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场的焦点就是美联储周四凌晨的议息会议,如期加息,但是表态偏鸽派。由于市场在3月初的预期基本已达到90%以上,所以正式决议出来后,出现了明显的锁利离场,美债空仓和美元多仓开始回补,美债10年期回到2.50%附近,美元指数跌回101以下。
南方基金的解读:
1、“点阵图”基本未变(弱于市场预期)。美联储对于2017年和2018年升息次数的预测较12月会议没有变化,即2017年余下时间会有2次(共3次,达到1.25%-1.50%区间),2018年会有3次(达到2.0%-2.25%区间);唯一的变化是2019年升息将达到3.0%,即美联储长期预测目标。
2、没有继续提到美国财政刺激政策对市场的影响。12月会议部分官员曾提到考虑到特朗普财政刺激政策可能使通胀出现向上超调,有必要增加升息速度,本次会议未提及。
3、关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没有新的措辞变化,到期的债券本金和利息将继续用于购新债,因此美联储当前约4.5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将继续保持。
4、对近期通胀率(Core PCE)的预测提高,长期预测未变。2017年预测从1.8%提到1.9%,2018年和2019年仍维持2.0%不变。
以上2-4点表明,美联储对当前加息节奏比较满意,不需更快地加息;对于无论是通胀率还是失业率,美联储都认为暂时没有必要改变当前节奏,为以后经济和市场可能出现的变化留有余地。
美联储加息的提速对于全球主要资产价格将产生较大的影响,我们的判断是:
1、美元。按照当前的市场情绪,认为美元指数很难向上突破105,并需要注意贬值风险。由于美元指数中欧元占比57%,欧洲的政治(大选)风险在慢慢降低,欧洲央行判断增长的下行风险逐渐消失。如果欧元开始逐步走强,加上此前过于集中的美元多仓如果开始回补,美元指数整体很难走高。美元对于单一货币,例如新兴市场货币、日元等,走强的概率依然较高。
2、美债。我们认为美债收益率有望继续缓慢上升,信用产品利差在区间内维持相对稳定。相关风险性事件导致的美债收益率下行,都是做空美债的较好时点。如果通胀不出现明显的向上超调,我们判断美债10年期收益率超出2.75-3.0%区间继续上行的压力比较大,对于包括保险资金、养老金以及主权财富基金在内的大型机构投资者而言,该收益水平相对于其他可投资品种(例如其他发达国家国债),已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因此,2017年我们建议回避美国和发达市场的政府债,对于受益于经济持续复苏的信用债我们建议超配。
3、美股。依然维持对于美国经济持续复苏的判断,新增就业数据、PMI和PCE等数据都显示出美国经济在内生性增长的支持下仍然维持了向好的势头。特朗普减税、增加基建投入等政策一方面支持了美国经济基本面的向好,另外对于企业盈利的进一步的提升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我们判断2017年美联储不会启动缩表动作,欧央行和日央行仍然维持净的资产购买,全年全球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不会出现收缩。在上市公司企业EPS改善的推动下,美股仍然有上升空间。
4、欧洲股票。欧洲股票市场的估值已经priced-in了今年法国、德国大选等风险因素,估值显著落后于其他发达市场。从目前法国大选的预测看,勒庞胜选的概率不大,一旦法国大选向着有利于欧盟的方向发展,将会利好于欧元和欧洲股票市场。我们建议密切关注法国大选的进展,在不确定性下降后增加欧洲的权益配置。
5、港股。加息靴子落地以及较为鸽派的未来指引意味着短期内利率对资产价格的干扰因素暂时得到缓解,对维持当前市场偏高的风险偏好将起到积极作用,对香港股市形成利好。对于港股市场依然维持前期的三个看好逻辑:
(1)港股市场“离岸市场”特性在下降,会有市场估值修复的过程。此前香港市场资金主要来自海外机构,上市企业来自非香港本地的内地,具有浓厚的“离岸市场特色”,市场的定价权在于海外机构资金。随着港股通的开通,港股市场已经逐步成为内地资金的“标配市场”,国内的上市公司,国内的机构资金将逐步降低港股的“离岸市场”特色,会带来市场整体的估值修复。
(2)企业盈利增长。港股上市公司中的中资企业以金融、能源、原材料等周期类行业为主,2016年原油价格的反弹带动了这些行业的复苏,国内的PPI也持续处于高位。企业盈利的改善和增长是推动港股市场上涨的第二个重要因素。
(3)市场流动性的改善是港股的第三个利好因素。内地资金的持续流入,尤其是港股通开通后流入到港股的资金已经达到了5000亿元左右,加之此前低配港股市场的外资机构的回补,将大大提升香港市场的流动性。
我们对于港股市场维持相对乐观的判断,美联储加息会带来资金向美国市场的回流,但对于中长期看好的港股市场,短期风险因素造成的短期调整应该是不断介入和增加配置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