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券商公募业务AB面:增量遭遇瓶颈 存量不及预期)
资管业务大一统趋势下,公募资格变得尤为重要。截至目前,包括东证资管、浙商证券(601878.SH)、华融证券、山西证券(002500.SZ)、国都证券、渤海证券、东兴证券(601198.SH)、中银国际、北京高华证券、财通证券(601108.SH)、长江资管和华泰资管在内的12家券商资管拿到了公募牌照。
记者了解到,部分券商仍在积极申请。但从牌照的发放情况来看,券商资管公募牌照的获批速度正在放缓。根据记者统计,今年暂未有券商资管机构获得公募资格。
尽管券商觊觎公募牌照,但券商发展公募的困境也不容忽视。“公募竞争本身就是红海,对于券商资管来说,发展公募并不是一件易事。” 7日,上海一位券商资管人士向记者表示。
从12家已获批机构的发展情况来看,各家券商发展参差不齐。除东证资管一枝独秀外,其他大部分券商的表现都稍显逊色。截至12月1日,12家券商的公募规模为1910亿元,其中东证资管和中银国际占比就达到了71.43%。12家券商资管共发行产品数量117只,东证资管和中银国际占比超过一半。
中银国际和东证资管产品规模分别达到了698.12亿元和666.16亿元,华泰资管、东兴证券、长江资管产品规模也过百亿,但山西证券、华融证券、浙商资管等6家券商规模不足50亿元,国都证券、渤海汇金证券资管公司产品规模更是不足10亿元。两年前获批公募资格的北京高华仍未发行公募产品。
在产品数量上,东证资管以42只数量稳居首位,中银国际发行产品数量也达到了17只,财通资管发行产品10只。三家成为仅有的产品数量超过10家的券商。在基金经理数量上,东证资管有13名,是唯一的基金经理数量超过10的券商。在产品业绩上,除东证资管外,大多数券商产品表现逊色。
今年尚无券商获批公募牌照
目前,在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申请排队上,只剩下齐鲁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一家。根据证监会信息,齐鲁资管于12月5日提交了申请资料,目前状态为审查的第二次反馈意见。
去年10月18日国金证券也递交了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申请,但根据证监会的公示,国金证券已经从名单上消失。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一些券商仍然在积极努力申请公募牌照,但受限于一参一控仍不符合申请条件。例如国泰君安持有51%国联安基金股权,目前已将后者股权转让给太保集团。兴业证券亦是因为股权问题尚未解决。实际上,兴业证券早在2013年上半年就表示将申请公募基金业务。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公募业务资格的获批今年以来已大大放缓。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今年以来证监会还没有批复任何一家券商的公募资格。
在2013年底正式开闸,彼时上有两家获得资格。2014年和2015年分别有4家券商获批公募资格,2016年尚有长江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两家获批。但2017年至今,还没有一家获批。
记者了解到,一些券商在开展公募基金业务上也有所犹豫。“公募竞争本身就是红海,对于券商资管来说,发展公募并不是一件易事。” 上海一位券商资管人士向记者表示。
“现在市场的基金数量超过7000只,竞争十分激烈,而且同质化竞争严重。对于券商资管新进入者来说,竞争更是一场激烈。怎么发出去,获得市场认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上述资管人士进一步表示,券商开展公募业务需要风控、人力、系统各方面的投入,但公募又被普遍被认为是“鸡肋”业务。
开展公募业务本质上更是人才的竞争。“和基金公司相比,券商资管在人才方面还是储备不足。没有在投资管理上形成自己的优势就开展公募业务,成功是不可能的。”近日,一家中型券商的总经理向记者表示。
不过,尽管如此,多数券商仍十分觊觎公募牌照,因为它是布局“大资管”的重要棋子。尤其是被禁止的大集合,监管层要求或自然到期或转为公募产品。
另一方面,在近日一行三会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规定了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门槛较高,致使券商资管的投资者数量受到限制。而公募产品低门槛、可进行公开宣传。在资管产品受到诸多限制之后,公募业务也成为部分券商发力之一。
券商公募发展参差不齐
在公募基金业内,一直流行“百亿规模为温饱线”的看法,但从12家获得公募资格的券商机构发展来看,整体上并不理想,当然也不乏突出者,如东方红资管。
2013年8月26日,东方证券资产管理公司的公募资格正式获批,成为券商系首家获批公募资格的机构。截至12月1日,东证资管产品规模666.16亿元,共发行了42只产品,有基金经理13名,无论是产品数量或是基金经理数量均居于首位。
以权益见长的东证资管,更值得称道的是产品业绩在同类排名中均名列前茅,其获得了投资者的高度认可。9月份,东方红睿丰基金封闭期满,转为上市开放式基金。开放当日,销售就超百亿。11月8日发售的东方红睿玺三年定开混合基金一日募集资金规模就近180亿。这在全部基金公司行业中,都是罕见现象。
“东证资管已成为业内的偶像,但在成功之前也面临很多困难,它取得现在的成绩是多年沉淀的结果,其他中小券商如果没有那么多的积累,很难做得好。”一位券商资管人士认为。
中银国际的表现尚可。尽管全部基金数量只有17只,但是产品规模达到了698.12亿元,在券商资管公募业务规模中居于首位。但是它的规模主要得益于中银证券安进债券A,仅一只产品规模就达到了412.42亿元。
但在产品业绩上表现欠佳。近一年表现最好的产品为中银证券保本1号,近一年增长了2.20%,产品规模37.61亿元。近半年产品表现最好的为中银证券瑞益混合A,增长了3.04%。
去年7月26日获批公募资格的华泰资管目前产品数量仅为4只,基金经理3名,不过产品规模达到了161.26亿元,在券商公募规模中位居第三。记者了解到,华泰资管公募团队目前仍在搭建团队和产品线,并在不断补充人员。相对来说,尚处于起步阶段。
此外,规模超过百亿的券商资管还包括东兴证券、长江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分别为124.83亿元和109.83亿元。发行产品数量均为8只。东兴证券的基金经理是4名,而长江证券仅有2名投资经理。
财通资管发行公募产品的数量也达到了10只,数量在券商公募中排名第三,规模为58.44亿元。“公司积极布局公募业务,目前已经成立了4只公募产品,未来还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线,积极布局FOF、量化对冲、海外投资等产品,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配置需求。”财通资管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
一位业内人士评价道,券商在公募开展方面表现差强人意,而一些小券商的表现更是不尽人意。
2013年12月12日就获批公募资格的华融证券,目前产品规模仅为27.83亿元,产品数量5只,基金经理3名。
浙商资管一度对公募业务十分重视。但截至目前其共发行了7只产品,产品规模仅为10.38亿元。国都证券和渤海汇金证券资管公司均是2014年就获批公募资格,但是截至目前产品规模均在6亿元附近徘徊。
值得一提的是,于2015年8月6日获批公募资格的北京高华证券目前尚无发行任何产品,也并未配备投资经理。
相关专题:最后一位元老离开 华夏基金不再长青(2013-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