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证券报:沪指十字星加息忧虑使大盘再生变数_股票_证券_财经

大众证券报:沪指十字星加息忧虑使大盘再生变数

加入日期:2010-3-12 11:30:53

  专家称银行股提升有动力

  受2月份CPI同比上涨2.7%影响,A股昨日窄幅震荡。

  由于美股纳斯达克指数创一年半高点,两市早盘小幅高开,一度在金融、钢铁等权重股的提振下获得拉升,但随着10点前后,2月份CPI数据的公布,宏观调控政策预期快速弥漫,导致恐慌性卖盘大幅涌出,拖累股指午盘收跌。午后,由于银行、石化、地产板块卷土重来,两市“V”型反转,但多方力量不济,沪指收出十字星。

  随着2月份经济运行数据的明朗,如何判断当前的通胀预期,以及加息的可能?未来,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又有哪些重点,投资者又该如何把握后期投资方向?针对这些问题,《大众证券报》特别连线了莫尼塔策略行业研究总监张志洲、华融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肖波、上海证券策略分析师李剑峰。

  3、4月份CPI或继续走高

  《大众证券报》:该如何判断CPI增速超预期对加息的影响,以及PPI连续大幅上涨对CPI的传导作用?

  莫尼塔策略行业研究总监/张志洲:2月份CPI环比上升1.3%,食品分项指数环比上升3.3%是导致CPI环比增速大幅超出市场预期的原因,这将直接导致后期全年CPI波动的中枢值的抬升。后期来看,如果居民储蓄账户继续活化,可能会导致大规模的通胀上行,数量调控的必要性急剧上升。如果通胀继续恶化,货币政策将由数量控制转到量价齐控。

  华融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肖波:管理层是有信心把全年的CPI涨幅调到3%左右的,如果管理得好,三、四季度CPI回落的速度有可能比市场预计的还要快。对于加息的可能性来说,不排除央行在二季度择机实施,但是加息的幅度和频率不会太大,对市场影响也短暂。

  上海政策策略分析师/李剑峰:从历年经验看,实际利率为负与加息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尤其是在初始阶段,但货币增速持续下滑是明确的,因此,从货币环境看,无疑对市场是负面影响,是否加息还要观察3、4月份的价格走势,从目前情况看,3、4月份CPI继续走高的可能性较大,加息压力在增加。

  不排除加息或升值

  《大众证券报》:如何看待目前的信贷水平,监管措施是否显成效?央行会否进一步调控,3月份会否更低?

  张志洲:上半年对银行信贷投放节奏和政府融资平台的管制将持续保持较严格的态度,而且对超额流动性也将保持较强的回收力度。预计准备金率还有上调的空间,而且从经济发展的态势和政府的动态来看,年内不排除有加息或升值的可能。

  肖波:今年为了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以及遏制经济过热,信贷只能是采取总量压缩,平稳放贷的方式进行。3月份的信贷水平也许会较2月份的7001亿元更低,在5000亿左右。因此,从A股市场上看,就不会有过渡的上涨和大幅的下跌,而管理层在经济大的转型的过程中,A股也只能是存在结构性的机会。比如抑制产能过剩方面,钢铁、水泥会被压缩,但是节能环保、高新技术、刺激消费却会得到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扶持。

  3000点附近有较强支撑

  《大众证券报》:A股昨日窄幅震荡,银行股略有启动,蓝筹股是欲涨不能,还是启动在即,需要哪些动力?目前,次新股,包括创业板个股年报相继披露,如何把握次新股的投资机会,以及风险?

  张志洲:伴随“两会”的召开,在相关题材股完成一轮炒作之后,以地产、金融为代表的权重板块出现补涨,获利盘的回吐导致市场热点暂时青黄不接。

  对于后市,维持上下两难的看法,沪指3000点附近有较强支撑,即使破掉亦可视为短线买点。操作上,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手中个股仍以持有为主;地产股再遇利空,在前期普遍反弹条件下应警惕宽幅震荡。由于旧的热点已经显露出后劲不足,因此建议在底部区域时更多的关注长期向上较为明确的投资机会,重点关注医疗改革、教育改革、耐用消费品下乡、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对医药、家电、汽车、建材、商业等的需求。

  李剑峰:从估值角度看,大盘蓝筹股估值处于合理区间,既没有大幅下跌的内在动力,但也不具备向上大幅修正的动力,同时在目前流动性趋紧和业绩存在向下修正的压力的下,大盘蓝筹股的趋势性难以看到。对于次新股来讲,结合年报披露期间,从中寻找高送转带来的投资机会。

  肖波:随着“五一”前股指期货等创新工具的推出,银行、券商、保险行业的收益会十分明显,市场也有做多的要求,其中,推动银行股提升的动力有很多,一是15.9倍的行业平均市盈率明显低于A股的22倍,估值上优势明显;二是目前利率和利差是有益有利于银行业盈利的,静观贷款有所压缩,一季度银行业盈利水平还是较为稳定,有质的保证;三是,在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前,由于券商股票资产都托管在银行,那么,该业务上的收益也较为明确。银行股方面,投资者不妨关注浦发银行、深发展A等。

  此外,近期证监会讨论IPO新的实施办法,新股定价可能会更加合理,价格上也会相对较低,对于投资者来说,不排除之前发行的一些次新股有价格回归的要求,需要注意风险。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