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三大证券报财经要闻摘要_顶尖财经网

10月14日三大证券报财经要闻摘要

加入日期:2010-10-14 9:38:28

  证券时报

  9月信贷增5955亿超预期 四季度将放缓

  9月份的信贷和进出口数据昨日发布。数据显示,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5955亿元,超出市场预期。外贸进口1281.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出口增幅连续四个月回落,但并未出现市场所传言的“拐点”。

  国土部挂牌督办6起违法用地案件

  国土部执法监察局局长李建勤昨日在国土部挂牌督办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共发现本期发生的违法用地行为3.5万件,涉及土地面积22.5万亩(其中耕地8.5万亩)。其中,立案查处本期发生的违法用地案件1.7万件,涉及土地面积18.3万亩(其中耕地6.5万亩)。

  休假资金开工 超级主力投机做多

  昨日,期指11月合约单边持仓量骤增至12824手,首次超过10月合约,晋身主力合约。缺少套保和套利主流资金“掩护”,10月合约上前五名超级主力暴露出逾2500手净多单量,仅国泰君安期货席位在10月合约上的净多单多达1467手,做多意图明显。

  A股近期大热 热钱加速流入推波助澜

  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国际热钱将会加速流入中国。而在地产调控趋严的背景下,股市将成为热钱最佳藏身地。国内专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人民币升值趋势不会改变,只是中国一定要掌控住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和幅度,一切以服务中国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

  美联储加码印钞票 全球市场闻风上涨

  当地时间12日,美联储公布了备受市场关注的9月份货币政策会议纪要。纪要显示,美联储已做好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措施的准备。受此鼓舞,当日原本重挫近百点的美股全面走高,昨日亚太地区股市普遍走高,欧洲股市也大幅高开。

  兴业证券(601377)首日大涨 基金打新浮盈过亿

  随着近期市场回暖,新股上市首日涨幅也变得颇为可观,基金参与打新实现大幅浮盈。数据显示,昨日上市的兴业证券大涨48.6%,29只参与打新的基金实现浮盈1.35亿元。

  股权托管中止 仰融曲线借壳新潮实业(600777) 梦断

  随着新潮实业(600777)第一大股东烟台东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天津正道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股权委托管理协议》的中止,仰融曲线借壳新潮实业的造车梦也宣告终止。据新潮实业今日发布的公告,股权委托管理被叫停的原因是“天津正道的实际控制人并不符合收购上市公司的有关条件”。

  低价收储高价抛 中储棉两年浮盈逾60亿

  10月11日,中储棉投放市场的3.01万吨棉花全部成交,仅此一日就将为中储棉带来3.46亿元收益。2008年,中储棉收购272万吨棉花,将为其带来丰厚收益,粗略估计在64亿元以上。

  限购令冷冻深圳楼市 投资客“弃房投股”

  在国家再次调控,深圳市推出限购令背景下,多家中介机构数据显示,近期深圳楼市成交量出现至少六七成的下滑。有业内人士称,针对楼市的调控措施并没有出尽,比如房产税等,在保障房大量开工建设以及楼市可售量增加的前提下,房价下降通道将被打开。而楼市投资客的撤离引发市场资金转向,“弃房投股”或将成为阶段趋势。

  连下四城 凯撒股份(002425) 开店再提速

  就在大部分新上市公司为超募资金用途发愁时,产品定位高端的凯撒股份(002425)花钱却不俗:上市4个月,花掉2.62亿元,超募资金使用比例超过六成。

  香港也推楼市新政 地产股泄气

  香港特首曾荫权昨日在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时,重点着墨于稳定香港楼市,宣布了包括增加房屋供应、“先租后买”以及取消房地产投资移民等一系列措施。受此影响,港股市场上的香港本地地产股整体由升转跌。市场人士分析认为,特区政府推出压抑楼价过快上涨的“组合拳”,短期为地产股带来不明朗因素,但其影响也在市场意料之中,因此对地产股的前景仍可谨慎乐观。

  中国进口需求旺 大豆牛步恐加快

  昨日中国海关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豆进口仍远远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在通胀预期下,相关部门和机构上调大豆进口规模预期,全球大豆牛市步伐将呈现加速上涨态势。

  上海证券报

  新增外汇占款创8个月新高 “热钱”流入压力加大

  一系列迹象表明,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一样,中国正面临短期游资的“入侵”。央行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为2895.65亿元,创下今年1月份以来新高,而海关同日公布的9月份贸易顺差为168.8亿美元,较上月收窄。据此可以初步推断,9月份短期境外资本流入压力明显加大。

  9月玉米出口环比大幅下降

  在全球农产品(000061) 价格节节上升之际,海关总署公布的一组数据显得格外引人关注。昨日上午,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玉米出口环比大幅下降,而大米、食糖等其他农产品的出口量或出口金额,也有不同程度下降。

  宽松政策牵出“牛头” 美股科技板块率先发力

  被视为投资风向标的美国年度价值投资大会透出消息:一些全球最成功的对冲基金经理人认为,四季度美股行情可期。其中原因有二:美联储继续量化宽松政策、美国大企业获利大增。

  立讯精密(002475) 前三季业绩增长 八基金九天抢筹640万股被套

  9月15日上市的立讯精密,由于参与上市认购的股东处于集体锁定状态,其三季报中披露的流通股股东榜,最能真实反映市场对价值评估。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股东榜显示,8家基金于9月15日至30日期间抢筹多达640万股,而核算其成本,目前似处于套牢状态。

  大雨冲了“罗牛山(000735) ” 海南股集体发布灾情快报

  海南省在国庆期间出现了一次极强的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50年不遇的强降雨袭击了海南全省各地,辖区内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状况也因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罗牛山今日披露,本次强降雨使公司多家下属单位受到损失,其中受灾较为严重的是公司各生猪养殖基地、海口景山学校和海南青牧原实业有限公司等。

  停产被延报年报存瑕疵 天润发展(002113) 及14名高管遭通报批评

  深交所日前就“延报尿素生产线停产”、“年报存在披露瑕疵”事宜向天润发展及公司14名新老高管集中开出“罚单”。经监管部门查明,天润发展第一项违规行为是其未及时披露生产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据了解,天润发展尿素生产线今年4月6日开始停车检修,而在5月20日检修基本完成后,天润发展因市场环境影响决定继续停车限产。

  保费投资双发力 上市险企前三季业绩可期

  A股三家保险上市公司的前三季度业绩将集中于10月底亮相。从券商的前瞻报告来看,沾光股市的反弹行情,今年第三季度保险三巨头的投资收益表现有望咸鱼翻身。此外,决定保险公司盈利的另一驾马车——承保收益也有望延续上半年的喜人态势。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首破6.67 即期市场收盘创新高

  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又轻轻松松地突破了6.67的关口。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13日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报6.6693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82个基点,再度创下汇改以来的新高。

  中国证券报

  两万亿元贷款存在风险隐患

  消息人士12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全国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清查基本结束。结果显示,截至6月末,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7.66万亿元,其中发现有问题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2万余笔,涉及贷款金额约2万亿元。上述人士指出,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隐患主要集中于地方财政的代偿性风险。

  “十二五”规划将推动多项政策“破茧”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在即,“十二五”规划的制定紧锣密鼓。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GDP增长调控目标或在7%-7.5%之间,政府将更加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同时,“十二五”规划将推动区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社会改革等方面的多项政策措施“破茧”。

  融资投资者成功捕捉热门股

  自成立以来一直表现温和的融资融券市场节后被大盘带动得火热起来。已经公布的沪深两市融资融券数据显示,国庆长假后融资买入量突飞猛进,从节前不足4亿元增至最高8.7亿元,并创出这一数字的新高,而节后热门的煤炭、有色及券商股被融资融券投资者成功捕捉。

  渣打“先发制人”或带动银行新一轮融资潮

  英国金融机构渣打集团10月13日宣布,计划通过配股筹资33亿英镑(合52亿美元),以更好地应对巴塞尔协议III新资本规则可能带来的影响。分析人士称,渣打此举“先发制人”,有可能成为银行新一轮融资潮的导火索。

  “一对多”屡屡踏空 客户渐生退意

  今年下半年以来的市场反弹,缓解了专户“一对多”业绩不佳的窘境,不少产品因此回到面值以上。然而,国庆节后以来大盘蓝筹股的启动却使一些“一对多”产品“措手不及”,净值并未跟上股指的步伐。随着一年期“一对多”产品的逐渐到期,不少投资者选择不再续约。

  单位GDP能耗降幅不高于20%

  在10月13日举行的石油和化学工业节能技术交流及投融资大会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表示,“十二五”节能目标预计将于近一两个月正式发布,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不高于20%,但不低于15%。专家还提出,“十二五”应当避免用“拉闸限电”的方式节能减排,而要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汽车行业大幅预增医药电力冷热不均

  13日,多家上市公司披露的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汽车行业因为销量大增,预计业绩大幅增长。医药行业则在行业竞争压力、成本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电力行业三家公司则因原材料价格上涨、用电量下降等因素影响业绩预降。

  成品油调价窗口月内或开启

  缺乏市场基本面支撑的国际油价,受美元贬值带来的通胀预期影响,未来一段时期内将呈上涨态势。受此因素影响,上游开采企业受益最大,炼油企业能否减少利润损失,则要看国内成品油调价的速度。业内人士预测,如果通胀预期不变,四季度国际油价或将飙升至100美元。

  机构心态谨慎7年期国债中标利率偏高

  10月13日,银行间债券市场上新发7年国债中标利率落在3.10%,略高于此前市场预测均值。分析人士称,尽管资金面恢复宽裕以及估值吸引力有所提升,增添了债券一级市场的“卖点”,但在谨慎预期之下,一级市场参与热情短期还难以快速恢复,债市也将受预期作用继续低迷。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