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元证券:警惕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面临挑战_股票_证券_财经

国元证券:警惕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面临挑战

加入日期:2010-3-18 7:51:38

    今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成交量逐步回落,股票市场成交量近期也连续萎缩,似乎资产和资本市场上凸现出“缺钱”迹象。但数据却显示,1、2月份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分别为38.96%和34.99%,其增速为历史最高值。

  同时,近日央行公布的2010年一季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消费意愿明显回落,七成以上居民认为当前房价过高难以接受,43.6%选择“更多地储蓄存款”。不难看出,资产资本市场“缺钱”现象与短期资金活力持续增强态势呈现反向运行。那么,是否出现了货币流动性陷阱呢?

  “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即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资本市场价格下降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央行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致使货币政策失效。

  从当前经济实际运行状况和趋势上看,CPI从底部已经连续回升,防通货膨胀预期几乎成为市场的主基调,人民币数量式调控成为常态,加息在未来只是时间问题。也就是说,未来货币政策将进入升息通道。这样一来市场普遍预期将对资产资本市场构成压力。

  同时,储蓄率还在不断上升。去年商业银行9.59万亿商业贷款,除部分流入房地产市场外,更多地都转为了企业活期存款,居民在通胀压力预期下也纷纷将存款活期化。短期货币流动性偏好已经十分强化,不少居民宁肯在负利率时期已经到来的背景下以牺牲利息收入为代价,储存不生息甚至是负息的货币。而商业银行则在定期存款吃紧的情况下,后续发放长期贷款能力也可能受到限制。此外,在目前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整之际,投资者不敢贸然大规模投入楼市,资本市场发行制度也抑制了活期化资金吸引力,市场普遍囤积货币现金的局面恐怕短期难改。

  自2008年迎战金融危机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四万亿积极财政策实施以来,大部分财政资金和商业银行配套信贷资金投放到了“铁、公、基”建设项目,建材工业和地产、汽车、家电等行业的确已经出现了明显扩张需求式拉动。但是,一般普通居民消费需求增长却明显低于货币市场资金供应量。而与当利率降到过低水平时,人们对于货币流动性需求会释放出来,出现“流动性陷阱”。由此,资金面呈现出反向运行格局。

  历史和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宏观经济出现“流动性陷阱”征兆,则货币政策可能趋于失效,导致经济增长停滞。此时,亟需扩张性财政政策予以补充。从当前我国经济现实状况看,大幅度减税并增加转移支付更符合市场心理,意味着今年央行货币政策将又会受到新的挑战,它将成为市场投资者和消费者密切关注的焦点。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