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百货业“云购物”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按下加速键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风险投资 >> 文章正文

新消费:百货业“云购物”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按下加速键

加入日期:2020-3-20 10:41:01

  近期不少行业因疫情受到影响,但也有一些行业逆势而行,走出自己的突围之路。

  抗击疫情期间,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传统消费方式虽然受到冲击,但是百货、生鲜、餐饮等依托线上平台,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互动消费。从此前的 “线下体验—线上买单—线下消费”模式逐步演变为“线上买单—线上体验—线下消费”模式,不仅拓展了自身的发展渠道,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居家生活服务

  “门店上班一天,不如家里工作一小时。”这是来自百货导购的真实感概。

  以银泰百货、王府井百货、天虹商场、西单大悦城、文峰大世界等龙头百货为代表,利用微商城、品牌微信群、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开展线上营销推广, “云购物” 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在线购物。

  业内分析认为,在电商和新零售的冲击下,线下的百货业也要顺应信息化社会消费变化的大趋势,加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为消费者提供其更需要的商品和更便捷的渠道。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已有多家百货商场将“云购物”列入了长期战略,银泰百货甚至发起了“云柜姐计划”,鼓励门店导购转型线上直播。未来,各门店恢复正常营业后,导购直播将进入到柜台直播与在家直播结合的新阶段,每天直播的场次也将达到100场。

  多家百货商场“云”复工

  2月7日,银泰百货联合淘宝推出导购在家直播计划。首批试点的银泰导购累计观看量超过10人次,西湖银泰兰蔻专柜导购直播3小时服务的消费者人数,相当于复工6个月服务的客流

  对于实体零售业而言,客流量是检验商场人气最重要的指标。对比单个导购在线下接待的顾客数目,一场直播下来围观人数就有1.5万人,远超一天客流量。线上复工以来,武林银泰的销售额已接近去年同期的五成,且全部来自线上。

  银泰率先启动“云复工”,为百货业拓展新零售提供了可鉴样本。2月24日晚间,蚌埠百货大楼尝试了成立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网上直播,开播不足3小时即吸引10万+人次观看,商场经理、品牌店长和员工们化身时尚达人直播带货。尝到甜头的商家,紧接着两天后又开了第二场、第三场……

  王府井百货则选择了借助小程序服务商有赞的技术支持,低成本、高效率启动直播卖货。根据王府井集团发布的2月份线上经营业绩盘点,其单场直播销售额已突破200万元,2月份还实现了单店单月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浏览量突破500万人次。

  品牌自愿加入“云销售”队伍

  与此同时,商场“云复工”得到众多品牌积极响应。

  银泰百货开播超过300场,有1000位导购完成注册,并且得到众多品牌的支持,雅诗兰黛、兰蔻、科颜氏等50多个品牌专柜率先加入“导购在家直播”。

  也有些门店主动加入直播新赛道,越来越多的导购从在家做直播到在店做直播,移动直播间打破传统零售业的时空限制,成为门店增长的利器。美妆品牌植村秀的“彩妆师天团”,在哈尔滨、深圳、武汉等全国多地门店直播,首场直播就吸引了超过22万人次互动。雪花秀天猫官方旗舰店通过导购线下直播,销售额同比大涨731%,访客数同比涨了648%。宝岛眼镜线下门店的导购,已有300多人变身成为主播,还带动了旗舰店新品的销售。

  “直播几乎给我们带来了疫情期间所有的营业额,让我们能活下去。”银饰品牌Skyfall总经理黄超表示,多一条出路对中小品牌来说至关重要,“这次真正体会到新零售线上线下结合的作用,让一个门店的导购可以面对全国的消费者。”

  百货业线上线下融合成大势所趋

  然而,与超市不同,百货业毕竟有很多需要体验的商品,例如衣服、鞋子等。

  宅家期间,消费者不能出门购物,只能选择网络下单,“云复工”刚好满足了这一心理需求。消费者在家里一样可以逛街、购物,既满足了消费需求,也满足了商场盈利的需求,供需关系刚好匹配,达成了一种双赢。

  对于疫情过后,市民是否还会热衷于“云下单”,业内认为,百货业能不能打造用户长期线上消费习惯,还需要观察。

  有业内分析认为,实体商场的服务范围是有限的,但新零售不同,直播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加之物流的愈加发达,致使新零售的服务范围相较于传统实体商场有了很大的提升。

  除此之外,新零售还可以创造全新的消费需求,抓住顾客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将成为直播与零售业结合的重中之重。新零售的这种优势,在与直播打通后将会更加明显。

  在电商和新零售的冲击下,传统零售商场如果不能及时转型升级,难免会走下坡路。未来,能否协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将会成为百货业优胜略汰的重要关卡。从数据来看,百货零售业也存在盈利压力,2019年已有多家百货零售店出现关门、停止运营的情况,行业正在加速洗牌期。

  未来,线上线下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必将不断扩大,只有通过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场景搭建以及服务方式,才能更好地提升消费体验。

(文章来源:长江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