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多月,2017年的证券市场交易就要结束了,与此同时,各类型基金均开启了年底冲刺的模式。《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发现,剔除今年成立的新基金后,71只主动量化基金年内平均回报率为4.42%,在跑输大盘指数的同时,也跑输偏股基金平均回报率,甚至有26只(占比近四成)量化基金亏损。
量化基金今年到底怎么了?这类产品的出路在何方?
近日,《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走进了在量化投资布局较早且业绩较突出的长盛基金,该公司量化投资总监、基金经理冯雨生向记者敞开了心扉。
同质产品出现踩踏现象
唯差异化才能获差额收益
据资讯最新统计,截至11月17日,可比的71只主动量化基金和23只对冲量化基金年内平均回报率分别为4.42%、1.38%,双双跑输同期上证指数9.00%的涨幅,也与主动偏股基金12.64%的平均回报率拉开一定距离。
量化基金缘何有如此低迷的表现?其自身暴露了哪些问题?当《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抛出这一问题时,冯雨生略有沉思。
“对于公募基金来说,由于无法进行高频交易和T+0交易,多因子基本成为各家标配。也正是不少基金的模型比较类似,导致在超额收益方面比较拥挤,最终出现了踩踏现象。”冯雨生表示,量化基金的模型差异性越大越好,若有相同的模型或模型越类似,这方面的超额收益会逐渐递减。模型的差异化出来后,基金公司可能面对的是一片蓝海。长盛基金选的模型或选因子虽然也着重于市场,但研究的深度比别人深一步,且其他基金公司用得较少。“我们刻意找了很多比较有差异化的因子,比如非常注重盈利质量、公司治理,还包括上市公司的网络关注度等特意化的因子,我们希望对市场有一些与别人不一样的洞察能力来获取差额收益。”
冯雨生还对《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分析道,主动偏股基金整体斩获超10%的收益,与抱团持仓大盘蓝筹股密切相关,但量化基金配置的股票相对来说市值偏小,且持有的股票多达一两百只股票,跟踪的是平均股价指数,所以在A股平均股价指数已经下跌8%左右的背景下,量化基金很难取得较高收益。当然,量化基金业绩还与量化团队的能力密切相关,也有很多团队逆势做出不错的超额收益。
据记者观察,长盛基金旗下的长盛同鑫(现任基金经理冯雨生)、长盛成长价值(现任基金经理冯雨生)、长盛量化红利策略(现任基金经理王超)年内回报率分别为21.57%、16.31%、14.79%,超过主动偏股基金平均业绩;其中长盛成长价值自2002年9月18日成立以来累计回报率达734.18%。"小市值"在历史上都是表现非常好的一个因子,今年我们也偏重小市值,但是我们通过别的因子产生了超额收益并把这部分亏损覆盖下来。”冯雨生进一步分析道。
做好风险模型
及时减持组合高风险股票
多因子的主要特点是模型简单,线性关系容易结合,比如行业、市值、波动率等等。除了解释股票收益之外,还可以用于风险预测。但越简单的东西越不好把握,尤其在风险控制方面。
“我们有专门的风险模型,可分成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投资组合,运用专门的风险分析软件,对短期风险来建模,若模型算出来短期风险较大的股票,我们会及时减持,今年以来这种模型的运用有效产生了超额收益。”冯雨生对《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表示,“另外一个层次是对仓位的控制,其仓位是同业水平的60%至70%,相对来说更看重风险控制。”
“长盛成长价值基金选进的股票物有所值,因为是价值比较合理的成长股,虽然这些股票会跟着市场下跌,但市场反弹的时候也会跟着弹上去的。这是做好业绩回撤控制的一个主要原因。”冯雨生进一步表示,“这只基金仓位不会特别偏激,仓位基本上在70%至75%之间,每个季度末会调仓,这是我们能够做好业绩回撤控制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在产品布局和发展规划方面,冯雨生表示,未来三年,长盛基金希望为市场提供smartβ主动量化产品,一类是因子基金,因子基金会提供比较鲜明的风险特征的产品,所有因子都经回测,长期来看能够产生比较稳定的超额收益的因子;第二类是量化主题或者行业类型的基金,现在已经有的医疗量化、信息安全量化,在某个行业或某个主题里投资,且完全用量化手段来做。
谈及我国量化基金与国外的不同时,冯雨生表示,A股本身交易比海外活跃得多,不少在国外效果并不好的因子在国内可能效果不错;当然,海外的模型不能直接套用到A股上,因为A股的异质性现象较严重,需要对A股做专门的测算。“A股和国外进行对比研究后,我们发现相差很大,主流的相关建模方面,对海外建模和对A股建模有很多因子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