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4只是传说 高盛再放豪言_顶尖财经网

6124只是传说 高盛再放豪言

加入日期:2010-12-31 18:53:43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周天勇:解决房价问题需增加土地供应
  近日,中共中央党校校委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做客凤凰卫视,就如何解决当下的房价问题发表看法。周天勇认为,应该从四方面着手解决房价上涨问题:首先,要增加土地供应量;其次,改革目前的土地制度;第三,废除目前的土地征用政策;第四,改革土地财政,用土地交易增值税,房产税的渠道来替代目前的土地出让金和政府在房子上收费。
  以下是其访谈实录。
  周天勇:
  怎么样治理房屋的一些体制性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些价格上涨的问题,老百姓买不起房子的问题。我想第一是要增加土地供应。我们要在吃饭和住房、耕地有限的情况下,来解决这个两难问题。因为我曾经计算过,如果城市人口,每人一套房,按照容积率,80%的人口未来30 年,比如说2040年在城市的话,有5000万亩地就够了。所以这个5000万亩地保证了人们的安居。我认为是足有供应,不应当进行克扣。另外土地供应方面,中央政府要彻底解决开发商囤地和地方政府以土地储备这样的名义囤地的情形,每年要有足够的土地囤入房地产市场,增加土地的供应。
  第二,我觉得要改革目前的土地制度,土地制度包括这么几个方面。第一,不管是法人使用,还是私人使用。不管是集体土地还是国有土地都应当平等的进入市场。
  第三,要废除目前的土地征用。就是集体土地非得要通过征用给国有土地,这个程序。废掉目前的招牌挂体制。是所有的土地都平等的进入市场,来进行交易。
  政府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就是要延长土地的使用年期。比如说住宅用地,我认为应当延长到300年、500年,使土地的交易有一个年限上的合理性。用这个办法来构造一个不是行政寡头垄断的市场,而是土地充分供给竞争的市场经济的市场,土地市场。这是第二。
  第四,就是要改革土地财政,用土地交易增值税,房产税的渠道来替代目前的土地出让金和政府在房子上收费,这种渠道,使房屋的价格降下来。同时通过房产税抑制不合理的投资,投机需求,加大房屋的持有成本。使房屋的价格降下来。另外对一部分极少数的人,政府通过建设廉租房的办法来解决。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农民的耕地、林地、宅地,要允许他们当做资产确权发证延长使用年期,进入交易市场,使他们。这样很多农民他到城以后就有一部分资金可以变成购买城市住房的能力。总的来说我们要通过综合的改革,体制改革的变化,解决深层次的问题,来降低中国的房价。


  皮海洲:别拿美国市场当沪深股市
  进入2010年底,美国股市明显加大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力度,内幕交易、股票欺诈(含欺诈上市)等行为成为美国证交会(SEC)打击的重点。其中,部分内地公司的欺诈行为受到美国证交会的重点关照。据了解,目前有20家内地在美上市公司被控欺诈。如大连绿诺科技公司在今年11月被分析师认为其财务报表有明显的欺诈,有造假成分,向SEC虚报收益。目前该公司已经被起诉,并等候法院的审理。又如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绿诺国际被披露存在财务造假问题,今年11月,该公司股票被纳斯达克勒令退市。
  部分内地公司造假造到了美国股市,这些公司出丑出大了,这种行为是在往中国公司脸上抹黑。而这些公司之所以会这样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错把美国股市当成了沪深股市。
  不成熟的沪深股市是造假者的天堂。比如,企业的A股上市过程中,部分公司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造假行为,也即欺诈上市,而这种欺诈上市行为,在沪深股市通常被美其名为包装上市。可以说,包装上市是沪深股市IPO的流行色,没有包装的公司较难找到。正因如此,包装上市在沪深股市见怪不怪,监管部门对此也是不暇顾及。但在美国股市及我国香港股市,造假上市者会被勒令退市,但沪深股市只是用少量的罚款造成违法行为合法化。《证券法》第一百八十九条明确规定,发行人不符合发行条件,以欺骗手段骗取发行核准,已经发行证券的,处以非法所募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也就是说,造假上市者的股票还可以继续挂牌交易。
  正是由于沪深股市对造假者的轻罚及淡化处理,以至造假成了内地企业A股上市过程中包装盛行。而沪深股市的这种做法,也让那些赴美上市的内地公司耳濡目染,受到熏陶。部分内地公司因此错把美国股市当成了沪深股市,也把沪深股市弄虚作假的种种恶习带到了美国股市。
  但美国股市显然不是沪深股市。沪深股市之所以包容企业包装上市的做法,是因为沪深股市本身就是为企业融资服务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还未真正落到实处。而美国股市是把投资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就是保卫华尔街。所以美国股市实行的是严刑峻法。对欺诈上市这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是绝对不能容允的。对于这种欺诈上市行为,不仅监管部门从严监管,而且司法部门也是严厉打击。一些情节严重的公司,甚至会被勒令退市。因此,部分有造假问题的内地公司在美国被起诉甚至被勒令退市,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只是这些公司把沪深股市的造假行为带到了美国股市,这种做法实在有损中国公司的形象,甚至还会对内地公司的赴美上市带来不利的影响。
  所以,为了内地企业赴美上市不再染上包装的恶习,为了维护中国公司在美国市场的形象,也为了中国公司赴美上市减少一些曲折,沪深股市在对待包装上市的问题上,再也不应该一味包容了。在对待造假上市问题上,美国股市的做法值得借鉴,沪深股市有必要向美国学习。


  董登新:6124点只是传说 正确看待股价指数变动
  不要迷信6124点,6124点只是一个传说。昨日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引用一名时髦网络语总结2010年中国股市。
  董登新认为,中国股市已成为经济晴雨表。随着近五年来大批国企和银行上市,以国企和银行为代表的大盘权重股,绝对统治和导向着整个股市走势。目前中国银行业总资产已逼近100万亿大关。中国最大的16家银行上市后,现在中国股市顺理成章地化身为中国经济的高精度晴雨表。
  2011年中国GDP合理增速估计在8%左右,广义货币增速将从20%以上滑落至16%附近;银行新增贷款将严控在7万亿左右,压物价仍是明年宏观政策的战略任务,他预计。
  不过,董登新仍然坚持中国经济并不乐观观点。他的理由是,2010年是中国GDP最后一个年头的高增长,也是粗放式、外延型、总量扩张模式的最后冲刺。在GDP高增长的背后,诸多宏观难题难解,诸如流动性泛滥,CPI不断创新高,通胀压力加剧,地价与房价越压越涨,人民币升值压力仍在不断地释放出大量的流动性,银行日子越来越难过等。
  他指出,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最后冲刺一年注定将成为经济转型拐点。下一个30年,中国政府将淡化GDP崇拜,坚决推行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这意味着过去支撑GDP高增长的两高一资行业已走到尽头。
  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不要再用十年前的老观念和老思路,看待中国股市今天的走势。董登新忠告股民,正确看待股价指数变动。
  他说,2007年6124点只是中国股市瞬间疯狂的一个幻象。2001年大牛市最高点是2245点,虽然这也是一个疯狂牛市最高点位,但它比6124点更真实一些。因为上证综指从2001年的2245点跌落至2005年的千点附近,足足花了4年时间。然而,上证综指从2007年10月的6124点暴跌至2008年10月的1664点,仅仅只花了1年的时间。
  他举例说,日本股市自从1989年底创出接近4万点的最高历史纪录后,至今20年过去,日本股市再未创新高,而且一直徘徊在半山腰。同样,NASDAQ自从2000年创出接近5500点的历史最高纪录后,至今10过去它也仍然徘徊在半山腰,暴涨暴跌的中国股市与国外股市比涨跌,意义不大,今年有数百只A股价格达到或超过了6124点时价位。


  易宪容:双轨制能化解当前房地产问题吗?
  住房双轨制能够化解当前国内房地产问题吗?从2010年的情况来看,国十条的推出应该是转变了这些年来房地产发展的政策思路,开始步入正确的转道。但是这个正确的思路并没有真正落实与推行,而把重点放在建设大量的保障性住房上。2010年政府规定要建设580万套保障性住房,2011年计划再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
  也就是说,2011年政府希望通过住房保障轨及住房市场轨双轨制来化解房地产市场的问题与矛盾。即购买不起住房的居民进入保障轨,而市场轨则让市场自由发展。其实这种从香港及新加坡那里学习来的思路,不仅没有参考性,而且在实践中可能面对的问题更多。因为,中国内地与香港、新加坡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这些地方不仅地方小、人口少,而且政府财力强。尽管如此,这些城市的保障住房体系也花了60至70年才达到今年这种非理想的程度(即香港的这种住房保障体系是牺牲绝大多数住房福利水平为代价的,我们只要到过香港,就知道香港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条件之差是世界上十分罕见的,新加坡要好一点)。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内地来说,要达到香港及新加坡的保障性住房水平至少也得花上200年时间才能达到。
  中国不仅人口多,而且区域广大不同的区域经济及环境的差别性大,再加上不少地方政府的财力有限。在中国中西地区,以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如果不是靠中央政府财政支持,这些地区是完全没有能力来解决当地的保障性住房的。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就算每年建设1000万套住房财政有能力来做。但1000万套住房建设仅是城市居民住房条件补课,都得很长时间来满足城市低收入民众的需要,而每年通过城市化进入城市的人口住房解决靠这种住房保障体系更是困难。也就是说,即使这个住房保障体系是合理的,但是政府实际的财力是无法支撑这个住房保障体系的。更何况,保障性住房体系并非仅是保障城市弱势居民的居住权的问题,而且是保障全体国人居住权的问题。
  要保证全体居民的基本居住权的问题,就得通过有效的市场方式来解决,而不是市场归市场、保障归保障。实际上,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最大问题,就在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到底是为什么的问题,或住房市场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清楚,其他问题就会随之涌现出来。因为,在任何一个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其实质或根本就是把它当作为保证每一个居民基本居住权的市场,住房市场生产的所有住房以此为目标。但是,由于早几年住房市场政策失误,通过政府各种各样的政策(包括信贷政策、税收政策和土地政策等)鼓励国人全民投机炒作,把住房当成个人谋利赚钱的工具,把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变成了一个全民投机炒作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住房的价格岂能不快速飙升?房地产市场的利益岂能不盘根错节?房地产泡沫岂能不吹大?这才是国内住房市场的问题的实质所在。
  因此,要化解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问题,最为重要的是要严厉打击房地产投机炒作,去除住房市场的赚钱效应或投资工具效应。只要把房地产投机炒作挤出市场,恢复住房的居住功能而不是投资功能,住房成为一个消费为主导的市场,这时有效的住房市场就能够形成。


  高善文:明年7月CPI可能达6%
  日前,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不同场合发表了对通胀的观点,他认为,在明年前三季度通货膨胀都会处在相当高的水平,预计不会低于4%,而最高点或将在明年7月份前后出现达6%,四季度会出现阶段性下降。但他也强调,这并不意味着通胀的结束。如果某一年经济热的时候,通胀有可能出现两位数的增长。
  高善文近日在安信证券2011年度投资策略报告会上表示,在明年前三季度通货膨胀都会处在相当高的水平,预计不会低于4%,而最高点或将在明年7月份前后出现,达到6%。而四季度会出现阶段性下降,年底当月有可能下降到3%左右。
  高善文同时指出,2011年底通货膨胀的下降并不意味着这一轮通货膨胀已经结束,由于此轮通胀的核心原因是低端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与历史上的大多数通货膨胀并不一样的,所以不要低估了通货膨胀的长期性和反复性。目前我们处于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中端,预计这一上升过程结束的转折点会在2014年、2015年前后。
  高善文日前还在2010年松和资本价值同盟企业年会指出,如果某一年经济热的时候,在一些不利的条件下,通货膨胀到达两位数的水平应该是不难想象的。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