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产业资本并未因指数在高位震荡而降低套现欲望,相反频频借推出“高送转”的利好加大套现力度;相应地,重要股东也在震荡的1月份放缓了增持脚步,谨慎态度显现。
重要股东借高送转跑路
1月,共有348家公司被减持了34.45亿股,套现市值419.08亿元,环比12月份,457家公司被减持45.72亿股,套现546.25亿元相比,各种数值都在下降,但事实上是单家公司平均套现金额却有所提升。从减持的行业来看,景气度相当高的券商股和计算机类股票依然是本月减持的“重灾区”,除此之外,通用设备制造业和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也成了套现的主力。
本轮减持最多的券商板块,恰恰是本轮A股行情反弹中涨幅最高的板块,但本月依然有包括中信证券、西部证券、东北证券、长江证券等9家券商股遭到股东的大幅套现。在受到证监会进行两融违规处罚前,中信证券第一大股东中国中信有限公司在1月13日至16日4个工作日内连续减持4次,减持股份合计3.48亿股,套现金额113.65亿元,总套现金额为有史以来上市公司股东套现之最。同样,西部证券也是如此。
记者还注意到,随着年报业绩的逐步披露,多家上市公司陆续推出了高送转方案,而在本月中,重要股东正是借着高送转利好加大了套现步伐。如在本次减持阵营中,23家推出高送转预案的公司中,其股东套现力度明显放大,其中包括了每10股转增20股的海润光伏、每10股转增15股派1元的雷曼光电和每10股转增15股派2元的联建光电等。海润光伏1月23日发布公告称,包括江苏紫金电子集团、九润管业等前三大股东提议年度分配预案为“10转增20股”,同时,上述提议高送转的股东,均承认未来存在减持计划,而就在1月份,公司被6位股东减持19次,套现金额高达25.55亿元。回顾其以往资料,自去年年底开始至预案预披露之前,包括前三大股东在内的多名股东在其股价一路上涨的过程中就进行了大笔减持,其在2014年度预计净利润巨亏8亿元的情况下还推出了高送转方案,明显有为股东套现铺路的意图。同样,金科股份也存在类似情况,其实际控制人黄红云、陶虹遐夫妇在去年12月19日公布了未来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1.5亿股的消息,但紧接着于12月27日这对实际控制人夫妇就提议了高送转计划。虽然后来因种种变故而导致公司不得不强调:“截至公告日,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没有减持公司股票。”但其推出高送转的目的是不言而喻的。
私募频现增持阵营
1月份,有77家公司被增持了4.54亿股,增持资金为42.56亿元,环比12月份111家公司被增持71.15亿股,增持资金391.96亿元相比,增持力度再度放慢。房地产、计算机电子类和材料类行业1月增持较多。
从增持较典型的公司来看,主要还是控股权之争。比如增持前三甲公司万科A、同洲电子、银座股份。1月增减最多的万科A,截至1月27日,代表公司事业合伙人的深圳盈安合伙人持有公司股份占总股本4.48%,逼近举牌红线。自去年5月28日,该集合计划首次购入万科A股3583.9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33%,共使用约3亿元资金。此后,盈安合伙通过集合计划先后数次斥巨资增持万科。此番则是万科合伙人集合计划第11次增持,累计出资近47.9亿元。万科三季度报告则显示,安邦保险已在前四大股东之列,合伙人继续增持被视为对安邦保险的“阻击”。
除此之外,本月最亮眼的要数被私募和机构瞄准的公司,如红宇新材、同大股份、鸿达兴业、新海宜等,这些公司近年来未进行过大比例送转股,且资本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都较为充足,这无疑成为私募大举押注的对象。其中红宇新材被中信信托-融赢中信证券1号伞形结构化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自去年11月7日以来连续15次增持。而红宇新材也在去年11月7日推出了定增募资计划,在定增方案披露当日,“融赢中信证券1号”开始进场抢筹,至今仍在增持中。相类似,穗富投资旗下的十余款阳光私募基金自在2014年7月9日至2015年1月12日分14笔买入了同大股份股票,涉及资金1.13亿元左右。穗富投资表示,根据投资决策未来不排除继续买卖上市公司股份。从同大股份基本信息来看,公司总股本只有4440万股,每股净资产达11.86元,资本公积金每股达6.36元,每股未分配利润达4.03元,从基本面上看有强烈分配预期。参照此前有过私募机构通过举牌公司而提议公司高送配并最终实现的事件,本次被穗富投资举牌的逻辑已非常明确了。
(责任编辑:DF064)