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股市“水晶球”透视区域“藏宝图”_股票_证券_财经

中国证券报:股市“水晶球”透视区域“藏宝图”

加入日期:2010-3-8 6:35:14

    股市就像一个水晶球,屡屡准确预言了20年来中国经济每一步前进与曲折。

  2010年初,区域行情点亮中国股市,正预示着中国发展新思路:区域振兴将成为下一轮增长的新引擎。这不是昙花一现的热潮,而是一项长期战略。由此也可以推断,只要能掌握好平稳增长的节奏,A股区域行情有望延续。

  从2009年1月至今,国务院出台了珠三角、海峡西岸、海南等12个区域振兴规划,再加上酝酿中的新疆、西藏、长三角、成渝、京津冀等振兴规划,中国版图几乎全部贴上了区域大发展的标签。

  2009年,常常听到这样的疑惑:

  ——这么多区域规划,岂不是“遍地开花”,怎么突出重点发展的思路?

  ——现有区域发展规划怎样与以前“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政策避免交叉重复,如何协调?

  ——怎样避免区域规划成为各地借机抢食中央财政“蛋糕”的工具?

  ——如何避免区域振兴过程中房地产、资本市场重蹈泡沫化的覆辙?

  ——怎样保证区域规划不会成为滋生烂尾楼、半拉子工程、银行坏账潮、资源环境过度开发的温床?

  以上问题的答案在2010年两会中逐渐清晰。在记者对各省领导的采访中可以发现,中央对于各地区振兴规划的审批是有步骤、有次序、审慎严格的,成熟一个批一个。各地区制定规划的数据基础、可操作性、完备周密程度、资金监控、后期审计监察都经过反复论证,作了详细安排。有一些地区的政策要求并没有获批,也有的经过数次重新制定至今还在排队。以上担忧显然早就被考虑到了。

  这足以说明,区域振兴绝不是昙花一现的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期战略规划。

  为什么要制定这样大规模的区域振兴方案?从本质上说,区域发展打响了转方式、调结构的第一枪。长久以来,各地发展缺乏因地制宜的举措,更多在中央的统一号令下一致行动。最显著的就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制定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政策后,外商引资几乎成为所有沿海省市内部政绩评定的指标,地区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走过一些弯路。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各地经济发展差距显现,逐渐形成各自发展优势和路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抓住时机根据各地发展水平和特点制定区域发展规划。这是决定中国经济从出口拉动向消费拉动,从东西部差距大向各地均衡发展,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从高能耗、高污染向节能环保、生态人文全面和谐发展的关键。区域振兴是制定实施十二五规划、找准下一轮经济发展引擎的立足点,关乎民族复兴的大业!

  在此基础上,就不难理解近几个月来区域板块在A股市场上所演绎的靓丽行情。十多个区域规划,涵盖数十个产业类别、涉及几百只上市公司股票,已经成为A股市场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西藏天路、罗顿发展、新疆城建……区域规划造就了A股市场上一大批新“金股”。股价成倍增长的背后,是市场对中国经济转型、区域经济腾飞的深厚期望。例如,海南如果真的建成中国的“夏威夷”,谁能衡量出那里的土地价值多少?再比如,占全国石油、天然气储量1/3的新疆,这颗沙漠“明珠”明天又将放出怎样的光彩?这些区域规划背后蕴含的产业、公司价值,一时难以用股价来完全量化。

  但无须讳言,随着越来越多的游资轮番“掘金”,部分区域概念的确已经积累了相当的泡沫风险。尽管区域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但毕竟是远期规划蓝图,需要长期的努力来付诸实际,脱离基本面的过度炒作不是区域振兴的题中之义。

  在区域振兴这一千载难逢的大背景下,A股投资者应该积极参与,分享发展红利、转型红利,但一定要建立在理性投资的基础上,讲究方式方法。例如,寻找区域发展与产业振兴的交叉点,关注区域发展中环保、低碳概念,区域发展中涉及兼并重组、新能源的个股等等,回避透支过度的个股,不盲目追高。

  股市“水晶球”转到2010年,浮现出一幅中国未来数年的发展新路。祝愿中国经济走得更好、更稳!也祝愿股市投资者循着区域“藏宝图”,获取更大的回报。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