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目前最先进的买基金方式,新浪基金小秘书只能帮您到这里啦。新浪基金实盘大赛,牛人带你选基,一键跟投,“何时买何时卖”统统不用愁!高手投万元60天赚941元,快来跟投,快来挑战高手!【我要参赛】
本报记者 周伊雪 北京报道
以(600519.SH)为代表的白马股正取代成长股成为A股市场的明星。
自去年以来,(000651.SZ)、贵州茅台等白马股市值接连创出历史新高。代表蓝筹白马的上证50因涨势强劲被卖方分析师们赞为中国版“漂亮50”。“价值投资者的春天到了。”有机构投资者在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交流时感慨。
白马股市值屡创新高背后是机构等大资金的抱团布局。基金一季报显示,季末基金重仓前五名的上市公司分别为格力电器、贵州茅台、(601318.SH)、(000858.SZ)、(600887.SH),在行业分布上集中于金融、消费板块。
“在弱市环境下,机构风险偏好下降,更倾向于选择流动性好有确定性收益的蓝筹白马股,毕竟这些公司在业绩确定性和估值匹配程度都更好。”上海一位券商策略分析师对21世纪经报道记者表示,“我们认为下半年这种风格还会持续。”
机构抱团白马股
6月2日,贵州茅台在微跌后收报447.31元/股,仍稳坐A股第一高价股位置。自2016年年初至今,贵州茅台一直维持震荡上行走势,股价已翻一倍不止。而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白马股似乎也迎来了价值重估的春天。
策略分析师裘翔认为,A股投资者(80%为散户)普遍有非常高的预期回报率,而公募基金这样的机构投资者也因为业绩竞争和冲规模的原因需要更高业绩弹性的股票。此前白马股虽ROE(净资产收益率)不低,增长水平可观,但容易被投资者认为“太大炒不动”。
但这种情况自去年以来发生改变,A股投资者的目光开始由成长股转向白马股。
统计数据显示,自2016年1月27日(当日上证在熔断行情下创下低点2638点)至今,代表大盘蓝筹的上证50涨幅最大,达到27%,而同期创业板指则创出新低,跌幅达12%。
基金重仓前十名的股票中,贵州茅台、、五粮液区间股价涨幅均突破100%,分别达到129%、125%和112%。格力电器则紧随其后,股价涨幅达95%。
在家电板块,由于行业龙头格力电器的带动,自年初以来,申万一级行业家电指数涨幅为14.78%,为28个申万一级行业之首。家电板块上市公司也成为机构密集调研的对象。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2016年下半年以来,调研格力电器的机构总数超过180家,参与调研人数近250人(未剔除重复)。美的集团共接受12批次机构调研,则接受27个批次机构调研。
从机构持股来看,截至2017年3月31日,格力电器、贵州茅台、五粮液、美的集团的机构持股比例分别达到其流通股本的48.3%、78.5%、69.7%和50.2%。除贵州茅台在一季度遭机构小幅减仓外,其余三家公司过去一年内均被机构持续加仓。
对于此轮白马股行情启动的原因,中信证券裘翔认为与2016年下半年保险资金增配权益类资产有关。“保险资金与其他二级市场投资机构不同,青睐有稳定预期收益率但弹性不高的股票。实质上已开始逐步改变市场生态,扮演价值发现的职能。”裘翔表示。
此外,多位受访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弱市环境下监管趋严、金融去杠杆等因素导致市场风险偏好降低,因此机构普遍选择减仓中小创加仓蓝筹白马以防御避险。
“持续趋严的监管和金融去杠杆影响下,A股投资者情绪受压,消费类龙头公司成为投资者一季度集中加仓领域。”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表示。
白马股的价值烦恼
但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A股投资者的情绪已从成长的烦恼转向价值的焦虑,焦虑集中在“白马股行情还能走多远?”。
事实上,一季度贵州茅台已遭机构小幅减仓。其中,贵州茅台机构持股数为9.8亿股,较2016年末减少0.2亿股。机构持股比例也从2016年末的80%降至78%。
“如果考虑业绩增速,茅台估值目前确实处于历史高位。”前述券商策略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但我们更倾向于认为处于合理估值的顶部位置,目前很难说出现泡沫。部分机构减仓茅台的原因在于接下来茅台估值扩张区间不大了。”
“大资金避险需求客观催生了白马股行情,因此只要大盘没出现反转,资金都会选择抱团取暖,配置白马股。”6月2日,前海开源基金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杨德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因此白马股行情何时结束,取决于大盘何时反转。”
昊泰资本总裁刘振认为,与中小创股票相比而言,蓝筹白马股还处在可投资的区间之内。目前而言,这轮行情还处在发展期,稍微震荡之后还是具备投资价值的。从整体而言,自2015年股灾之后,整个股市处在平稳回复期。
与对白马股行情谨慎乐观的态度的相对,即便创业板整体市盈率已经跌至48倍(历史PE均值为59倍),数家卖方机构仍认为创业板整体估值处于偏高位置。
“从业绩看,高估值的成长行业目前还有泡沫。”中银国际证券分析师陈乐天在研报中指出,中小创业绩和估值还将继续受利率和金融监管双重挤压。
(编辑:李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