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忠: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是通胀_顶尖财经网

谢国忠: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是通胀

加入日期:2010-11-30 19:37:16

  美国和欧洲国家的人士又在谈论通缩。

  美联储目前面临重新恢复“量化宽松”的压力。由于预测美联储将重拾“量化宽松”的政策,美元汇率迅速从最近的高位下跌10%。美联储调低了对美国经济前景的预估,并决定将其持有抵押债券所获得的大量收益投资买国债。这不能算真正地重拾“量化宽松”政策,但市场对此却想象无限。

  欧洲最近的经济令人吃惊地看涨。这不足为奇。首先,欧洲短期问题没有美国严重。其次,主权债务危机也仅限于南欧小国希腊。同时,平均预算赤字肯定也比美国低。再者,欧元贬值,刺激出口国经济增长。

  然而,在未来一年内,欧洲的经济情况可能恶化。欧元已经开始反弹,不再有利于扩大出口。欧洲国家紧缩财政,也将对内需造成负面影响。欧洲的就业形势已经很糟糕。

  同样,日本经济形势虽有好转,仍很虚弱。如果日元持续保持坚挺,止跌的名义GDP仍会下滑,还会导致出口下降,就业率将重新下滑。因此,如果经济好转,日本可能会增加消费税,以冲抵财政赤字。此举将阻滞经济增长。日本经济结构从本质上决定了其经济无法健康发展。

  发达国家经济噩耗层出不穷,主要货币的汇率也在其牵引下波动。反观世界的另一半,整个新兴经济体的通胀率平均达到5%,通胀和资产泡沫是目前新兴经济体普遍担忧的问题。

  我的看法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是通胀,而非通缩。

  目前,全球化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刺激政策的有效性。只要有需求,跨国公司在哪里投资都行。这就切断了刺激需求的政策和投资反应之间的地缘联系。投资对就业增长至为关键,唯有就业才能比刺激政策更好地维持需求的增长。从本质上讲,需求来自本地,但供给是全球性的。这就是关于刺激政策的陈旧假设不再成立的原因。

  上述分析对于小型开放经济体屡试不爽。在小型开放经济体,刺激政策外流过多,完全失效;在大型封闭经济体,刺激政策极少外流,因此最有效。真实世界的经济体介乎于两者之间。

  跨国公司引领的全球化使得大型经济体的行为更像理论中的小型开放经济体。如果相信这个道理,那么美联储或欧洲央行努力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是在加速新兴经济体产生通胀和资产泡沫,而非刺激本国经济增长。

  上世纪90年代,美联储将利率削减为3%,帮助银行业复苏。低利率促使西方国家银行大量放贷给东南亚国家,导致后者的房产泡沫愈演愈烈。后来,美国收紧货币政策,外流资本被抽回,亚洲金融危机由此爆发。

  当今,新兴经济体的规模是发达经济体的两倍,贸易总量比当时的全球贸易总量翻了一番。投资和金融资本在全世界流通更加顺畅。美联储目前的政策可能会导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比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得多的灾难。

  想要刺激政策作用于发达经济体,需要大幅提高新兴经济体的成本,高到促使跨国公司回到发达经济体,重新给发达经济体带来生产力的地步。但这不太可能。发达经济体的平均工资是新兴经济体的10倍左右,后者的人口数为前者的5倍。

  美国和其他发达经济体大幅增加货币供给,并未导致通胀,原因有三:一是金融危机严重削弱了这些国家的银行系统,减缓了货币流通速度,相当于短期内收缩货币供给;二是需求疲软迫使供应商无法涨价;三是跨国公司还是投资于新兴经济体。

  前两种因素是暂时的,即使仍然存在,通胀仍会通过新兴经济体发生。尽管全球经济和需求都受到了抑制,但石油价格目前仍突破了每桶80美元,比2008年危机时翻了一番以上。通胀预期可能是关键推力。目前,产油国家不像以前那样愿意开采石油,换成纸币。同等条件下,唯有上调石油价格才能够动员产油国家开采同样数量的石油。但货币政策越宽松,这一目标价格也水涨船高。

  由于新兴经济体过热,劳动力成本随之上升。新兴经济体的劳动力成本支撑价格,新兴经济体出口货物的劳动力成本的总和可能超过货物最终成本的三分之一。如果劳动力成本每年增长20%~30%,这也会成为严重的通胀诱因。经济疲软并不意味着通缩。通胀最终还是货币现象。如果通胀从新兴经济体蔓延至发达经济体,通胀预期也可能成为诱因之一。

  迷信刺激会导致刺激过量,首先将导致新兴经济体出现通胀,产生泡沫。随后,发达经济体也将步其后尘。错误的政策处方会使全球经济陷入不必要的震荡,或使其停滞发展,也可能在新兴经济体下引发新一轮的金融危机。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