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监管会议今召开 “创新”成主旋律_股票_证券_财经

证券监管会议今召开 “创新”成主旋律

加入日期:2010-1-13 11:57:05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融资融券交易还差最后一公里
  与外界的喧嚣相比,供职于有望成为首批试点券商的客户经理张先生这几天反而感觉相当平静:公司这几天也没专门就此组织我们开会培训,只是让我们有机会可以向客户口头宣传一下融资融券是怎么回事。不过,到目前为止我既没接到任何询问,也没主动向客户宣传。
  对于这项能给他创造不菲佣金收入的新业务,张先生看似冷处理的背后,也有其不得已的苦衷:现在具体细则还没有出来,都不知道如何向客户推荐。看来融资融券获批距离券商营业部尚有一段路程要走。
  三年半的制度长跑
  单边操作的A股第一次看到融资融券的曙光应该是在2005年10月27日。是日,修改后的《证券法》首次加入融资融券条款,为融资融券扫清法律障碍。但一直到2006年6月30日,证监会才发布《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试点管理办法》。随后短短两个多月时间里,证监会、沪深交易所、中登公司和中国证券业协会分别就融资融券进行相关制度和细则的完善,并陆续发布了五个重要文件。
  在这个融资融券制度丰收年,券商股完成了由中国折价到中国溢价的嬗变,走出一波波澜壮阔的奢华行情。2006年前三季度,已上市的中信证券和宏源证券的年度涨幅分别达537.8%和294.4%。而拟上市的广发、海通、国金、东北等券商股也不乏惊艳的业绩。与沪指当年130%的年度涨幅相比,券商股可谓行情这边独好。
  在度过较为平静的2007年之后,融资融券在单边熊市的2008年再度引发管理层关注。时任证监会副主席的范福春在当年两会期间对融资融券业务今年有希望推出的表态,把已停歇一年的猜想再次推到舆论中心。紧接着,2008年4月23日,国务院通过两项条例,从账户开立、融资融券比例、担保品的收取、逐日盯市制度等方面,对融资融券业务作了规定。同年9月10日《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审批暂行规定(草案)》开始征求意见,以明确券商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报批流程,并于10月25日开始了部分证券公司业务全网测试,一测试就是一年有余。
  这段走走停停的融资融券推进历程,在参与其中的券商眼里却脉络清晰,并被形象地归纳为三步走。
  一位券商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融资融券从提出到获准试点,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06年1月1日新《证券法》颁布到2008年4月,证监会在政策法规方面为融资融券的出台进行铺垫;第二个阶段是从2008年4月25日到2009年2月5日,各家券商进入实质性准备阶段,证监会也组织了多次全网测试,融资融券的推出大有一触即发之势;第三个阶段是从2009年2月5日到现在,各家券商的准备已经升级到对资本金的扩容方面,为获取试点资格后的业务开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熊市曾让融资融券呼之欲出
  在张先生印象中,2008年的秋天,尤其是九十月份,是融资融券最为热闹的时节。由于自己的公司曾参与联网测试,很有可能成为首批试点券商之一,当时他们营业部连续组织了好几次大规模培训迎接新业务的到来,但最后发现试点一直在全网测试中踏步。
  总结融资融券在2008年大熊市中风声四起的源头,其关键词只有一个---试点。2008年的大跌行情曾让试点雷声响彻天际。在当时大跌行情下,没钱可赚的市场对融资融券呼声极大,纷纷把希望寄托在这个新业务身上,张先生回忆道。
  2008年9月下旬,A股从6124点之巅直下至1802点。一时间救市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而融资融券被期待为救市的一大利器。
  2008年9月26日有报道称,鉴于股价一路暴跌,监管部门已经同意让投资者赊购股票,然后再卖出借进的股票,以帮助提振A股市场。
  上述传闻使得券商股应声大涨,而媒体甚至爆出机构提前埋伏的消息。9月19日至26日,券商股龙头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在6个交易日内涨幅均超50%,远超大盘同期20.99%的涨幅。
  忆起当年市场云涌,张先生不禁感慨万分,总结道:对比来看,也就不难理解如今这种震荡行情下投资者对融资融券的相对冷静。目前这种横盘整理,现有的股票现金都不好赚钱,谁还借钱借股票呢?
  在不计其数的融资融券来了的行情中,券商股的短炒一族其实是传闻的最大收益者,可能也是最不希望融资融券靴子落地的一方,毕竟一旦尘埃落定,这个大好题材就要过保质期了。
  对于上海某小型券商经纪人葛经理而言,这个万众期待的融资融券,这几天却让他寝食难安:我们公司肯定不会成为首批试点券商,到时候大客户因为想做融资融券提出转户时,我该如何挽留呢?根据《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实施细则》,客户要获得融资融券服务,必须在一家证券公司有超过半年的交易记录。这意味着,一旦试点名单公布(甚至名单公布之前),小型券商将有可能面临优质客户的流失。对于以客户为生的葛经理而言,融资融券这颗定时炸弹,终于到了即将引爆的时刻,先走一步看一步吧,实在不行只能换家证券公司了。
  营业部担心客户热情不高
  业内人士预计,如果没有变化的话,首批参加融资融券试点的券商,将从中信证券、银河证券、国泰君安、申银万国、海通证券、光大证券、东方证券、招商证券、华泰证券、国信证券和广发证券这11家券商中产生。上述券商均在2008年10月25日和11月8日,连续参加了两次融资融券业务联网测试。
  截至昨日,在上述11家券商中,国泰君安、申银万国、东方证券、招商证券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证监会下发有关融资融券的通知后,公司就会递交融资融券试点申请。
  申银万国公关部的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在2006年曾经递交过融资融券试点申请材料,监管层没有正式受理。公司一直在筹备有关融资融券的工作,目前准备工作已完成,还在等证监会的通知。
  招商证券市场部的工作人员表示,公司从2005年开始进行融资融券业务相关的准备,一直有专门的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业务筹备,参加了交易所和登记结算公司组织的历次联网测试,为该业务获批后的开展进行了充分准备。
  北京一家券商营业部的经理告诉记者,虽然联网测试后,融资融券一直没有开通的消息,但券商都在不断地对系统进行测试,希望准备工作能更完善些。这些测试与日常运行并不冲突,技术部的工作人员都是利用周末时间进行测试。此外,公司总部还把融资融券部门的员工派到营业部工作,这样可以一边熟悉经纪业务流程,一边发展客户资源。
  该经理表示,他所在的营业部有十几万名客户,从2006年开始陆续联系客户询问是否想做融资融券,一年下来真正有意向尝试的只有不到100个人,且客户对融资的需求明显大于融券。
  为了保证资金安全,营业部先对客户进行了征信调查,资金量和过往业绩是挑选客户的主要标准,但不少资金超过50万的客户说要等融资融券获批后了解一下才会参与。目前对于营业部来说,最头疼的问题是客户参与的热情不高,这样营业部很难组织投资者教育活动,估计融资融券真正开通后初期的规模不会很大。 (新京报)


  中金所火速获批开展期指
  证监会昨日强调,股指期货合约的具体挂牌时间在证监会批复相关合约后,由中金所根据市场状况和各项准备工作进展情况确定。
  证监会昨日宣布,批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下称中金所)开展股指期货交易。
  太快了!这次证监会的动作可谓神速!一期货界人士感慨,如此迅速批复可能是为了保证3个月后股指期货能如期上市,接下来证监会还要再批复一次沪深300合约。
  证监会昨日强调,股指期货合约的具体挂牌时间在证监会批复相关合约后,由中金所根据市场状况和各项准备工作进展情况确定。
  可查资料显示,上周五,证监会刚刚宣布,国务院原则同意推出股指期货。根据安排,股指期货上市前的各项准备时间需3个月。
  根据证监会昨日在其网站挂出的批复要求,中金所需统筹安排,精心组织,进一步做好上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注意防范和妥善化解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确保股指期货的顺利推出和平稳运行。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证券报》昨日报道,中金所正着手对股指期货的多项交易规则进行修改,包括熔断机制、持仓限额、最低交易保证金标准等。其中股指期货最低交易保证金标准或由10%提高至12%,持仓限额则有可能由600张大幅降至100张。此外,熔断机制目前已基本确定取消。
  报道称,此举是应有关方面要求而进行修改。有关方面希望股指期货推出以后,能起到稳定大盘的作用,避免市场操控事件的出现。
  对此,东证期货高级顾问、台湾期货交易所交易委员会委员方世圣算了笔细账。假设沪深300指数是3500点,每个点300元,一张单就是105万元,由于股指期货是保证金交易,投资者所需出资的保证金大概为15%(其中12%是交易所规定的,期货公司还会在此基础上加几个点),即为15.75万元。相比目前市场上已推出的商品期货合约,股指期货的保证金要高出许多。
  另外,方世圣认为,由于期货市场是有爆仓风险的,设定12%的保证金比例也是为了控制爆仓风险,这样一来,即便是沪深300指数出现跌停或涨停,也不会导致大多数投资者爆仓。
  方世圣说,一个新的投资品种推出还是应该以稳为主,防止投资者爆炒,因此设定一个较高的门槛是十分必要的,不管是50万元的资金门槛,还是12%的保证金比例,虽然其会影响部分交易量,但长远看来对市场的健康发展很有益处。
  方世圣指出,即便在海外,期指刚推出的时候也会设定门槛,过个一年半载,等到市场渐渐成熟起来,会把门槛一点点降下来,比如在指数高企、保证金过高的情况下推出一些迷你合约,台湾刚推期指的时候保证金也有百分之十几。
  据中金所昨日在其官网公布的有关资料,韩国1996年推出KOSPI200股指期货品种,通过较高的交易单位和最低保证金限制个人投资者的参与,当年交易中个人投资者占12.01%。之后的数年间,最低保证金从5000万韩元降低为1000万韩元。2006年,韩国个人投资者的交易量已经占到股指期货总交易量的44%。
  【熔断机制】
  对某一合约在达到涨跌停板之前,设置一个熔断价格。根据中金所相关交易规则,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的熔断价格为前一交易日结算价的正负6%,当市场价格触及6%,并持续5分钟,熔断机制启动。熔断机制启动后的连续5分钟内,该合约买卖申报在熔断价格区间内继续撮合成交。5分钟后,熔断机制终止,涨跌停幅度生效。 (东方早报)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