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禾信达证券:熊出没请注意_顶尖财经网

陈嘉禾信达证券:熊出没请注意

加入日期:2010-11-23 8:08:28

  坦率地说,周一的市场表现有些超出预料:比我们想像的要强得多。同时,小盘股的强势表现也得到了延续,这让我们在审视自己分析的同时,也不得不感叹市场趋势的强大。

  就流行的观点来说,一种分析思路是把最近的货币政策周期和2007年的周期进行比较。采取这种比较的思路,很容易得出当前市场将重现2007年的牛市行情这种结论,这也许就是周一市场走出了震荡、而非下跌行情的主因。

  但是,关于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我们认为2007年紧缩周期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借鉴意义,我们并不能直接得出当前市场的走向会和2007年相反的结论,而只是从因果关系上否定了一种简单的推导过程、而并非结果的事实本身。而且我们也认为,只用一个例子做基础来推导未来的市场,无论是从统计的还是逻辑的角度来说,都是一件挺危险的事情。

  不过,就当前的市场来说,我们确实认为准备金率的快速上调可能导致利空。一方面,市场还没有走出下跌通道,趋势上还不乐观。作为一个有着极强趋势属性、而且这种趋势属性目前仍未衰减的发展中市场,在A股市场摈弃趋势、只论宏观经济和价值投资,是不现实的。

  另一方面,央行的紧缩政策出台速度超出了预期,可能预示未来的政策形势比我们想的要严峻。有观点认为,上调准备金是为了降低加息的必须性,以保持和美国之间较小的息差。对此,我们不敢苟同,而是更倾向于第二种假设,即央行对通胀的焦虑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以至于不惜频繁使用能使用的手段进行调控。如果是这样的话,考虑到准备金已经到一个在货币经济学来说很畸形的高位,其未来上调的空间正在减小,故加息可能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选择。

  关于中美息差的问题(其实美元指数的问题在性质上也与此类似),我们一直倾向于一种比较非主流的、偏实证主义的看法,即其影响力很可能不如流行的分析那么大。记得以前有种说法,叫“金融危机是个筐,是啥都能往里装”,现在好像也有点“息差、热钱、美元是个筐,是啥都能往里装”的味道。

  中美息差对经济、市场到底有多少影响?很少有分析能够定性的指出来,而不定性的分析其实和没有分析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毕竟组织正确的逻辑比组织看似正确的逻辑要难上起码五十倍。考虑到中国其实并没有开放资本项,资金的流入流出仍存在成本、法律、时间上的种种障碍,故我们对于几十个点的息差变化到底能有多少影响这个问题,仍然趋于谨慎。

  而如果说息差问题不像流行分析所认为的那么大,那么,央行对加息的顾忌也就不会有那么大。考虑到这个因素,以及准备金上调空间有限、央行短期内连续使用货币政策反映出管理层对通胀的担忧可能超出我们的预期(从发改委等部门的举动也可以看出来),我们认为准备金的上调,应该是加大、而非缩小了未来、特别是短期内加息的可能性。

  此外,小盘股过高的估值也给了悲观者想像的空间。的确,小盘股多集中在消费、新能源、新科技等行业,但是当全板块的估值回到了2007年高位的时候,多少我们也应该有所警惕吧?股市以外,近期的商品市场也给人波澜壮阔的感觉,震荡幅度之大,甚至让一些产品的爆仓率超出金融危机时的水平。尤其是棉花期货,被戏称为“杀完空头杀多头”。想想月初的时候,大家还在担心棉花会不会涨到4万?结果现在2万5也快跌破了。联想到11月11日A股尾盘的无厘头跳水,目前还很难找到理由证明这两个市场之间的金融属性是完全绝缘的。

  总结对当前市场的观点来说,我们认为由于目前市场仍处在下降通道中,总体估值并不能成为触底反弹的充分条件;同时货币政策的收紧、流动性增速的持续下降可能带来做多主观心态和客观动能的衰减。在这种情况下,短期内市场或难有出色的表现。而题材股虽然表现优异,但考虑到其极高的总体估值和解禁压力,我们不认为其出色的表现就能够构成一个令人满意的全面做多理由。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