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理规”)落地后,部分银行宣布降低部分理财产品销售起点,叠加近期货基收益率走低及每日赎回限额等多重因素,银行T+0理财产品受投资者青睐。
银行人士透露,近一个月来,申购货基的资金向银行T+0理财迁移趋势十分明显。短期内,银行T+0理财产品料会加大低风险资产配置,这样,会给公募基金带来较大竞争压力。不过,公募基金人士认为,从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的长期趋势而言,银行公募理财产品料以FOF形式投资权益类基金,持有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养老金等管理资格的机构更易受到银行委外资金认可,公募基金业“强者恒强”格局可能将更明显。
银行T+0理财增量明显
“9月底是季末,T+0理财规模一般会大幅下降,回流存款或国债逆回购等,但今年增量非常明显。10月以来,T+0理财每天开放额度都是全部卖完。”某股份制银行相关负责人李明(化名)介绍,“从内部数据分析看,大部分增量由货基迁移而来。”
另一家大型股份制银行财富管理部人士王鹏(化名)介绍的情况也印证了上述说法:“最近,银行端资金很多,T+0理财额度基本每日售罄。在资管新规落地后,R1风险等级(风险最低)产品总体上只减不增,供给不足,但增加了R2-R4类理财产品,基本是中低风险等级,在配置上,无疑会加大对低风险资产追逐的力度。”
对这类资金迁移的原因,盈米基金FOF研究院基金研究总监杨媛春表示,一是货基因每日1万元赎回额度要求,使其在便利性上受一定程度限制,银行T+0理财优势得以显现。其次,银行T+0理财在具体监管细节上与货币基金有所差异。例如,银行T+0理财在投资期限、偏离度及资产整体久期等方面要求比货币基金稍宽,所能拿到资产的广泛程度更高。在货基收益率大面积跌破4%的现状下,银行T+0理财收益率大部分还能做到4%以上,因而受部分客户青睐。
融360金融分析师杨慧敏说,购买银行T+0理财一般可当日计息,而货基要次日计息。一些银行近期已将部分理财产品认购门槛从5万元降为1万元,更增加银行T+0理财吸引力。
不过,杨媛春也提到,尽管银行T+0理财优势很多,但各银行出于风控要求会对其上限有所考虑,也不希望对自身的活期存款带来太大影响,因此预计银行T+0理财规模不会一味扩张。银行理财在由过去的约定收益向净值化转型的过程中,老的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规模只能减不能增,因此,银行T+0理增规模,除从货基迁移而来,也有可能从老产品转换而来。
李明表示,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做大现金类和债券类等低风险及流动性较高的资产已能带来大量规模增长,所以银行公募理财大部分料以此为主,但基于资管新规有关规定,银行在投资端会更谨慎。例如,对债券评级要求更高,期限不能错配等。
公募固收产品短期受影响
“近期会增加低风险产品布局,把握门槛降低后的客群获取。”王鹏说。在他看来,受益于投资范围、久期等方面受限较少的优势,银行理财会比固收类公募基金更有优势。
李明表示:“银行理财在向公募委托投资时,绝大部分还集中于债券领域,在权益投资方面主要是绝对收益领域。2017年以后,银行逐渐减少甚至收回委外资金,权益领域投资几乎没有,固收和现金类也倾向自己管理,公募在固收领域投资优势不如从前明显。再加上银行在客群的获得能力、营销能力方面优于公募基金。短期内,公募基金预计会受到比较明显的影响。”
但是,李明认为,同公募基金相比,银行人手配比不足,一旦银行理财规模增加,难以做到精细化、差异化管理,公募基金优势会凸显。例如,上半年公募短债产品规模增长十分明显,业内人士认为这与银行理财资金溢出有关。
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表示,资产管理行业之所以出现不同层级的资管机构,是因为不同主体间的定位本身就有分工和差异。同银行理财产品相比,基金购买起点更低、更偏向普惠金融,在客群上有所差异。另外,基金业激励机制明显好于银行和保险资管业,在资管行业中是最市场化的机构,在人才市场化选择上有自己的优势。
公募未来“强者恒强”
相比起短期变化,公募人士更关注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这一长期趋势所带来的格局改变。银行人士认为,尽管各家银行产品布局思路不同,但银行公募理财入市大概率还是以FOF形式为主,经受住市场考验和得到投资者认可的机构和产品才会脱颖而出。
一位曾在社保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基金人士说,公募理财产品大概率将以FOF的形式投资权益类基金,银行也要搭建一套成熟的评估体系,可能会借鉴保险委外、社保“选秀”的思路和经验。
“此前,做的最风生水起的是保险委外,平安、太平洋等大型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都来自社保。社保选择基金公司时有一套自己的数据筛选指标,会评测基金管理人综合实力。”他说,“从投资角度,综合实力最显性的体现肯定是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资格,如果一家公募基金管理人具备上述资格,说明已被大机构投资人考虑过并认可了,这是种潜在认证。因此,这类大型基金公司在银行理财委外过程中无疑会占优势,‘强者恒强’格局会愈加明显。”
不过,社保等机构投资人还会根据自身资产配置需求选择管理人。“例如,他们在当年的资产配置中想要配置但缺少相关投资人员时,他们会把这些资金分配到通过筛选的最合适的管理人手里。如果大基金公司在相关资产的投资表现上并不出色,而中小基金公司恰巧又具备特别明显的风格和历史优势,那么即使在牌照竞争中有劣势,也会有入选的可能。历史上曾出现过在创业板投资上独树一帜的中型基金管理人入选的案例。所以,银行理财资金未来通过FOF投资权益市场时,关键还是看银行自身特定的资产配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