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5·30”不会重现大盘股将呈温和式上涨_股票_证券_财经

中国证券报:“5·30”不会重现大盘股将呈温和式上涨

加入日期:2010-3-10 8:46:43

  9日,利用题材股“稍息”的机会,地产、采掘、金融一改近期“熊势”联袂推动上证指数冲击3100点,但攻势并无太大效果,上行无功而返。我们认为,随着各项预期的明确,大盘股有望出现“渐进”式估值正常化,“休克疗法”式的激进风格转换可能不会出现。

  小盘股估值难支撑

  目前小盘股轮番走强,大盘股按兵不动的局面似乎难以持续。按申万风格指数分类,大盘股对小盘股的估值折价已经达到0.47,自2000年以来,只有在2003年的个别时间曾出现过这种低水平。目前核心大盘股的资金偏好已经跌破10%,这是200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从行业成交占比看,大盘股扎堆的金融、煤炭、有色金属等行业成交占比已经创2006年以来的新低。而从历史经验看,成交占比往往仅在低位维持个别天数随即反弹,像目前这样一跌再跌的情况实属罕见。

  政策明晰促估值回归

  尽管大盘股上涨的可能性已经“徘徊”很久,但当前经济和市场状况与曾经明显出现风格转换的“5·30”时有较大差异。大盘股要走强要过两道坎。

  从市场资金面看,“5·30”前后市场流动性处于高度充裕期。尽管目前的基金仓位比“5·30”之前还略低一点,但是新入市资金今非昔比。彼时新增股票账户数和基金开户数在“5·30”前后达到高潮,而今年以来这两个指标的平均数不到2007年上半年的1/3和1/6。

  市场从来不缺资金,缺的是信心。“5·30”时经济正处于高度景气状态,市场对经济形势和公司业绩的预期高度乐观,而现在经济则处于复苏初期。从去年8月以来的市场弱势很大程度上基于对政策面特别是资金面收紧的预期,而银行融资、房地产调控等与之相关的行业利空也对大盘股构成压制。

  但近来形势在好转。尤其“两会”传达的各种信息已经基本为今年的经济形势定调,预期的明确有望带来估值的正常化。

  首先,8%的GDP同比增长和3%的通胀率在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增长速度的同时,也降低了货币政策“出重手”超预期的可能性。17%的M2增长率和7.5万亿的信贷总额也已经给了市场清晰的信号。

  其次,在中行、招行等相继公布融资方案以后,工行明确否认融资计划后,今年大致的银行融资全景图已经明晰,银行A股融资额预计在1000亿元左右。从估值上看,以工行12倍的市盈率和以往40%左右的分红率计算,股息率已达到3.3%,这对稳健型投资者来说已经是很有诱惑力的一个价格,对工行股价已经构成重要支撑。

  而大盘股行情的展开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出现特别的触发因素,例如类似“5·30”时的“休克疗法”。但基于现在市场行情还不算过分,政策预期已经较为明确,所以更大的可能在于,随着股指期货推出日期的不断到来和升值预期等,市场风格上出现“渐进式”变化。

  但是也不要对大盘股的行情有过高期待,毕竟“5·30”前后两个月,大盘股的折价率也不过从68%上升到70%,更何况现在大盘股的相对处境离彼时还有很大距离。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