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保险资本或将不保守或迎来上市“鼎盛期”_股票_证券_财经

2010:保险资本或将不保守或迎来上市“鼎盛期”

加入日期:2010-1-13 15:48:32

  编者按: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没人会知晓中国保险业会如何发展,是在沉默中爆发,亦或在沉默中沉沦?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在保险业迎春招待会上的寄语,送给中国保险业再适合不过:“2010年,经济发展存在不确定因素,保险资本必须慎之又慎。

  或迎来上市“鼎盛期”

  2009年圣诞节,中国太保(601601)给资本市场送上了一份不算太坏的礼物。12月23日上午10∶00,中国太保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交易,股票简称为“中国太保”,股票代码为02601。这是继中国人保、中国人寿(601628)中国平安(601318)之后内地第四家境外上市的保险公司。

  中国太保的H股公开发售获得26.04倍的超额认购,冻结资金达354.11亿港元。记者了解到,此次中国太保H股发行价每股为28港元,全球发行8.613亿股(未含超额配售部分),募集资金总额约为240亿港元。以募集资金金额计算,中国太保是去年香港市场第二大新股。

  不过,中国太保在H股的首日表现只能算“勉强及格”。上市当日,中国太保开盘报28港元,与发行价持平,但很快就跌破发行价,早盘最低跌到27.5港元,跌幅1.79%。截至收盘,H股报28.3港元,涨幅仅1.07%。

  中国太保在H股的上市,给2009年资本市场划上了一个“勉强及格”的句号,却留给2010年保险资本上市更多想象空间。

  事实上,2009年,关于保险公司准备上市的“风声”不断。中国人保集团完成了股份制改革,董事长吴焰曾公开表示,中国人保将通过资本金的自我补充机制来支撑。他还明确表示,中国人保将在A股市场“择机上市”。

  除此之外,中再集团、天平保险、新华人寿等数家保险机构都曾表达了上市融资的意愿。这些公司希望通过上市,获取目前尚可称为稀有资源的保险股身份,同时增厚竞争实力。目前,在A股市场上,只有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3只保险股,而同是金融行业的银行和证券公司,已有24家企业在A股挂牌。

  “2010年,中国资本市场或将迎来新一波保险公司‘上市潮’。”保险业内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融资一直是很多保险机构设定的重要发展目标,掀起这波“上市潮”的企业并不缺乏资金,上市融资是为了在更高层次上更大规模地推进企业发展。

  除了上市,股权出售也是去年底、今年初保险业频繁出现的词语。比如说,天安保险。上个月,天安保险八大股东集中挂牌转让天安45.57%的股份,每股1.9元,挂牌价总计18.81亿元。对于这次股权的转让,天安保险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这是一件很好的事”,因为通过易主,可能寻找到更适合公司发展的战略投资者。

  去年12月29日,建设银行(601939)网站发布消息称,建设银行与荷兰国际集团(ING)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根据该协议,建设银行将收购ING持有的太平洋(601099)安泰50%的股权。上述交易的最终完成尚需获得中国银监会和中国保监会的批准。一旦交易完成,中国保险业将少一家合资,多一家中资。

  就在两天后,2009年12月31日,中国保监会正式发布了《关于恒康天安增资改制有关事项的批复》,同意恒康天安由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称变更为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恒康天安正式成为保监会批准的第一家合资变中资的保险公司。

  “上述种种只是保险公司股权交易的序曲,随着银行参股保险公司业务的‘破冰’,2010年保险公司股权交易将会越发频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险业内人士表示,“不论是已经启动上市融资,还是处于上市准备的保险机构,或者通过出售股份引入新战略投资者的保险企业,共同的特点是通过更为市场化的手段来推进企业发展。”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