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1-3-31 22:28:01讯:
随着近期上市公司年报季的持续进行,公募基金公司2020年的经营情况也随着股东年报的披露相继亮相,作为公募基金行业一大派系的银行系公募自然备受关注。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3月31日,已经有9家银行系公募的2020年财务数据得以披露,总体来看,有4家净利润突破10亿元大关,更有机构同比增长近114%。然而,相较之下,成立至今已近14年的浦银安盛基金则自2015年净利润收正之后首次逆市下滑。此外,主动权益类基金及债券型基金的业绩表现平平等问题也同步存在。
净利润同比逆市下滑
又是一年年报披露季。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经历了过去一年A股市场的结构性牛市,以“代客理财”为专长的公募基金公司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大年”。
具体来看,截至3月31日,身为公募“一哥”的易方达基金以27.5亿元的净利润暂居首位,同比增长59.27%。汇添富基金紧随其后,以25.66亿元的净利润暂居第二,大增105.53%,同样展现出了强悍的赚钱能力。
而历年年报季都备受关注的银行系公募此次也大展风采,同类居首的工银瑞信基金在2020年实现净利润19.73亿元,同比增长28.45%,暂居全行业第三。近年来凭借主动权益管理能力“征战”的交银施罗德基金也一飞冲天,2020年净利润大涨近114%,步入公募净利润“十亿俱乐部”,达到12.6亿元。此外,目前披露同期净利润也超过10亿元的银行系公募还有建信基金和中银基金,分别达到11.19亿元和10.54亿元。
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同为银行系公募,也并非“百花齐放”,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发银行(600000,股吧)”)旗下的浦银安盛基金就是其中之一。3月27日,浦发银行发布的2020年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浦银安盛基金实现营业收入9.7亿元,同比增长11.49%,而净利润则为3.03亿元,同比下滑6.77%。
需要注意的是,这也是浦银安盛基金自2015年净利润收正后的首次同比下滑。据浦发银行历年年报数据显示,2015?2019年,浦银安盛基金的净利润分别为1.5亿元、1.71亿元、2.51亿元、3.01亿元和3.25亿元。
公开数据显示,浦银安盛基金成立于2007年8月,是一家中外合资的基金公司,现注册资本为19.1亿元,为公募基金全行业最高。股权结构方面,浦发银行以51%的股份位居第一大股东,安盛投资管理公司和上海国盛集团资产有限公司分别持股39%和10%,为第二和第三大股东。
对于公募“大年”背景下,公司净利润逆市下滑的原因,北京商报记者发文采访浦银安盛基金,但截至发稿前,暂未收到相关回复。
在某中型公募内部人士看来,这一现象或主要出于产品结构和成本投入两方面因素导致。一方面,据公开数据显示,当前浦银安盛基金旗下债券型基金规模占比较高,而权益类基金规模较小,2020年是权益类基金迅速发展的一年,相关类型产品的管理费收入也相对较高,这对于主攻债券型基金的公募基金而言并不占优。另一方面,对于部分中型公募而言,在公司发展阶段,包括IT系统、电商渠道、人员扩增等多方面的投入也会使得成本增加,从而导致净利润增长受到影响。
西筹科技基金研究部总监王谦也指出,银行系公募基金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其以债券基金为主的发展路径,2020年其实更大程度上是权益的大年,债券基金在经历了上半年的风光后整体表现不佳,这就导致部分过度依赖于债券基金、权益投资存在短板的银行系公募基金财务数据下滑。从2020年的基金发行数据也可以看出,净利润下滑的几家银行系基金公司新发行基金规模均远小于同体量的非银行系基金公司。
规模发展“逆水行舟”
正如上述分析人士所说,在年度净利润下滑的背后,浦银安盛基金旗下产品规模也有着明显的偏重。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浦银安盛基金旗下非货币管理规模约为1096.42亿元,较2019年末的767.3亿元同比提升42.89%。从同期各类型产品规模的占比情况看,包含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在内的权益类产品规模约为140.97亿元,占比12.86%,债券型基金规模则约为955.02亿元,占比87.1%。
2020年新发产品方面,也同样是债基“独占鳌头”。Wind数据显示,浦银安盛基金2020年共计发行21只新基金(份额合并计算,下同),包括11只权益类基金和10只债券型基金,新发规模合计389.63亿元。其中,数量相对较多的权益类基金约为80.26亿元,债券型基金则多达309.37亿元。
然而,即使在非货币规模整体有较为明显增长的背景下,这一发展速度仍难及“后来者”,导致浦银安盛基金非货币规模排名由2019年末的第31位降至2020年末的第34位,下滑了3个位次。
对此,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表示,从2020年的年报不难看出,未来整体市场或将出现增长放缓的态势,一方面与行情有关,另一方面与资源有关。毕竟头部银行系公募旗下的客户和网点相对较多,规模持续增长的能力也会更强,而中小型银行系公募或受限客户群较小,产品差异化不明显等因素,并不容易实现规模等方面的持续高增长。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2020年是公募基金的发行大年,但是公募基金之间也有较为明显的分化。部分公募在权益方面的长期业绩突出,并借此发行了多只爆款基金,不仅会迅速提升旗下管理规模,也会使得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明显。部分缺乏爆款产品的基金公司的规模增长则可能受到较大影响,这一情况背后与哪一类别的股东背景关联不大,主要还是看有没有明星基金经理或者长期绩优的产品。
长期业绩表现平平
从数据来看,对于浦银安盛基金而言,旗下产品的长期业绩确实是难言出彩。 具体来看,近年来浦银安盛基金旗下多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表现不佳。以近三年(2018年3月30日至2021年3月30日)业绩为例,在二级分类标准下,浦银安盛基金旗下数据可统计的13只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份额分开计算,下同)中,8只产品净值增长率低于同类平均,最低的浦银安盛增长动力混合收益率仅约为28.32%,跑输平均近30个百分点。2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浦银安盛红利精选混合跑赢平均15.03个百分点,浦银安盛价值成长(519110)混合A则跑输46.02个百分点。此外,2只偏债混合型基金也小幅跑输同类平均水平。
而在浦银安盛基金主要发力的债基的同期表现上,近三年来,数据可统计的21只中长期纯债基中仅有7只跑赢同类平均,最高的浦银安盛盛元定开债A跑赢平均4.53个百分点,最低的浦银安盛幸福聚益定开债C则跑输平均6.38个百分点,4只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和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更全线跑输。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部分长期业绩表现不佳的产品,其最新规模也步入“迷你”阶段。例如,Wind数据显示,浦银安盛优化收益债A/C近三年的收益率约为4.54%和3.46%,均较同类平均的20.14%跑输超15个百分点,其最新一期季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该基金总规模约为1632.43万元,远低于5000万元的清盘线。
当然,也有部分产品展现了较强的赚钱能力。Wind数据显示,浦银安盛医疗健康混合与新经济结构混合的近三年净值增长率约为137.38%和113.89%,分别跑赢同类平均约79.23个百分点和55.74个百分点。
随着公募基金行业发展逐步走向成熟,马太效应背景下,头部机构和中小型机构之间的差距也将越拉越大。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中小型银行系公募而言,也仍“有计可施”。
龚涛认为,中小型银行系公募可以通过采取不对称竞争的模式,即开发一条与头部银行系公募完全不同的产品线,从而在市场份额的抢夺中占有一席之地。例如,网络销售和推广渠道、第三方销售团队的合作、有影响力人才的引流等。
王谦也坦言,资产管理市场靠业绩说话,投研实力强、历史业绩优秀的头部机构会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认可。未来随着市场竞争加剧,马太效应会更加显著,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小型机构完全没有机会,近几年市场中也不乏快速崛起的“黑马”,业绩与规模齐飞。当然,如果未能把握前几年债券基金大爆发的机会并及时补全权益短板,银行系公募基金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未来最可行的路径可能是走精品店模式,打造差异化的产品体系,如在当前震荡行情下发力以“固收+”为代表的稳健型基金产品。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刘宇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