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非常好 证券界代表委员积极建言资本市场发展_股票_证券_财经

形势非常好 证券界代表委员积极建言资本市场发展

加入日期:2010-3-4 8:44:34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中金公司董事长李剑阁:尽快允许境外企业在我国发行股票债券
  全国政协委员、中金公司董事长李剑阁昨天在向大会提交的一份提案中表示,多年来,特别是2009年以来,众多境外企业表达了谋求在我国资本市场发行债券和股票的愿望,国内相关部门也在为此积极准备,借此机遇应加快推动境外企业在我国发行股票和债券,既是顺势而为,又是正当其时。
  他表示,我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相对滞后。2005年,作为首批在我国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国际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分别发行了10亿、11.3亿的人民币熊猫债券。但至今尚不允许企业发行,因此目前的发行主体单一,发行规模尚小,有进一步开放、发展的必要。
  据其介绍,在美国,外国债券俗称扬基债券。近年来,扬基债券发行额平均每次都在7500万到1.5亿美元之间,有些大额发行甚至高达几亿美元。截至2008年底外国在美国发行的债券存量达1.4万亿美元,占公司债和外国债券的12.6%。此外,由于上世纪80年代日本贸易出现巨额顺差,国内资金充裕,日本放宽了对外国债券发行的限制,专门由外国企业发行的武士债券在80年代以后也获得了快速发展。
  李剑阁表示,可以考虑鼓励外国企业在我国发行债券,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的国际收支平衡。由于过去已经有国际机构在我国发行熊猫债券,各项技术和政策条件比较成熟。因此,建议尽快允许境外企业发行熊猫债券。
  他说,目前我国正在推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应该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加快实现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扩大金融市场的国际版图,提高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在提案中,他还呼吁,目前应该加快进程,推动国际板早日推出,以增强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分散国内投资者的风险,为抑制资产泡沫、释放流动性过多的压力创造条件。(证券时报)


  谢卫:基金公司实施股权激励需凝聚共识
  政协委员谢卫的另一个身份是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的副总经理,这一身份使他成为两会代表和委员中唯一一位基金行业人士。但前两年参加两会时,他还没有针对本行业建言。今年,他提交了自己三年来首份基金行业的提案--《关于探索基金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提案》。
  在谢卫之前,尚未有基金行业的人士成为两会代表或委员,这份提案是来自基金业人士的首份关于本行业的政协提案。
  在这份提案里,谢卫认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基金投资已成为较为大众的理财方式之一。但与此同时,基金公司人才流失的问题日趋严重,高级管理人员、优秀投研人员和其他核心业务人员流动频繁,特别是明星基金经理加速转投私募基金更引起社会的关注。基金公司如何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服务于更广大的投资者成为促进行业进一步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虽然发展中成就颇多,但在谢卫看来,基金业最关键的人才问题仍没有有效解决。
  作为知识和人才密集型行业,目前基金公司的股权结构并未体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谢卫认为,基金管理业是以专业知识和经验提供服务的行业,基金公司本身的团队专业程度是决定公司发展前景的关键因素。
  也正是这些人才的流失成为整个公募基金业都感到头疼的事情。不少人都觉得基金经理收入高,但高和低,应该怎么看?谢卫提出,一方面,基金经理高分红为人诟病,另一方面,大量人才流失。是不是说明还有更高的?除了私募基金外,现在券商的集合理财收入也不差。而当整个行业的薪金到了一定水平之后,一个基金公司想要挖人,只能开出更高的价码。
  谢卫因此提出,对人才的重视也要反映到基金公司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中来。他以海外大型基金公司富达(Fidelity)的股权结构和私募基金的情况来说明,目前公募基金的股权结构中,专业人士是缺位的。
  引入管理层和基金经理个人作为股东,会否产生风险呢?谢卫向《sohu》记者介绍,从基金行业股权结构的发展情况来看,最早由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作为发起人成立了第一批基金公司。2002年,首家中外合资的基金公司在深圳设立,之后银行系基金出现。每次新的股东方介入的时候,都会引起行业的一定担忧,但之后发现,对行业都是有一定好处的。谢卫说。
  看起来,解决之道尚需时日。现在还没有到找方案的阶段,目前最主要的是凝聚共识。不过,谢卫也对该方案的实施提出了一定构想,包括推行时可以新老并重,由易到难,可以在新公司,以及外资公司中率先尝试 。


  代表委员深情寄望国际板 首发名单锁定三类企业
  首发名单锁定三类企业,中移动、汇丰控股力争头筹
  酝酿中的A股国际板成了众多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数位代表委员昨天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出国际板的条件和时机已趋成熟。有政协委员更表示,希望自己所在的公司能拔得国际板头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说,中国移动已经为回归A股做了充分准备,只等监管部门的相关具体实施办法出台。我们希望能够尽快上市,希望能够成为第一家。他说。
  王建宙坦陈,这么多年来,中国移动探讨了很多回归方式,譬如直接在A股市场挂牌等,但一直存在很多问题。不过,回归的进程在去年已取得重大进展,并达成共识,即以登陆国际板方式实现回归。他表示,目前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全国政协委员、汇丰银行亚太区主席郑海泉也表示,汇丰控股力争成为首个登陆国际板的上市公司。他排除了汇丰(中国)单独上市的可能性,坚持汇丰控股整体上市的思路。
  目前看来,推出国际板的各方面条件和环境已趋成熟,而监管部门为此也做了较充分的准备。全国人大代表、吉林证监局局长江连海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出国际板和推出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一样,已经提上证券监管部门的议事日程。
  全国政协委员、中金公司董事长李剑阁在谈到国际板话题时表示,有关部门推出国际板的准备工作已经进行了两三年时间,很多技术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首批上市企业也已锁定在香港上市的红筹公司、香港本地蓝筹公司以及大型国际企业等三大类企业上。
  他呼吁,目前应该加快进程,推动国际板早日推出,以增强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分散国内投资者的风险,为抑制资产泡沫、释放流动性过多压力创造条件。
  数据显示,从股票市场来看,虽然目前国内股票市场总市值已经超过3万亿美元,但国际化开放程度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市场。如美国纽交所上市的外国企业超过200家,纳斯达克上市的外国企业超过250家,香港交易所上市的非香港本地企业超过300家,而内地股票市场尚无注册地不在国内的企业上市。
  多年来,特别是2009年以来,众多境外企业表达了谋求在我国资本市场发行债券和股票的愿望,国内相关部门也在为此积极准备。我认为,借此机遇加快推动境外企业在我国发行股票和债券,既是顺势而为,又正当其时。李剑阁说。(证券时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