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证券转让谜底揭盅_顶尖财经网

民族证券转让谜底揭盅

加入日期:2010-12-30 11:00:13

  本报记者 陆玲 发自北京

  “一参一控”整改的最后期限为2010年12月31日,民族证券显然已经无法在规定期限完成了。

  自2008年3月证监会明确证券公司“一参一控”政策,即同一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只能同时控股一家券商、参股另一家券商。为满足监管要求,大部分券商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已通过整合兼并或转让券商股权等方式达到“一参一控”政策要求。

  在距离大限仅仅半个月前的2010年12月16日,备受瞩目的首都机场正式将其持有的民族证券全部61.25%的股权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至此,“首都机场系”两券商民族证券和金元证券之间的整合宣告流产。在大限即临的最后时刻忍痛清仓的不只是民族证券。2010年以来,北京产权交易所和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最活跃的恐怕就是券商股权。

  实力股东接盘意图

  12月16日,首都机场集团正式将其所持的民族证券的全部股份(所占股权比例为61.25%)悉数挂牌转让,挂牌价16亿元人民币,挂牌截止日期为2011年1月13日。根据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的公告,本次转让只接受联合体受让,需由三家以上国有独资企业(非金融机构)组成,且每家企业实收资本不低于500亿元,2009年底净资产不低于2000亿元。

  合理的开价加上绝对控股权的整体转让,一时间让民族证券股权颇有竞争力。此前曾传言,原民族证券的第二大股东东方集团有意接手,后又传闻东莞证券、某西部上市券商将接盘。但某西部上市券商的负责人士予以否认。“想获得该资产的企业大有人在,但这些企业大部分最终出局。其实,公告要求的受让方条件已基本框定了超大型国有独资非金融企业组成的联合体将接手民族证券。因此金融类企业接盘的传言基本不可能。而二股东东方集团估计没那么多钱。”知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

  后据媒体报道,民族证券几家接盘方已基本确定,最有可能取代首都机场集团大股东地位将是保利集团。保利集团能够入围,是因相关部门希望保利集团拥有自己的金融平台,形成巨型央企。“保利集团在成为民族证券大股东后将马上对公司进行增资,然后运作上市。”

  “其实从要求中非金融企业可以看出,是对现有管理层的保护。股权转让往往会伴随着管理层的大换血,但若民族证券这笔股权的受让方是3家以上的企业,外加这些企业并非金融机构,也就不太可能会对管理层有过大的调整,也不会对公司的发展规划有太大的干涉。”西南证券分析师王大力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

  对于首都机场而言,转让民族证券股权实为无奈。据悉,首都机场此前的思路是以金元证券为主体,吸收合并民族证券,吸收合并整合后,新公司将推进IPO上市。但这一方案遭到了除首都机场外其他股东方和某些强势管理者的集体强烈反对,尤其是民族证券方面利益关联方的反对,方案最终于2010年2月底被否。

  据公开资料显示,民族证券注册资本为13.94亿元人民币,旗下设营业部38家。而金元证券现有注册资本金仅近9亿元,旗下拥有的营业部仅25家。之所以首都机场选择放弃两者中实力较强的民族证券,一来因为首都机场集团对金元证券的持股比例高达95.56%,而持有民族证券为61.25%,二来是因为其在民族证券中的管理权微乎其微。

  赶考“一参一控”

  除了备受关注的民族证券股权转让,旗下券商股权关系复杂的上海国际和汇金公司也有了重大的进展。

  据媒体报道,上海国际集团和汇金公司已达成协议,上海国际集团将持有的所有申银万国的股份,换汇金公司持有的全部国泰君安股份,并补给对方一定数额现金。按照曝光的协议,汇金公司持有的国泰君安10亿股中,5.22亿股将以1:2.33的换股比例与申银万国互换,另外4.78亿股将由上海国际集团以现金收购。按照汇金公司与上海国际集团约定的工作进度安排,双方将在年底前完成正式协议的签署,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有关国泰君安和申银万国的股权改进方案。

  在西南证券分析师王大力看来,“汇金和上海国际集团达成的协议是这两家券商迈向一参一控达标的关键一步。两者股权互换后,对国泰君安是最大的利好,作为老牌券商,在业绩方面国泰君安早已完全满足上市要求。其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在于监管部门‘一参一控’的要求。”

  此前,为多家国字号企业所参股的国泰君安证券,葛洲坝、华能资本、国家电网等多位股东近期也在加紧转让国泰君安股权,目的均是为完成 “一参一控”任务。而申银万国面临的股权障碍复杂得多,其是最近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转让最频繁的标的,目前仍在挂牌,多个股权交易的期满日为2010年12月31日,即国务院对券商“一参一控”设立的达标大限。

  近日,为解决“一参一控”问题,深投控已转让了手中全部7.41%的安信证券股权。接盘方则为深圳市国资局全资子公司深圳市远致投资公司。转让安信证券股权完成后,深投控在解决了自身“一参一控”问题的同时,也扫除了困扰旗下控股券商国信证券IPO的主要障碍,国信证券目前处于停滞状况的上市进程有望重启。

  11月3日,西部证券的第一大股东陕西省电力建设投资开发公司公告,公司以17.8亿元向其第二大股东陕西省电力公司收购其所持西部证券30.7%的股权。而陕西电力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国家电网,国家电网控股参股8家券商,西部证券成为其处置的第一家券商股权。这表明,阻碍西部证券IPO的障碍已经清除。

  稍早,在证监会的再三督促下,中信证券已经完成了对旗下中信建投的转让。2010年12月24日,中信证券公告,截至2010年12月23日,公司转让中信建投8%股权的工商变更手续全部完成,股权交割日为12月16日。根据股权转让协议,上述股权的摘牌价款12.96亿元于2010年内支付。至此,中信证券持有中信建投的股权比例下降至7%,“一参一控”达标。

  此外,虽“一参一控”大限并不针对汇金系,但“汇金系”将面临不小的麻烦,旗下参股或控股的银河证券、申银万国、国泰君安、西南证券、宏源证券等多家实力雄厚的券商,如果一并整合,势必成为行业的“超级航母”。

  

(责任编辑:陈然)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