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1-4-2 10:01:16讯:
“炒股不如买基金”已深入人心。
近日,刚刚披露完毕的2020年基金年报验证了公募行业的这一高光时刻。Wind统计数据表明,2020年全年,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20万亿大关。与此同时,全行业基金实现利润也逼近2万亿,高达1.99万亿。以上两组数据均刷新了历史纪录。
新经济e线注意到,受益于去年的结构化牛市行情,权益类基金成为了公募行业利润的主要贡献者。包括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在内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全年实现利润分别达到11143.4亿元、5049.5亿元,合计高达16192.9亿元,占比超过八成,高达81.52%。
从2020年基金赚钱榜来看,行业马太效应显现。在有数据统计的143家公募机构中,易方达基金和汇添富基金两家基金公司遥遥领先,旗下基金为持有人实现利润均超过千亿元以上,分别为1608.05亿元和1116.15亿元。
同期,广发基金、华夏基金、富国基金(博客,微博)这三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盈利能力也不逊色,全年累计分别实现利润999.54亿元、983.17亿元、940.15亿元。
此外,包括嘉实基金(博客,微博)、南方基金、兴证全球基金、中欧基金、景顺长城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华安基金、鹏华基金等在内的9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合计实现利润均超过500亿元。
相比之下,仅渤海汇金资管一家公募机构旗下基金报出亏损,2020年实现利润-3888.8万元。同期,国开泰富基金全部基金实现利润也不足千万元,仅录得647万元。而达诚基金、华宸未来基金、明亚基金三家基金公司基金实现利润也在2000万元以下。
管理费收入水涨船高
值得关注的是,在公募行业赚钱能力大幅提升的同时,管理费收入也水涨船高。Wind统计显示,全行业管理费收入从2019年的633.5亿元激增至2020年的933.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0亿元,同比增幅接近五成。
据新经济e线了解,2020年全行业管理费收入超过十亿元的基金公司共计有24家,占比约两成。其中,居首的易方达基金管理费收入达56.5亿元。紧随其后的汇添富基金、天弘基金、广发基金这三家基金公司也超过了40亿元,分别为44.8亿元、43.7亿元、42.8亿元。
同期,包括华夏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富国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等在内的5家基金公司全年实现管理费收入也分别有36.1亿元、35.1亿元、34.4亿元、34亿元、32.4亿元;博时基金、中欧基金、工银瑞信基金、鹏华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华安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博客,微博)、银华基金(博客,微博)等8家基金公司全年管理费收入分别介于20亿元以上至30亿元以下。
在2020年管理费前24强中,余下招商基金、国泰基金、东证资管、中银基金、建信基金、平安基金、华宝基金等7家基金公司则处于10亿元以上至20亿元以下的水平。
但两极分化的是,全年管理费收入低于100万元的基金公司也有4家,分别是明亚基金、国开泰富基金、华宸未来基金、达诚基金。另有14家公募机构管理费也不足1000万元,分别包括江信基金、恒生前海基金、博远基金、华融基金、先锋基金、东海基金、中航基金、渤海汇金资管、新沃基金、中科沃土基金、恒越基金、国融基金、合煦智远基金、国都证券。
不过,新经济e线注意到,对基金公司而言,在全部管理费中,一项重要的开支就是客户维护费,分别包括基金支付给销售渠道的尾随佣金和申赎佣金,俗称“尾佣”。
截至2020年年末,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等3家基金公司全年“尾佣”均超过10亿元,分别高达15亿元、13.7亿元、12.7亿元,对应客户维护费占管理费比例分别为26.5%、30.6%、29.7%。
与此同时,包括富国基金、南方基金、中欧基金、兴证全球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华夏基金、博时基金、华安基金、鹏华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嘉实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招商基金、国泰基金等在内的14家基金公司全年也支付了超过6亿元的“尾佣”。其中,中欧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华安基金、鹏华基金、招商基金、国泰基金这6家的客户维护费占管理费比例均超过了三成。
相比之下,“尾佣”率超过五成的基金公司也有6家,主要为小型公募机构,分别为华融基金、中银证券、凯石基金、国泰君安资管、恒生前海基金、朱雀基金。其中,最高的华融基金高达66.5%。若按照去年10月起实施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新规明确对于向个人投资者销售所形成的保有量,客户维护费占基金管理费的约定比率不得超过50%。可见,上述6家机构仍需面临整改。
巨头抢食托管“蛋糕”
事实上,随着公募行业规模的急速扩张,以国有大行为代表的巨头们都在发力渠道销售,争抢托管“蛋糕”。
据Wind统计数据,2020年44家托管机构瓜分了200亿元的托管“蛋糕”,较2019年的145亿元相比,同比增加了53亿元,增幅为36.55%。其中,全年托管费用超过十亿元的商业银行共计有8家,较2019年新增2家,累计达165.3亿元。仅上述8巨头的市场份额超过了八成,高达82.65%。
特别是工商银行(601398,股吧)更是反超建设银行(601939,股吧),从2019年的排名第二到高居榜首。该行全年托管基金只数、托管基金份额、托管基金资产、托管费用合计分别达1183只、22547.37亿份、29996.84亿元、350639.64万元。
2019年,工商银行上述四个指标分别为1059只、18854.42亿份、21680.18亿元、249293.54万元,同比分别增加了124只、3692.95亿份、8316.66亿元和101346.1万元。如托管费同比大增超过四成。
而2020年退居次席的建设银行全年托管费也超过了30亿元,达33.3亿元,较2019年的24.9亿元相比,同比增加8.4亿元,增幅为33.73%,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位列第三的中国银行(601988,股吧)2020年托管费收入也突破了20亿元,达到21.76亿元。交通银行(601328,股吧)、招商银行(600036,股吧)排名进一步提升至2020年第四位和第六位,2020年托管费分别为16.41亿元、16.01亿元。此外,中信银行(601998,股吧)、农业银行(601288,股吧)、兴业银行(601166,股吧)的2020年托管费超过10亿元。
新经济e线注意到,上述8大托管巨头中,招商银行2020年托管费增速尤为惊人。2019年,该行托管费尚没有突破10亿大关,为8.9亿元。等到2020年,这一数字已飙升至16亿元,同比激增近八成,远远超过行业不到四成的增幅。同样,兴业银行托管费也在2020年突破了10亿元大关,较2019年的8.2亿元相比,全年录得11.2亿元,同比增加3亿元,增幅为36.58%。
同期,中信银行排名从2019年的第四席退至了2020年第5位,全年托管费用从2019年的13.3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16.3亿元,同比增加3亿元,但增幅不及行业增速,仅为22.56%。
相比之下,券商系托管情况不尽人意。截至2020年年末,多达11家证券公司全年托管费用不足上千万,仅在数百万元以下。包括华泰证券(601688,股吧)、海通证券(600837,股吧)、兴业证券(601377,股吧)、银河证券、国信证券(002736,股吧)、中金公司等在内的6家券商全年托管费用也仅区区数百万元。另外,安信证券、国金证券(600109,股吧)、申万宏源(000166,股吧)证券、中泰证券、东方证券等5家券商更是低至数十万元。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从公募行业托管格局来看,“头部效应”显现。可以说,托管机构获得的托管收入高低往往和基金托管规模有关,而基金托管规模则与托管行的销售能力相关。鉴于大银行的销售渠道广且销售能力更强,自然获得的托管费也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