媒体也站成了两队。

  以《华尔街日报》为代表的一些美国媒体倾向于同情高盛公司。《华尔街日报》22日发表题为《SE C诉高盛欺诈案证据遭到质疑》的文章引用律师的观点称,监管层能不能打赢官司,可能会因此而更加复杂化。

  《华盛顿邮报》21日发表社论指出,美国SE C对高盛提起诉讼存在问题,“除非SE C掌握着比现在公开的更充分的证据,否则其指控将显得苍白无力”。该报进一步批评说,假如高盛是华尔街权力滥用的典型,那么SEC也有可能成为政府权力滥用的典型。

  一些媒体还指出,美国SE C的起诉材料不尽翔实,对不少疑点没有给出合理解释。例如,最初作为类似信用评级机构的角色进入此案的A C A,如何最终成为最大投资人?高盛内部是否存在高管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不匹配的问题?有美国媒体猜测,之所以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出民事诉讼,而不是由司法部以刑事罪名起诉,和控方证据不充分有关。

  而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媒体,则对奥巴马政府大唱赞歌,赞扬奥巴马向华尔街“开炮”,推动金融机构改革。《纽约时报》22日发表题为《奥巴马对华尔街改革发出响亮号召》的评论文章,呼吁增加金融透明度,实施更为严格的金融监管。

  英国《金融时报》22日报道,布兰克芬21日在打给一些重要客户的电话中,抨击了美国SEC指控其欺诈的行动。一位接到电话的人士表示:“他觉得政府是企图消灭他们,而他们是受到了攻击,整件事也完全是出于政治目的。”布兰克芬对这位人士表示,证交会的行动“伤害了美国”。不过,高盛对此报道拒绝置评。

  高盛案能否影响金融格局

  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则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高盛案件只不过是“美国清理次贷危机时发生的一个案例,整体上来说只是一个‘小闹剧’”。

  还有分析进一步认为,在奥巴马政府与华尔街金融监管问题斗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高盛欺诈案预示着一场牵动美国乃至世界金融格局的裂变即将到来。

  国内专家对此观点表示反对,中国美国经济学会理事何伟文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高盛确实在法律上涉及到金融欺诈,美国整个金融系统可能会因此遭到较大损害,高盛被诉将对美国和全球金融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就此认为世界金融格局将裂变还为时过早,目前并无充分的信息支持这一观点。”

  尽管如此,高盛案件到目前为止,对中国金融监管和创新具有借鉴意义。何伟文认为,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之所以在金融危机中受冲击较小,“并非说明中国金融监管水平高,而是因为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还不够”。赵庆明打了个比方,“中国在整个金融风险和金融管理上,目前还只是一个婴儿”。(曾德金)


    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