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捷证券市场红周刊:股指期货加剧A股短线波动_股票_证券_财经

郑捷证券市场红周刊:股指期货加剧A股短线波动

加入日期:2010-4-11 10:51:58

  《红周刊》:现在管理层暂不允许保险资金、阳光私募和社保基金进入股指期货交易,您对此怎么看?

  卢任培:我认为这个规定不会对大陆股指期货市场有太大影响。目前沪深300期指交易门槛很高,比如隔夜持仓不超过100手的规定,让资金量大的机构投资者没法玩(好比只让散户每人买1手股票),没有足够的对手盘也就没办法实现他们对冲的要求。所以即便没有上述限制,在股指期货交易初期大机构也很难入场进行大规模交易,推出初期机构投资者会缓慢吸筹,投资者不要对蓝筹股短期内出色表现抱过高预期。

  《红周刊》:对“股指期货推出前正股上涨的概率非常大”这个说法,您如何看待?

  卢任培:我认为这种说法不严谨,对于趋势投资者而言,所有的“估计”都很可能出错。股指期货是一种零和游戏,也就是说一方得利必然意味着另一方吃亏,双方得失相抵后总数为零。从这个角度来说,股指期货对正股市场长期的影响是中性的。

  当然,股指期货的推出有利于A股市场吸引更多的资金。由于担心A股市场的波动性过大,目前海外投资者即便看好A股的一些投资机会也不敢投入较多,因为害怕被“套住”了。有了股指期货这个对冲工具后,可以增加他们的信心,同时增加市场的流动性。

  《红周刊》:从长期来看影响是中性的,那么短线机会呢?

  卢任培:股指期货会增加短线的波动。我所说的短线大约是一周时间。从现有经验看,大型对冲基金等大机构投资者,通过股指期货工具可能赚到比单纯做正股更多的钱。因为他们可以预先买入或沽出期指,然后再利用自身资金量大的优势对正股发动相应的“攻势”,这样可以做到两边挣钱。

  2003年10月,香港国企指数期货上市前,机构就在不断吸纳相应正股,将国企指数由2000点附近上推至4000点,从中获利颇厚。而国企指数推出之后,他们又预先沽空期指,再平仓卖出正股,导致国企指数在经历调整后跌至3000点,机构从期指中获利。

  《红周刊》:国企指数期货推出前后股指的这些变化经历了11个月,不限于您所说的“短期一周内”呀?

  卢任培:不能这样简单地看。需要注意的是,国企指数期货推出前国企指数走得就是上升行情,而同期大陆国有企业的基本面也是向好的。这些因素与股指期货推出相叠加,才会形成当时特定的历史行情。

  《红周刊》:原来是这样啊!香港有没有在与目前A股比较类似的情况下推出过股指期货呢?

  卢任培:我想1986年5月份推出香港恒生指数期货时的市场情况与目前A股沪深300指数有一些类似,可以参考。

  当时恒生指数也维持一种相对盘整的状态,恒指期货的推出并没有明显改变这种盘整状态。所以,我认为目前A股是否能走出上升行情也不好判断。短线有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

  《红周刊》:哦,不同情况需要具体分析。真的一点儿可以判断方向的参考也没有吗?

  卢任培:有一个情况或许可以作为一种参考。我认为恒生指数很有可能已经在酝酿新一轮的上涨行情。如果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它可能影响到A股,从而使目前在寻找方向的A股形成向上的趋势。

  《红周刊》:非常感谢!您还想对我们的读者说什么吗?

  卢任培:我还是强调股指期货对正股的长期趋势没影响,正股的走势最终还是由基本面来决定的。就好像我们之前提过的国企指数。在经历期指推出前后几个月的波动期后,又经过两年涨到74000点,这绝对不是几家大投资机构所能做到的,完全取决于国内经济的基本面。短线看心理预期、中线看资金面,长线看基本面。我非常看好大陆的经济,相信沪深300指数的波动,长期是向上的。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