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岩石中国十年忽悠史 证券业监管体系诚信缺失_顶尖财经网

金岩石中国十年忽悠史 证券业监管体系诚信缺失

加入日期:2010-12-17 7:41:26



  前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 (资料图)
  一条意外发现的微博,一系列的丑闻轰炸,让曾经的中国著名经济学家金岩石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近日,美国马里兰州一名78岁的华人老中医报料:金岩石于十年前在美国期间,帮其错误投资所产生的债务至今未能偿还。
  如一枚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媒体顺藤摸瓜,很快,金岩石在美国的一系列操作违规、被取消进入证券业资格等事件被挖出来。一系列的丑闻,使著名经济学家的光环黯然褪去。然而,留给人们质疑的是,一名留有污点的美国经纪人变身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其背后的故事为何不见披露,中国证券业的监管制度是否应该反思?
  追债门引发的诚信危机
  国金证券或许未曾预料到,因南极考察而原本仅离开一个月的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再也不会回到公司工作了。
  12月4日,国金证券通过其网站发布公告称:本公司于12月4日收到金岩石先生的辞职申请,公司接受其辞去首席经济学家的申请。
  身在南极、正与企鹅共舞的金岩石,为何突然提出辞职?或许这与最近的丑闻风波不无关系。
  近日,有媒体报道金岩石于十年前通过篡改授权资料、伪造笔迹等方式擅自进行投资,而最终导致吃官司,但金岩石至今未能偿还债务。紧接着,通过美国金融业监管局网站的查询,发现金岩石在美国从业期间曾有多起违规案件,曾被美国金融监管机构裁决24个月特别监事处罚,并且在2003年和2004年被美国金融业监管局取消进入美国证券业的资格。
  一系列丑闻的浮出水面,引来人们的一片哗然。诚信危机的背后,让人们对其作为经济学家的水平也产生了质疑。有观点认为,审视金岩石的众多理论,如泡沫是财富、通胀是产业等,让人感觉金岩石的理论也仅是胡混而已。独立撰稿人黄湘源就曾发表文章怒斥金岩石,提出经济学家要拒绝忽悠。
  金岩石向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言论更是备受诟病。2007年预测股市将达到8000点,言论被认为是背离了股市运行规律,是在忽悠老百姓。最后市场也以惨烈的暴跌回应了他。其最近的房价不会下跌的言论,更是被《南方日报》批评为不懂得城市化率和民众自由住宅率之间关系的常识性知识。
  与此同时,金岩石索罗斯的中国门徒以及纳斯达克市场的活字典等美誉也遭受了质疑。有人提出,索罗斯中国门徒的依据是什么?如果以接受奖学金为依据,那么受到索罗斯资助的人大有人在。所谓的活字典是指查找信息的还是历史的活字典?而这些美誉又是什么样的人给予的呢?
  值得一提的是,金岩石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金融所所长,上海交大海外学院金融所所长,清华、北大、浙大等大学的EMBA教授。自己都不诚信,又何以育人呢?微博网友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金岩石曾在博客上发表过信用机构无诚信的博文,大谈诚信问题。却不曾料到,今天他竟然成为一场诚信危机的主角。
  最终,12月4日,身在南极的金岩石通过邮件主动提出了辞职。业内相关人士推测,金岩石的辞职可能是受到了国金证券方面的压力。为了求证此事,记者多次拨打国金证券董秘刘邦兴的电话,均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或者直接被按掉。国金证券媒体负责人唐兆锋则表示,金岩石的能力得到了公司的肯定,辞职仅是他的个人行为,公司并没有施加任何压力。
  金大忽悠的中国十年
  相对于国外鲜为人知的经历,国内人更熟悉的是金岩石名利双收的中国十年。
  湘财证券是注册资本为25亿元的中等规模的综合类券商。2001年底,湘财证券董事长陈学荣正筹划建立中国第一家中外证券合资公司,因回国讲座,金岩石晚期介入这个合资谈判,后任首席经济学家,主管国际业务。
  金岩石的公开简历显示,2002年组建中国首家合资证券公司-华欧国际,2003年完成中国首家存量股权转让型合资基金公司-湘财荷银。而事实上,晚期介入华欧国际谈判的金岩石在这两家公司的成立中到底起多大作用我们不得而知。
  金岩石曾表示,湘财荷银与华欧国际,是他当时在湘财证券的平台上为中国证券市场栽的两棵小树。但颇具戏剧性的是,湘财证券和华欧国际也曾曝出过违规操作的丑闻。2007年7月,有消息传湘财证券最大股东华菱集团申请冻结了其在湘财证券所持有的湘财荷银基金公司的股权,原因是华菱集团在湘财证券的数亿元委托理财损失惨重。华欧国际也曾在未通报合资方里昂证券的情况下进行抵押。此举遭到了里昂证券的激烈反对,因为湘财证券违反了双方此前关于股权不能抵押的约定。
  2005年前的金岩石还算低调,但从2005年开始,金岩石开始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发表评论、撰写文章。2007年以后,更是成为了各大财经媒体的常客。在媒体的追捧下,金岩石也逐渐成为了中国财经圈的名人。2008年更是成功加盟国金证券,出任首席经济学家。
  近年来,除在股市上,金岩石也在楼市上发表了一系列大胆言论,比如最近的房价不会下跌,建议买房投资。日前在央视财经《对手》节目中,金岩石更是与多名财经界红人唇枪舌战当下该不该买房。
  金岩石早已成为了股市和楼市圈的大红人。多位接触过金岩石的媒体人告诉记者,金岩石与媒体的关系都很好。然而,有意思的是,很多人私下里称他为金大忽悠。
  实际上,早有相关评论人士表示,纵观金岩石的言行,其所谓的经济学家的身份如果离开了中国股市的舆论环境是行不通的。12月4日,或许正是出于媒体舆论的压力,金岩石辞去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一职。
  证券业监管体系诚信缺失
  在美国被取消证券从业资格,在国内却以意见领袖的身份发表观点。中国证券业的监管体系是否值得深思?
  金岩石现在在国内的任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执业。所以即使在国外资本市场被踢出来,如果在国内仅以学者的头衔进入资本市场,在中国法律上是没有办法规避的。研究证券方面的张律师说。证券市场上的不诚信行为,在中国现有的法律上无法规避,只能依靠行业监督和舆论压力。而这正是中国《证券法》的空白。她认为,《证券法》不仅要明确规定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资格,而且证券业所有的从业人员,包括以学者身份出现的从业人员,都应该有严格的规定。而目前的《证券法》十分笼统,存在很多空白,也导致了一些人钻空子。
  同时,也有分析人士质疑,每天在资本市场上发表评论的人,到底有几个是有正规资格的?而背后也难以摆脱操纵市场和股价之嫌。到底还有多少这样的大忽悠?尤其是一些顶着经济学家头衔的人更能左右投资者。如果尚无出现良好的监管制度,中国股市何以出现理性与成熟?
  实际上,具有讽刺意味的是,2004年,金岩石曾受聘全国人大财经委参与《证券法》修订,并任《证券法释义》副总编。金岩石曾表示,起草证券法,用自己实践的经验把中国和国外在法治建设中出现的偏离进行整合。一些人士表示,一个在国外违反了证券监管条例的人如何在国内去修订《证券法》呢?
  融信华创投资执行总裁王诚呼吁:希望通过行业协会来恢复诚信制度,否则交易成本太高了。资本市场全球化的今天,证券从业人员经常流动于各个国家之间,而他们的从业经历是否也应该进行一个调查,现在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文件规定。
  现阶段,我国只有《证券从业人员诚信信息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证券机构从业人员须建立诚信信息档案,档案中将会收录奖励信息、警示信息、处罚处分信息等。其中,处罚处分信息就包括了受到其他境内外金融监管机构或执法部门的处罚,受到其他境内外自律组织的处分的信息。
  金岩石的老东家湘财证券是否知道金岩石在美国的从业经历呢?湘财证券现任董事长林俊波表示,公司已经换过几批人了,员工对金岩石一无所知。而事实上,金岩石也仅是2008年离开湘财证券。国金证券方面则表示,聘请金岩石的时候更看重的是个人能力。但业内人士质疑的是,在资本市场上,诚信难道不是同等重要吗?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