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转让预期明朗基金“见风使舵”捧中信证券_股票_证券_财经

股权转让预期明朗基金“见风使舵”捧中信证券

加入日期:2010-1-4 9:45:59

    

  在股指期货出台预期继续增强的背景下,久未有动静的中信证券上周终于吐气扬眉了一把!不但全周股价累计上扬了10.4%,位列该行业第一位,更值得一提的是,对其冷落已久的基金也开始"见风使舵",大手笔增仓该公司股票。

  根据机构密码数据,以基金为首的机构上周净流入中信证券的资金达到25.41亿元,增持幅度居两市首位,而前一周,机构资金净流入该股的资金仅为0.26亿元资金,12月机构累计增持了该股22.35亿元筹码。

  "中信证券的股价一直受到子公司股权的不确定因素压制,由于中信建投和华夏基金均是公司的优质资产,必须出售的话对其估值有直接影响,"北京某著名券商一位证券行业研究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不过证券行业的复苏路径一直向纵深挺进,特别是股值期货、融资融券等创新业务推出预期逐渐增强,中信证券的业绩有望从中大获其益,从目前估值来看,现在已经是布局该股的时候了"。

  随着证监会规定的"一参一控"整改时间表的到来,中信证券子公司股权转让的预期越发明朗,此次基金一改不愠不火的态度突然大力挺进该股,是开始吹响增仓"集结号"抑或仅仅是释放"烟雾弹"而已?

  受困股权转让阴影

  三季度基金曾大举减持

  从三季度末基金重仓持股情况我们便可以看到,子公司股权转让的阴影对中信证券困扰甚深。据WIND资讯数据,2009年9月末,共有63只基金持有该公司股票,总持股数为53603.21万股,合计占其流通盘的8%。其中,重仓该股的基金共62只,总持股数为48772.34万,占其流通盘的比例为7.42%;相比之下,2009年二季度末,一度有102只基金重仓该股,总持股数达到77374.72万,占其流通盘的比重为11.78%。

  股权转让的重压下使得一直重仓中信证券的基金感到难以承受,相继减持该股。去年中期位列该股第一大基金股东、第八大流通股东的中邮核心成长在09年三季度里减持了公司2465.08万股,将第一大基金股东的座位拱手让给了易方达50指数基金,后者也因此成为了中信证券第八大流通股东。另外,博时新兴成长也乘机介入该股,一跃成为公司第十大流通股东,9月末时持股数达到4000万股。

  在去年三季度的减仓风暴中,减仓中信证券最多的基金分别是中邮核心成长、博时价值增长和博时精选,持仓数环比二季度末分别减少了2465.8万股、2200万股和1500万股。

  尽管如此,博时、中邮和光大保德信仍然是持有该股最多的三家基金公司。其中重仓持股数最多的是博时基金,总共持有10068.29万股,占其流通盘比重的1.53%,其中博时精选、博时第三产业成长、基金裕隆、博时裕富、博时新兴成长分别持有1500万股、2900万股、344.99万股、1323.3万股和4000万股。若假设该公司四季度持股数不变的话,算下来该公司四季度从中信证券身上总共获得浮盈为68263万元,其中光是博时新兴成长浮盈就达到2.7亿元。

  中邮基金则紧随博时之后,合计持有中信证券4599.24万股,其中,中邮核心成长和中邮核心优选分别持股2715.16万股和1884.08万股,较二季度分别减少2465.08万股和598.7万股。同样地,若假设四季度两只基金重仓持股数不变的话,中邮基金从中获得浮盈为31182.85万元。

  光大保德信系基金持股数目同样不少,总持股数达到4369.29万股,占流通盘的比例为0.66%。其中,光大保德优势、光大保德信新增长、光大保德信精选、光大保德信红利和光大保德信核心分别持有1340万股、200.97万股、74.99万股、560万股和2193.98万股。粗略算来,光大保德信系基金四季度在该股上取得了29623.79万元的浮盈。

  政策预期升温

  基金增仓推升股价

  进入四季度以后,基金对中信证券的态度逐渐发生变化。据机构密码数据,整个四季度,基金等机构累计增持了该股42.19亿元,其中10月、11月和12月各自增仓了13.76亿元、6.08亿元和22.35亿元。

  进入12月以后,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等创新业务推出预期逐渐增强、证券行业个股纷纷启动之际,中信证券作为行业老大迟迟未现"复苏"迹象。数据显示,12月前四周(12月1日-12月25日),该股价格累计下跌1.23个百分点,远远落后于行业老二海通证券12.02%的涨幅,期间基金等机构仅小幅增持了中信证券3.01亿元。

  上周,受广发系个股停牌、广发证券"借壳"一事逐渐向纵深推进以及股指期货等创新业务推出预期继续升温等消息刺激,基金对中信证券的态度终于开始逆转。数据显示,上周基金等机构累计吸收了该公司25.41亿元筹码,其中光是上周四便大手笔增持了10.32亿元,使得该股当天成交量暴增至74.36亿元,换手率也上升至3.6%。

  创新业务明年或将推出

  中信获益最多

  "我们觉得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很可能在2010年1月份就会推出,即便1月份不推出,1季度也会推,去年12月18日,尚福林主席已经提出来要适时推出这两项业务,我们将适时理解为随时," 北京某著名券商证券行业分析员告诉记者,"作为创新业务,管理层基本上采取先试点再推广扩大的模式,因此中信证券等大型券商将最先获益"。

  国泰君安证券业分析师梁静等人表示,券商从股指期货的获益程度取决于其经纪业务的规模、公司的资本实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大券商受益程度更大;中信证券拥有两家期货公司,且具备全面结算会员资格,经纪业务实力和创新能力均领先于同行,同时公司股票还是沪深300第5大权重股,因此中信证券将从业绩和市场两个方面受益于股指期货业务的推出。据梁静等估计,股指期货对证券公司的净收入贡献率将达到20%。

  融资融券业务对中信证券的影响则更为深远。据梁静等估计,试点期内,融资融券对公司的业绩增量可以达到5%-10%,全面铺开之后对业绩的贡献将上升到10%-20%。

  整改大限已至

  股权转让预期逐渐明朗

  另外,08年3月份证监会提出证券公司"一参一控"政策以后,曾明确提出落实政策的时间:除汇金系券商外,不符合监管要求的证券公司股东应在2009年12月31日前提交整改计划,并在2010年12月1日前达到要求。

  资料显示,三季度末,中信证券分别持有中信建投60%和华夏基金100%的股权,显然不符合证监会的规定。此前有消息称,09年11月中旬,中信证券已经开始着手整合旗下中信金通等券商资产。

  "目前公司还在整合手中资产,作为券商本身当然希望肥水不流外人田,因此它(和管理层)始终处于一种博弈状态中,最终会均衡到哪一种状态,谁也不知道",前述北京券商分析人士表示,"这个问题一个看市场,一个看博弈结果,因为一参一控的核心就是要避免同业竞争,如果能够把这个问题解决的话,谁会管你几参几控呢?无论中信转让多少股权都会对影响其估值,因此大家之前一直对它都很踌躇。"

  不过,梁静等表示,随着年底解决期限的到来,使得子公司股权转让预期将会逐步明朗。他们认为,此前市场对子公司股权转让风险过度担忧,而该股价格基本上已经反映了这一风险。据其测算,悲观来看,中信建投和华夏基金股权转让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在-15%左右,但对公司净资产增厚十分明显。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